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24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 探討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模式在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6級空軍軍醫大學臨床醫學五年制專業學生80人作為研究對象,并按不同的教學模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傳統教學模式)和試驗組(翻轉課堂+案例式教學模式),利用考核和
摘要:目的 探討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模式在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6級空軍軍醫大學臨床醫學五年制專業學生80人作為研究對象,并按不同的教學模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傳統教學模式)和試驗組(翻轉課堂+案例式教學模式),利用考核和問卷調查等方式評價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結果 在實驗操作時間和成功率方面試驗組學生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P<0.05)。在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操作技術掌握、學習興趣的提升、學習主觀能動性、學習記憶效果、臨床和科研思維能力、團隊協同合作能力、教學模式滿意度方面試驗組學生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P<0.05或P<0.01)。實驗相關知識考核顯示,試驗組學生的實驗知識考核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P<0.01)。結論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案例式教學模式更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臨床和科研思維,值得在基礎醫學綜合實驗教學中推廣。
關鍵詞:翻轉課堂;案例式教學;心血管實驗;基礎醫學綜合實驗
基礎醫學綜合實驗(comprehensiveexperimentofbasicmedicine)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重要橋梁課程。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學好基礎醫學綜合實驗,不僅能夠加深其對醫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能為以后建立良好的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科研素質。由于基礎醫學綜合實驗基礎理論和實驗操作較為復雜,在教學授課時容易出現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實驗操作失敗率高,學生不易長期保留學習記憶效果等一系列問題。探索新的基礎醫學綜合實驗教學模式進而提高教學效果,正逐步成為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新方向。本研究基于既往在基礎醫學綜合實驗教學實踐中的教學經驗,通過將源于美國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同時結合案例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基礎醫學綜合實驗教學中,發現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學生在實驗方法和技術的掌握以及關鍵知識點的理解等方面明顯增強,實驗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在2016級空軍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中選取80名,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名,入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既往醫學課程成績等因素之間無顯著差異。
1.2方法
1.2.1“翻轉課堂+案例式教學”設置 根據基礎醫學綜合實驗教學大綱,試驗組學生在進行《觀察藥物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實驗課程的前一周,授課教師將實驗要點、PPT課件、實驗操作及講解視頻、藥物對心血管功能影響的案例微視頻等材料通過建立的微信群給予試驗組學生,學生利用晚自習時間進行上述資料學習。授課教師及時通過微信群對試驗組學生在自學期間的疑難問題答疑,并啟發學生進一步查閱急性心衰的資料拓展思維。授課教師通過與學校附屬醫院心內科高年資醫生合作,根據本次實驗課關于急性心力衰竭和強心苷、擴血管藥物對衰竭心臟功能的作用內容,編寫相應的臨床案例并于課前一周將案例發給學生。試驗組學生以5人為一組進行小組分析和討論,并將總結的結果做成幻燈在實驗課上進行匯報,同時接受其他小組的學生提問。實驗課中隨機選取試驗組中2組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和臨床案例分析。授課教師針對學生講解的理論知識和臨床案例分析進行總結和糾錯。
1.2.2對照組學生的教學模式采用傳統授課模式 授課教師居于主導地位進行知識的傳授。實驗課程理論內容及操作內容均由授課教師按照以往傳統的授課方法進行,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角色。對照組無實驗課前自主學習相關實驗課程的階段,實驗課操作由授課教師進行示教和講解。同時對照組不采取案例式教學。對照組和試驗組授課教師為同一人。
1.3教學效果評價 實驗課程結束后詳細記錄每個小組的實驗結果,記錄實驗操作中氣管插管、動脈插管所用時間等內容。利用不記名調查問卷了解兩組學生的學習效果,調查問卷內容如下: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操作技術的掌握、學習的興趣、學習主觀能動性、學習記憶效果、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臨床和科研思維能力、團隊協同合作能力、教學模式滿意度。在實驗課結束后一周,根據實驗課教學知識指標、技能指標、綜合指標等要求,由非此次實驗課程授課教師采用客觀題考查學生對實驗課的掌握情況,滿分20分。χχ2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數據,以t檢驗方法進行組間比較。以百分比顯示調查問卷結果,以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相關知識推薦:臨床醫學期刊有哪些容易發表論文
2結果
2.1實驗情況比較 試驗組學生在完成家兔的氣管插管、頸動脈插管、股動脈插管方面與對照組學生相比,用時明顯較少,同時實驗操作成功率明顯增加(均P<0.01),見表1。
2.2學習效果情況比較 調查問卷結果表明,與對照組學生相比,試驗組學生在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操作技術的掌握、學習興趣的提升、學習主觀能動性、學習記憶效果、臨床和科研思維能力、團隊協同合作能力、教學模式滿意度方面均得到明顯提高(P<0.05或P<0.01),見表2。試驗組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情況方面與對照組學生相比,無統計學差異,但試驗組學生具有相對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更優于對照組學生的趨勢,見表2。
2.3實驗考核成績對比 此次實驗課結束后一周,進行實驗相關知識考核。與對照組學生相比,試驗組學生的實驗知識考核分數明顯升高(P<0.01)見表3。
3討論
基礎醫學綜合實驗是研究生命體的結構組成,功能代謝、疾病發生和發展過程,以及藥物和機體相互作用規律和原理的學科,是一門與多學科密切聯系的綜合性醫學基礎實驗科學;A醫學綜合實驗通過實驗教學將基礎醫學知識融合成一個整體,重點突出基礎醫學與臨床之間的聯系。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臨床及基礎科研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基礎醫學綜合實驗的教學要求[1];A醫學綜合實驗課程具有教學內容多、課程容量大、實踐操作性要求強等特點。其中部分課程理論講解過于抽象,學生在理解、掌握和記憶方面都較為困難,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其需求。翻轉課堂,是通過將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進行翻轉,在授課階段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共同完成相應內容的學習[2]。授課教師利用教學視頻、講義、導學圖等方式提前幫助學生學習即將進行的課程,同時利用便利的網絡工具,如微信群、QQ群等方式,隨時可與學生密切討論問題和答疑解惑,并且還可引導學生自主查閱課程延伸的內容。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學生除通過翻轉課堂增強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外,還可利用案例式教學,進一步將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及科研相貫通,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醫學知識的認知和記憶[3,4]。
在本次研究前,結合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的特點,我們考慮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改革的創新性及特點更加突出,更適合于醫學院校臨床專業學生的教學開展。以藥物對心血管功能影響的相關實驗為例,本次調研中,學生對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給予了較好的反饋,相比于以往經典的演示教學,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在現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具有明顯優勢。大多數學生在傳統教學法課前并沒有提前查閱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而課上授課教師又多數是采用幻燈片模式授課,講授速度往往較快,學生對于抽象的實驗原理往往理解較為表淺,進而導致學生對實驗課興趣下降、動手能力減弱。翻轉課堂通過教師提前制作或者利用已有的動畫及視頻講解,清晰的將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提前示范給學生,學生課前提前自主學習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后,通過網絡微信群與授課教師互動,以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和疑問。而進一步通過案例式教學,讓學生由動物實驗到人體的思維轉換加快,促進其臨床和科研思維的延伸[5]。本次調查研究表明,進行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模式學習的學生在完成家兔的氣管插管、頸動脈插管、股動脈插管方面,和以傳統教學模式學習的學生相比,用時明顯較少,而實驗操作成功率明顯增加。另外,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模式學習的學生在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操作技術掌握、學習興趣的提升、學習主觀能動性、學習記憶效果、臨床和科研思維能力、團隊協同合作能力、教學模式滿意度方面均明顯高于傳統教學組。在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實驗課結束后一周進行實驗相關知識考核,發現試驗組學生的實驗知識考核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更有助于學生去記憶知識。既往有研究發現翻轉課堂結合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可有效提高生理學實驗教學效果,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6]。另外,殷玥等[7]研究團隊發現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結合同伴互助教學法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在基礎醫學實驗心血管教學模塊中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拓展醫學知識和培養創新思維。本研究在總結既往教學研究方法基礎上,以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模式展開,同時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將學生以5人為一團隊開展學習,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更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以及臨床和科研思維等。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對授課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戰,一方面教師要更新既往的傳統教學理念,需要更加主動學習和掌握新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發達的網絡資源和大數據庫,認真科學設計課程內容、篩選教學資源。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密切與臨床醫生合作,共同開發設計適合用于教學的臨床案例,從而最大可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興趣。另外,從研究出發進行分組,對于傳統教學組學生存在一定教育“顯失公平”。為避免這種情況,在此次研究結束后一周內,授課教師給予對照組(傳統教學組)學生進行補充輔導教育。將試驗組學生的教學資源以同樣的方式給予對照組學生,同時再按照試驗組的教學模式組織一次實驗課理論知識講解和臨床案例分析。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用于觀察教學效果的樣本數量相對較少,在進行實驗情況、學習效果情況、實驗考核成績調研時會受到樣本數量的一定影響,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擴大樣本數量。其次,從設計的嚴謹和科學性來講,應該再增加單獨翻轉課堂組和案例組來作為聯合組的對照,這也是本次研究設計一處缺陷。最后,本次研究只采用了一次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進行研究,其結果并不能代表該方法對該課程長期的教學效果。有必要進一步擴大實驗課程數量,來觀察長期采用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對學生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結果揭示了翻轉課堂結合案例式教學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基礎醫學綜合實驗心血管課程進行觀察,這種新型復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明顯提高教學效果。這種新型復合式教學模式可進一步嘗試在基礎醫學綜合實驗中完全展開,以期改善和提高目前傳統的教學效果。——論文作者:袁鵬1,2,3,賈敏1,張文靜1,郭旭1,李積彬2,黃啟超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