發布時間:2014-07-11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初中數學教材應該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和能力的差別,分層編寫教材,教材中知識的難度編排要由淺人深,每個知識章節的內容要分兩個部分,每個章節前面的基礎知識和擴展訓練部分是提供給普通學生進行學習的,而每個章節后面部分的拓展探究
論文摘要:初中數學教材應該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和能力的差別,分層編寫教材,教材中知識的難度編排要由淺人深,每個知識章節的內容要分兩個部分,每個章節前面的基礎知識和擴展訓練部分是提供給普通學生進行學習的,而每個章節后面部分的拓展探究性學習內容是提供給數學學習能力強,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學習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施,意義
一、初中數學課堂中分層教學實施的意義
1、中學數學分層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知識背景、性格特征等。因此,對待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方法,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學習目標,這樣人性化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2、中學數學分層教學有利于教師的素質提高。分層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授相對于單一對所有學生授課難度要大很多。在分層教育中,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同時還要為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這種高要求可以促進教師加深對學生的理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使教師更加認真地做好備課工作,有利于整個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
3、中學數學分層教學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分層教育從某一層面來說就是因材施教,這是從我國古代到現在都被推崇的教學方式,而實踐也充分證明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他們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根據他們之間的差異化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和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有效提高中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初中數學課堂中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1、學生分層。要對學生進行分層,首先要學會從各個學生的個性和能力人手,對學生進行綜合分析,將全班同學分成不同的類型,如按數學的學習能力將全班分為A、B、C 三個類型,對三個類型的學生教學的難度從A 到C 依次遞減。當然,在對學生分組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心理的把握,減少分層教學對于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另外,分層的方式也可以有學生來決定,比如說學生自主選擇輔導老師等。
2、教材分層。初中數學教材應該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和能力的差別,分層編寫教材,教材中知識的難度編排要由淺人深,每個知識章節的內容要分兩個部分,每個章節前面的基礎知識和擴展訓練部分是提供給普通學生進行學習的,而每個章節后面部分的拓展探究性學習內容是提供給數學學習能力強,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學習的。
3、預習分層。預習的目的在于課程開始前提出相關的有引導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求知欲望。因此,在中學數學的分層教育中,要根據對學生的分層,提出不同的預習問題和計劃,例如,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提出難度不同的問題,對于學習能力好的學生,預習問題要有一定的探索性;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預習問題主要是引導其能提前了解課程的相關知識,更容易接受將要學習的內容。
4、授課分層。針對中學數學課堂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現象,教師要進行有效地分層授課來解決這樣的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將一堂課的前半部分時間用來進行基礎知識理論和共性問題的教授和講解,然后,在余下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分層習題訓練。
在分層授課中,教師還要注意學生在分層后的合作學習。在課下,教師可以根據分層,再將學生分成一個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分別有高中低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每個學習小組中由高層次的學生任組長,其在課下負責組織本小組的學習、討論等。這樣一方面高層次的同學可以帶動中低層次的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提高成績;另一方面,各層次同學一同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可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5、評價分層。評價不僅是對一個學生學習狀況的綜合性評定,也是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更是教育管理工作一個重要的方面。對于學生,教師要注意分層來進行評價。一般對于優等生,評價以警醒、提高類的語言為主,督促他們再接再厲;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評價主要是以鼓勵為主,保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對學習相對落后的學生,評價更多的應該是表揚,注重他們的每一次成功,使其得到成功的激勵。
三、初中數學課堂中分層教學的反思及改革建議
1、教學反思。在教學活動中, 分層教學的優勢體現在了增強全體學生的能力,有利于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而負面影響有兩點:其一,雖然學生分層僅針對知識水平而言,不是對學生人格的劃分,但始終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或導致學生的厭學心理;其二,對于一些教師來說,教學任務是學校對教師的要求,而不是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要求,兩者之間的差異在于,以完成學校教學任務為目標的教師會增加對A、B層次學生的關注, 班級內兩極分化現象嚴重, 而只有以完成課程標準要求為教學目標的教師才能真正地在教學過程中落實分層教學。
2、改革建議。教育是與時俱進的,而教學方法也是與時俱進的,因此分層教學法應注重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革:其一是將分層教學法與對學生的心理輔導相結合, 使這一教學方法不再是單一而獨立的;其二是加大對學生能力的檢測力度,構建階梯式教學模式,不斷調整學生檔案,以檢驗分層教學的效用,以備盡早發現問題,并制定解決策略。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初中數學課堂中分層教學的實施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要求。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可以促進學生的差異化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文鈺.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學周刊,2013,26:183.
[2] 王爐紅.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討論”[A].中國名校卷(湖南卷)[C].2013:3.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