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21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護理中整體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整體護理,對比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護理前后肺功能指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護理中整體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整體護理,對比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患者護理前肺功能指標變化無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肺功能指標變化對比中,實驗組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整體護理模式實施與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有效改善了患者護理形式,提升了患者護理滿意度,為患者肺功能指標改善提供了幫助,故而可以在臨床護理中推廣。
【關鍵詞】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整體護理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臨床呼吸內科疾病,對于該病管理而言,科學的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1]。經臨床研究后得出,整體護理模式應用到該病護理中效果顯著,故而本研究選取6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護理中整體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2例。其中實驗組男女比例為17:15,平均年齡為(68.54±4.12)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1,平均年齡為(69.41±2.10)歲。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簽署同意書,且患者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在患者管理中,給予患者日常吸氧及生命體征監測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之上實施整體護理,方法如下:首先,心理指導,依照患者護理需求,幫助患者完善心理指導,提升患者心理指導能力[2]。其次,飲食護理,及時給與患者飲食指導,提升患者飲食攝取均衡性,以此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最后,康復功能鍛煉,給與患者心肺功能鍛煉,幫助患者提高心肺功能活力,以此滿足患者自身護理需求[3]。
1.3 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首先,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中,采用盲選評分制,由患者評價,具體評價指標如下。十分滿意表示患者評價高,認同度高。滿意表示患者評價較高,認同度尚可。不滿意表示患者評價低,對護理工作不認同。其次,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對比,以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和PEF(峰值呼氣流速)兩項指標對比,分別記錄患者護理前后的數據,然后與護理后的數據對比,觀察患者護理效果[4]。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2.0統計軟件作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x2)校驗;計量資料用(t)校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前肺功能指標變化無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肺功能指標變化對比中,實驗組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中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同,所以患者最終護理效果出現了顯著的差異。實驗組患者總體護理質量改善顯著,相應的指標及功能改善更是明顯提升,故而驗證了整體護理實施在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所以為了提高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護理質量,應該在患者護理工作實施中,將整體護理工作落實,以此滿足患者自身護理需求。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醫藥指南》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科學技術部正式批準的國家級學術類綜合醫學期刊,2003年創刊。大16開,旬刊?d醫學臨床領域的理論與實踐新進展、新成果,是廣大醫藥是廣大醫藥工作者發表論文的學術平臺。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