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現代農業技術專業教學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

發布時間:2021-07-28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現代農業技術專業不同于普通三年制大專專業。2017年來,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針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學員自身實際和培養目標設定,在構建模塊教學、階段培養、周期訓練、分類指導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一村多名大

  [摘要]“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現代農業技術專業不同于普通三年制大專專業。2017年來,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針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學員自身實際和培養目標設定,在構建“模塊教學、階段培養、周期訓練、分類指導”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現代農業技術專業教學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

  [關鍵詞]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教學管理;實踐

  2016年3月,湖北省委組織部、省農業、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扶貧辦聯合印發“關于印發《湖北省‘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2017年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招收了第一屆學生。“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以下簡稱“一村多”)的各專業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管理等各方面相對于普通大專專業都有所不同。為了讓這一人才培養計劃更好地實施,我校對“一村多”專業的培養模式、教學管理模式等進行探索和實踐。

  一、“一村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特點

  (一)學生身份特殊

  “一村多”招生對象是具有高中(含職高、中專同等學力)文化程度,年齡在45歲以下,政治素質好,身體健康,有培養前途的村“兩委”班子成員、后備干部和農村優秀青年。這批學生高中畢業后大多數多年沒有撿起“課本”,基礎差、學習習慣也不太好。絕大多數是家里“頂梁柱”要為家庭生計奔波,大多數還是村干部或鄉村企業職工,不少還是“當家人”。

  (二)學生技能需求差異大,課程針對性強

  “一村多”招生對象來自咸寧市的城市、農村的各行各業,有工人、農民、個體戶、村兩委班子等等,這些學生目前從事的職業和今后工作打算千差萬別,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各異,加之咸寧各縣市農村發展和農業產業也不盡相同。如何最大限度上滿足學生技能需求、滿足農村工作和農業生產需求,就必須在充分調查咸寧農村農業特點和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融入現代農業技術,構建符合現代農業特點、咸寧農村經濟基礎和基層工作需要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農村基層工作、技能學習、職業技能培養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公共素質模塊;滿足學生農村工作、農業生產必需的科技、文化和農業基礎知識設計通識技能模塊;滿足學生所在地特色農業生產項目和不同學習訴求的生產技能模塊,學生根據自身需求從觀賞植物生產、果蔬生產、茶葉栽培與加工、特種經濟植物栽培、畜禽養殖和淡水養殖6個生產技能模塊選擇至少兩個子模塊學習。

  (三)教學方法與普通專業差別大

  “一村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強調個性化的技能培養和農村基層工作能力的培養,它與其他高職專業在培養目標、課程教學、實驗實訓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其課程體系設置的不像普通高職專業的系統性強,專業課程教學實施不同于普通專業課程一周一次的安排,一般采取分段式、周期性、季節性模式,專業課程按某項農業生產的階段性生產環節安排教學。

  二、“一村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在教學管理的構建

  “一村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特殊、學生身份特殊、技能需求特殊的特點,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教學管理過程中,根據“培養目標設定契合咸寧農村農業人才要求、課程體系設置針對咸寧農村發展特點、教學管理兼顧學員工學矛盾、專業教學同步農業生產周期、專業技能培養對接學生學習需求”五大原則,探索構建了“模塊教學、階段培養、周期訓練、分類指導”教學模式。

  (一)模塊教學

  將全部教學內容分成四個模塊:公共素質模塊課程培養學生農村基層工作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正確的“三農”世界觀;通識技能模塊課程培養學生農村工作、農業生產需要的科技、文化和農業基礎知識;生產技能模塊課程培養學生核心生產技能,本模塊分成觀賞植物生產、果蔬生產、茶葉栽培與加工、特種經濟植物栽培、畜禽養殖和淡水養殖6個小模塊,學生根據自身發展選擇至少兩個子模塊進行學習;崗位實踐模塊安排學生生產工作崗位進行實踐鍛煉,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二)階段培養

  培養過程分為校集中教學、在崗實踐和畢業實踐三個階段。校集中教學、在崗實踐為脫崗學習階段,根據農時季節靈活安排,讓學生階段性的在校集中教學和在崗實踐。學生經過兩年的脫崗學習后,第三學年根據自身發展方向或業已從事的工作崗位,由校方和市委組織部聯合制定畢業實踐計劃,學生到相應崗位上按照規定的內容進行實習實踐,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巡回指導。

  (三)周期訓練

  專業課程教學根據農業生產規律,按動植物生長周期和季節進行安排,實行全周期教學。

  (四)分類指導

  根據學生選擇的生產技能模塊情況,給每一位學生聘請一名企業生產經驗豐富的技術員指導學生開展農業生產;同時從農業科研院所或農業企業聘請專家組建“專家團”,與選擇相應技能模塊的學生對接指導,為學生解決生產實際問題。

  三、“模塊教學、階段培養、周期訓練、分類指導”教學模式的實踐

  (一)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的使用要為學生提供展示各種能力的機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有利于學生需求信息的反饋。需根據學生特點、課程特點,針對性的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目的性,加深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學生服務農村發展、進行農業生產、帶領廣大民眾創業的能力。如課程實踐教學中,請“一村多”種植養殖大戶現場示范講解;打造“田間課堂”,讓學生到田間地頭和養殖場地學技能;農業政策與法規、社會管理等課程,請“一村多”學生的“兩委”干部、創業先鋒或優秀后備干部來現場談新農村建設經驗和理解。

  (二)升級實訓條件,注重培養農村工作和農業生產實踐技能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是建設高水平現代化高職院校和高水平特色專業群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保障措施。針對“一村多”學生千差萬別的農業生產技術需求,在各縣市建立了大量教學實踐基地,特別是依托咸寧農業科研院所和種植養殖大戶,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重構基地運行與管理機制、創新管理實施辦法,培養學生生產技能力,服務“三農”建設。

  (三)優化師資隊伍,組建專業教學團隊

  1.內培外引組建教學團隊

  由于“一村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面向“三農”,我,F有的專業師資力量不能完全滿足教學管理的需要,為提高“一村多”專業的教學質量,采取了“內培外引”的方針,組建由校內專業教師、企業技術員和專家團“三結合”的教學團隊。“內培”是從全校選聘教學業務能力強、與“三農”工作相關的教師,通過參加省、市專業培訓、“暑期頂崗”和“雙百工程”逐步實現轉型;“外引”是從省市畜牧、林業、農業系統中聘請一批生產實踐經驗豐富、熟悉農村農業政策的專家擔任客座教授;同時從企業聘請一批技術骨干擔任講師。

  2.實行“四導師”制

  一是給一個班選配一名教學管理經驗豐富的干部任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學業導師,組織教學活動、外出參觀,進行學生管理;二是給每一位學生聘請一名企業生產經驗豐富的技術員,作為學生的技術后盾,指導學生開展農業生產;三是從農業科研院所聘請與咸寧農業生產相關的專家組建“專家團”與學生對接,隨時為學生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四是將學生分組,選配一名創業導師,指導學生創業和參加各級創新創業比賽。

  (四)改革考核模式

  普通高職教學中,教學考核評價機制重結果輕過程,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導,很難檢驗“一村多”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基于此,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即把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企業技術人員、行業專家評價、學生取得生產及工作業績和參加創新創業比賽活動等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在校學習、在崗實踐、畢業實習的考核評價。

  (五)建設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

  “一村多”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少、農村農業相關內容多、學生需求廣,單純的在校學習和專業指導不能完全滿足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可以滿足各位學生不同時間對不同知識技能的學習需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生產技能和農村農業知識。

  (六)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健全教學管理機制

  教育理念規范著教學工作全過程,制約著教學管理行為模式、實施手段和運行效果。確立基于“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的整合集成教學管理思想;“一村多”的特殊性,我們以教學、管理為突破口,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制定和完善面向“一村多”學生的規章制度。如“一村多”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制度、“一村多”專業學分管理制度等,實行特色產業班教學、推行獎勵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實行開放式課堂管理、建立“一村多”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實訓基地、實行“四導師”制、試行“一村多”學生生產及工作業績考核評價體系等。——論文作者:李名鋼,陳海霞

  相關期刊推薦:《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原刊名《湖北函授大學學報》),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湖北開放職業學院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省級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征稿范圍: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政治、經濟、哲學、法學、管理、社會學、語言文學、外語、藝術以及相關交叉學科。設有:創新創業論壇、高等教育論壇、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研究、教與學、理論學習研究、外語教學研究、文化藝術研究等欄目。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