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30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簡單地說,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學生的進步離不開自主學習,在防疫期間的居家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尤為重要。但是居家學習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學習不自覺、學習效率低下、網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玩手機、作業完不成等現象,有些還與父母發生了
簡單地說,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學生的進步離不開自主學習,在防疫期間的居家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尤為重要。但是居家學習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學習不自覺、學習效率低下、網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玩手機、作業完不成等現象,有些還與父母發生了矛盾和沖突。這些現象說明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待提高,家庭教育對學生自主學生能力的引導還有待加強,方法還需要改善。好學生是學出來的,能夠讓學生樂于學習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家庭教育要做自主學習的孵化器,要以學生為中心,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能學”是自主學習的前提:要喚醒獨立意識。
家庭教育要重視對獨立人格的培養。人格是對自身、他人和外界的認知,特別是對自我的認知。獨立人格就是能夠獨立思考,正確看待自己。能夠理性面對各種問題、各種變化和應對各種挑戰。學生在發展過程中會面對各種學習問題、學習競爭的巨大壓力,會出現很多失敗和挫折,這些問題學生都不得不面對。如果人格不健全,面對各種壓力和變化就會出現信心不足,優柔寡斷,甚至會被失敗和困難打垮。自主學習就需要這種獨立的人格力量做支撐,這是一個基本前提。如果沒有獨立人格,學生只能接受外界各種安排。
相關知識推薦:家庭教育方面論文怎么投稿
家長如何促進獨立人格形成呢?第一,重視感情的力量。學生形成獨立人格有一個過程,需要父母感情的支持,需要家庭的溫暖,任何階段都需要,每個階段的特點不同,越小越需要多給一些關心、鼓勵和安全感,陪伴他成長;家長與孩子保持交流,要有感情的表達。信任也是一種感情的力量,只有最親近的人才會互相信任。第二,幫助孩子認知自我。幫助他發現自己的長處,要多鼓勵;鼓勵他不怕困難,培訓成功的方法,敢于嘗試;如果失敗了,幫助他正確面對失敗,吸取教訓;幫助他接受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第三,不要傷害或者溺愛小孩子。過于強勢、體罰、不顧場合的訓斥等不合適的教育方式都會傷害小孩的自尊,讓他們懦弱、反抗和逃避,還會影響親情和相互的信任。過于包辦、溺愛都會使小孩有機會成為巨嬰,短時間看孩子的成長會一竿見影,但對小孩的人格形成不利。長遠來看,這些人格會逃避學習、抗拒學習。
二、“想學”是自主學習動力:要激活奮發精神。
有目標有夢想的人,才會有強勁的動力。有目標的人眼睛是放光的,行動是帶風的。他們明確自己在做什么。沒有學習目標的人是彷徨的、無精打采的。有了目標,學生就不會厭學、不逃學。
家長如何幫助學生樹立目標呢?要培養學生樹立長遠目標,這樣的學生約占人群的5%左右,這是未來的社會精英。幫助學生制定學業規劃,立志考上理想的學校,這應該是學生的中期目標;樹立榜樣的力量,觀察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喜歡的人當中提煉出亮點,可以是政治人物、科學家、軍事家、企業家等,一起了解榜樣人物成功的生平和奮斗的精神,家里可以貼一貼畫像,看一看影視作品,激勵學生,父母也應該努力成為學生的榜樣;也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給他提出希望;激發人的好勝心,每個兒童都是有天然不服輸的精神,找一個對手;可以通過閱讀找到精神的力量。尋找成功的人,找一找佩服的人或者優秀的學長。運用愛的力量和家庭的期待,小孩感恩父母,他也會努力的。參加研學活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名人講座都可以促進目標的形成。只要想辦法,目標就會找到。
三、“會學”是自主學習的方法:要養成學習習慣。
會學是要形成好的學習方法,最好的方法是養成習慣。好的方法特別是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可以改變學習安排混亂和盲目學習、低效學習的狀況。
家庭教育一是確定需要養成哪些好的習慣,根據學校的要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家的學習習慣,如作息時間、學習計劃、課堂學習、整理筆記、復習和作業等,也涉及到電腦和手機的使用習慣問題。二是幫助學生制定相應的規則;三是督促養成好的習慣,小的習慣21天左右為一個周期,有些習慣要堅持更長一段時間,在養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教育和溝通。
四、“堅持學”是自律:培養責任擔當。
在學習過程中勇于承擔責任,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激勵、自我控制、自我調節,提高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就會避免專心不夠、開小差,作業無法完成的情況。
學習本身具有艱苦性,學生的自制力需要逐步加強,家長要在學習自律能力上給予更多的關注。家長培養學生自律能力應該注意什么呢?一是激勵學生的目標和上進心,勇于對自己負責,敢于挑戰新的知識,自己想學最重要;二是鼓勵會學,給予方法指導,比如做筆記,積極回答問題,與教師互動,積極參加小組活動等;三是訓練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目標法、堅持法、自我提醒法、情緒控制法等;四是防止過度學習,學習時間不要太長;五是要多鼓勵、多交流,鼓勵成功的做法,了解干擾的主要問題,與孩子一起改進學習。
在方法上要注意循序漸進,容忍學生的失誤和過錯。要鼓勵孩子的進步,要信任學生,不要過度監控。
五、“樂學”是自主學習的評價結果:要形成反思能力。
學生和家長都希望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和取得學習進步,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考出來的,取得成績是學生進步的關鍵,及時的總結非常的重要。正面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的成長,自我評價和反思是最重要的。
家長要重視培養反思的習慣。平時孩子都會經歷各種考試,經歷各種活動的考驗,在網絡學習過程中會有很多變化,及時鼓勵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樂學;如果學生出現了失誤,家長也要鼓勵學生正確面對失誤和挫折,讓內心更為強大,從失誤中找出教訓,可以更快的進步。
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家長與孩子一起對照計劃總結交流得失,也可以鼓勵學生平時記記日記,還可以睡前對一天進行思考。反思力會讓學生自主學習更為深入和主動。
六、環境是自主學習展開的條件:要營造積極的氛圍。
家長在居家學習要幫助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場所要固定、整潔和安靜;網絡要穩定;網絡工具要齊全;家長不打擾學生;要營建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學生在家中能夠平靜的讀書;
另一方面也要給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環境衛生要整理好,屋里收拾干凈,書桌要擺好。培養學生勤收拾愛整潔的習慣;培養勞動意識;共同營建良好的讀書環境。
家長也要引導學生適應環境,學習環境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也要引導孩子要調整好心態,不能對環境求全責備。
七、交流是自主學習的狀態:要善于調動資源。
對學生的家庭教育需要調動各種資源,一是文本資源和網絡資源,二是開放和交流,吸取智力資源,比如師生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小組交流。家長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呢?指導學生交流的方法,引導學生要主動、開放、有策略也要有獨立性。對網絡資源要慎重,要有取舍,并要遵守網絡規則。規避網絡風險。家長還要與老師多交流,多溝通。
最重要的交流是家長與學生的交流,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資源是父母。家長要做學生的同行者,要盡可能陪伴學生,要主動親近孩子,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這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非常重要,對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制力也非常重要。不同階段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對各種壓力對家庭有依賴感和獲得感情的需求。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的關注,只有關注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發展中出現的進步、困難和焦躁,家長才能及時予以干預。
家庭教育并不能直接轉化為學生的進步,只能通過學生的認知和自我努力才能實現。家庭教育要遵循教育的規律,規劃好學生的教育,把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重點,引導和促進學生的成長。——論文作者:趙文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