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試析農村留守兒童的主要教育問題和實施對策

發布時間:2020-09-15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3-6歲是兒童學習和發展中的關鍵時期,作為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切實保證園區的整體辦學質量和教育水平。但由于農村幼兒園整體辦學水平差和教學基礎設施不齊全等問題的存在,加之大部分家長朋友迫于生計選擇了集中向大城市涌入,故導致了農村學

  摘要:3-6歲是兒童學習和發展中的關鍵時期,作為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切實保證園區的整體辦學質量和教育水平。但由于農村幼兒園整體辦學水平差和教學基礎設施不齊全等問題的存在,加之大部分家長朋友迫于生計選擇了集中向大城市涌入,故導致了農村學前教育中衍生出了留守兒童教育難和管理難的問題,以下本文將結合這些問題,做相應的教學策略分析,希望可以給同仁提供一些參考。

試析農村留守兒童的主要教育問題和實施對策

  關鍵詞:幼兒園;農村留守兒童;教學策略

  農村一直是我國教育組成部分中的重要環節,而限于農村地區教育資源薄弱和師資力量不足,以及家園合作模式缺失的問題,致使幼兒無法獲得綜合、健康發展的機會,農村留守兒童教問題就此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筆者在指導農村幼兒進行一日活動和游戲化學習的過程中,深感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嚴重性,故總結了部分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轉化經驗和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志同道合者,為兒童建立一個快樂、健康學習的童年時代。

  農村學前教育中留守兒童教育主要問題

  其一,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較為嚴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比如,自卑、自閉、自傲、自私、恐懼和緊張等,而之所以會導致這些心理問題,其很大程度上是與幼兒的家庭生活環境有關的,比如,有的幼兒因為父母外出打工,會時常和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居住在一起,而上了年紀的祖父母輩人,自身的管理和照顧能力且不具備,因此也就無法保證幼兒的生活條件。另外,在溝通方面,也很少有幼兒主動去尋找祖父母輩進行交流,即便是祖父母輩的監護人詢問,留守兒童多不愿分享自己的想法。這種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果在幼兒園時期形成,就會直接影響到兒童的小學時代和初中時代,導致青少年兒童逐漸走向行為和思想的極端。

  期刊推薦:《中國農村教育》是由教育部城市與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辦公室 中國職教學會農村教育改革委員會 中國成教協會農村成人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期刊。目前,設有:主要欄目:刊首語、高層動態、特別報道、專稿、留守兒童教育、基教經緯、職教縱橫、成教天地、圖文信息、社區教育、工作心得、教海探航等欄目。

  其二,農村留守兒童的整體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是教育環節中的重要基本保證,而農村幼兒是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保證幼兒的人身健康和安全,是每一位幼兒教師應當盡到的責任和義務。但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加之自我辨別危險環境能力的薄弱,就容易發生農村兒童家庭觸電、野外溺水和爬樹摔傷等問題,這一方面與農村幼兒教師平時不重視安全教育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幼兒家庭監督和管理缺失有關。因此,直到現在如何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健康問題一直都是園區教學管理中需要重視的話題。

  其三,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缺乏。農村兒童缺乏自我監督和管理意識,且對道德上的是非、黑白、善惡等認知不完善,因此,在高年級孩子或者是成年人錯誤的引導下,他們就容易養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上學遲到、下課早退、幼兒園內隨地大小便以及毆打同伴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就會越來越“出格”,以致最終形成無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如何有效地解決此類問題,有待我們做進一步的分析和探討。

  解決問題,優化農村幼兒園整體辦學質量的對策

  (一)投入教師更多教育愛心,轉化幼兒心理問題

  對于很多幼兒來說,他們缺少家庭的關心和溫暖,所以,作為農村幼兒教師我們要多為幼兒著想,通過滲透更多的教育愛心和幫助,讓陽光逐漸灑向幼兒封閉的心田,從而消除幼兒自卑、自閉、自傲和緊張、恐懼等心理,促進幼兒和教師之間,以及幼兒與同伴之間相互交流,讓幼兒快樂成長。

  比如,我們可以借鑒特級教師魏書生的教育管理方法,認真記住每一位幼兒的生日,然后用農村幼兒園特有的方式,如分桃子、吃面條以及分米糕等方式,去為每位幼兒慶祝生日,讓幼兒感受到溫暖和諧“大家庭”的氛圍,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教給大家一起唱生日歌,跳生日舞蹈等,這些方式和活動在構建了快樂的園區活動氛圍同時,更有助于開發幼兒多元智力,消除幼兒心理的陰暗面,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其次,我們都知道幼兒的天性就是玩。所以,為了讓幼兒享受到“大家庭”的和諧、融洽氛圍,教師還可以結合民間特有的體育游戲,如“丟手絹”、“捉迷藏”以及“跳房子”等,來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在趣味游戲的過程中,留守兒童可以感受到同伴和教師帶來的歡樂,也在游戲中學會社交,結識到更多的伙伴和朋友。

  (二)實施幼兒園安全教育,提升幼兒安全意識

  農村幼兒園由于基礎設施不健全,如游戲材料短缺,以及兒童滑梯等設備年久失修,容易給幼兒在游玩時造成人身傷害。其次,幼兒回到家中之后,缺少父母的全面監護,很容易外出結伴游玩造成走失和溺水等問題,另外,隔代教育和監護,更容易出現監督不力,導致家庭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在筆者看來,我們很有必要實施安全教育,通過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以及緊急啟動應對防護措施的能力。

  比如,在平時要多向幼兒強調,不要拿著尖銳的物體對著自己和同伴,也盡量減少同伴之間的追逐和打鬧,這樣可以防止因為急性的摔傷和跌倒而導致硬物的刺傷和扎傷。另外,對于幼兒園內的各類電器,幼兒不要隨意觸碰,對此,教師可以給幼兒利用動作進行直觀演示,讓幼兒知道哪些東西是可以碰的,哪些是不可以碰的,而碰到了之后會有怎樣的后果。又如,在指導幼兒學習一些特殊性質的課程,如手工課——剪紙時,教師也要隨時留意幼兒的動態,不要讓幼兒隨意拿著剪刀戳來戳去,等等?傊,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身邊,而我們幼兒教師就要肩負起“爸爸”、“媽媽”的監護和教育責任,用心去關愛他們,傳授他們文化知識,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以及促進幼兒安全、健康發展,如此,方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稱號,也才能無愧于這份職業。

  (三)強化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據相關的家庭研究調查發現,人一生中約有三分之二的習慣是在兒童時期養成的,并且與幼兒的家庭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诖,筆者認為,幼兒園教師應當積極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園區學習和生活環境,另外,更要積極聯系幼兒的家庭方法,如果父母有一方留居家中的,則可以與父母的其中一方聯系,而如果父母兩人都外出打工的,則可以直接與幼兒的現有監護人取得聯系,在充分獲得家庭教育的聯合力量后,為留守兒童筑起一座堅固的家園合作教育戰線。

  比如,幼兒教師可以給孩子們講解一些歷史典故,讓幼兒從歷史典故中感悟某些道理,如《臥冰求鯉》、《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故事,這樣可以讓幼兒懂得謙讓、孝順以及救死扶傷的道理。之后,幼兒教師還可以給孩子們布置作業,建議幼兒回到家中之后,給父母講解在幼兒園學到的知識,以及積累的生活和學習感悟,由此通過講故事、說道理的方式,可以進一步增進幼兒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圍,便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幼兒園園區的整體辦學質量。

  綜上所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幼兒教師也肩負著非常重大的園區教育和指導的使命,為了切實保證農村幼兒有學可上,有知識可學,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健康成長,本文在結合筆者的粗淺教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如何實施家園合作教育的方法,希望可以切實激發幼兒的游戲參與意識,保證幼兒家庭和園區生命安全,以及在家園合作的教育模式下,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幼兒健康茁壯成長。——論文作者:黃金琳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