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6-21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行業應用創新的啟示中銀通通過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車上支付的創新項目,不僅豐富了金融IC卡的行業應用,而且有效提升了金融IC卡的活卡率。特別是隨著2014年金融IC卡全面遷移進入倒計時,金融IC卡駕駛員培訓行業應用的成功拓展給產業各方加速推動金融IC
論文摘要:行業應用創新的啟示中銀通通過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車上支付的創新項目,不僅豐富了金融IC卡的行業應用,而且有效提升了金融IC卡的活卡率。特別是隨著2014年金融IC卡全面遷移進入倒計時,金融IC卡駕駛員培訓行業應用的成功拓展給產業各方加速推動金融IC卡應用與創新帶來啟示。
一、金融IC卡在駕駛員培訓行業的應用創新
中銀通金融IC卡在駕駛員培訓行業的創新應用,不僅是國內金融IC卡與駕駛員培訓行業信息化管理應用的首次結合,也是國內金融標準電子現金產品在跨行業應用領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該項目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門的肯定,獲得了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和學員的廣泛好評,是對金融IC卡在細分行業領域貼近民生、做深做精的一次積極有益的嘗試。
1.駕駛員培訓行業發展現狀據全國駕駛員培訓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駕駛員培訓學校教練車輛超過60萬輛,學員人數超過700萬人,培訓費用超過500億元。其中上海市駕駛員培訓學校超過200家,教練車輛達1.5萬輛,學員人數達54.2萬人,培訓費用超過35億元。全國駕駛員培訓學校的傳統管理模式為“先付費、后學車”,上海市駕駛員培訓學校傳統管理模式為“先付費、后學車、指紋考勤計時”。2012年以來,政府主管部門為了加強對駕駛員培訓行業的有效監管,提升駕駛員培訓學校的服務和培訓質量,積極推行計時培訓管理模式。與傳統的培訓模式相比,計時培訓能夠保障學員的培訓時間,學員培訓合格率高于傳統模式,培訓費用相對較低。目前,上海市已有5家駕駛員培訓學校采用新型計時培訓模式,學?梢詫λ袑W員進行全過程信息化管理。5家學校的試點表明,計時培訓管理模式在提高學校信息化管理能力、學員培訓質量、駕校培訓基地的場地利用率和駕校盈利能力等方面成績顯著。該模式也得到了交通部的肯定,將成為今后全國駕駛員培訓行業的發展趨勢。
2.計時培訓模式下需要解決的問題按照上海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和公安局車輛管理所的要求,2014~2015年底,上海市所有大中型傳統駕駛員培訓學校將全面實行“一人一車、分段計時、先學后付、柜面支付”的培訓模式。“柜面支付”模式需要駕駛員培訓學校在柜面上增加收銀和復核人員,手工處理學員學時繳費記錄及受理學費繳付(其中現金支付占比近40%),導致學員排隊等候時間較長。為解決上述問題,提高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業務處理效率,中銀通在駕駛員培訓學校主管部門、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中國銀聯、收單銀行、銀聯商務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以金融IC卡產品為載體,將車上支付理念引入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將“柜面支付”變為“車上支付”,實現了學員培訓100%電子現金支付,改善了學員的支付體驗,有效解決了學員柜面排隊支付的煩惱,減少了現金收付的人力成本,進一步提升了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信息自動化管理效率。
3.計時培訓車上支付項目的實現方式在中銀通的牽頭協調下,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車上支付項目整合了中銀通發卡系統平臺、銀聯商務增值服務平臺和上海市交通運輸管理處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計時管理系統,并接入中國銀聯交易網絡,實現了交易支付與資金清算等功能。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車上支付項目涉及駕駛員培訓學校政府主管部門、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中銀通、中國銀聯、收單銀行,銀聯商務,參與各方的角色分配如下。
(1)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為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提供相關政策扶持,并基于上海市交通運輸管理處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計時管理系統提供車上支付應用的功能對接。
(2)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負責車上支付相關業務流程的制定和業務實施,以及學員銀通IC卡的發放;提供與車上支付項目配套的優惠學費政策。
(3)中銀通:作為項目的主辦方和協調方,負責協調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和其主管部門推進車上支付項目的實施,協調參與各方的系統對接;向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發放銀通IC卡;負責教練車非接POS設備的采購、布放、維護以及相關培訓;為學員提供銀行借記卡向銀通IC卡的轉賬圈存充值和現金圈存充值等服務。
(4)中國銀聯:提供金融IC卡的交易轉接、資金清算等聯網應用;隨著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項目支付方式的多元化,提供手機近場支付、手機APP遠程支付和手機空中圈存等產品的服務支持。
(5)收單銀行:提供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車上支付交易資金的結算、對賬、差錯處理等收單服務;針對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學員的個性化需求,提供信用卡辦理和購買車輛、車輛牌照大額分期等綜合金融服務。(6)銀聯商務:負責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內學員模擬學車練習、學員接送班車、小賣部、食堂等場所的非接受理環境建設,提供“全民付”便民支付終端設備的布放、調試和維護;基于“全民付”便民支付終端設備加載銀通IC卡圈存充值功能,提供銀行借記卡向銀通IC卡的自助圈存充值服務;提供增值業務平臺上的即時查詢學時費用、快捷支付、自動銷賬等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增值服務應用。
4.計時培訓車上支付項目的實施效果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車上支付項目的實施成功地幫助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主管部門提升了駕校計時和收費等關鍵環節的監管效率;為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簡化資金收付流程、解決學員柜面排隊支付問題、降低人員管理成本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支持;幫助收單銀行將40%的現金交易轉換為金融IC卡交易,有效提升了收單收益和收單商戶質量;項目還培育了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學員使用電子現金快捷支付的用卡習慣,為學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金融IC卡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目前,上海市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內銀通IC卡發卡工作已全面展開,持卡學員的覆蓋率達到100%。截至2014年3月底,在上海榮安(寶山)駕校、上海榮安(朱涇)駕校、上海通略(安亭)駕校、上海翔茂駕校和上海金山駕校布放POS設備350臺,自助圈存“全民付”便民支付終端15臺,累計實現發卡1.5萬張、圈存充值598萬元、車上支付478.4萬元。預計到2015年底,上海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數量將達到40家,累計布放POS設備將達2800臺、布放自助圈存“全民付”終端120臺、發卡20萬張、圈存充值14億元、車上支付11億元。中銀通在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車上支付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有效地滿足了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學員的支付需求以及產業鏈各方的訴求,成功地構建了可快速復制推廣的商業模式?梢灶A見,成熟的產品與配套服務體系將帶動該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隨著綜合金融服務的整合與移動支付等新型支付模式的出現,基于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車上支付的生態圈將愈發完善,目前已初步呈現良性發展的態勢與較好的發展前景。
二、金融IC卡在駕駛員培訓
行業應用創新的啟示中銀通通過駕駛員計時培訓學校車上支付的創新項目,不僅豐富了金融IC卡的行業應用,而且有效提升了金融IC卡的活卡率。特別是隨著2014年金融IC卡全面遷移進入倒計時,金融IC卡駕駛員培訓行業應用的成功拓展給產業各方加速推動金融IC卡應用與創新帶來啟示。
一是要適應國家政策形勢和產業發展趨勢,緊緊圍繞服務民生、方便大眾、便利支付的理念,發揮金融IC卡的社會資源整合作用。重點抓住與民生服務相關的細分行業應用領域,積極推廣金融IC卡跨行業應用,注重提升金融IC卡的實際功效,使得金融IC卡更加貼近群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產業轉型和民生改善,在多個公共服務領域提出了加快信息產業優化升級、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的要求,而金融IC卡作為智能化載體,又具有較強的運算和風險抵御能力,既能滿足社會大眾日趨多樣化的支付需求,又能實現身份標識、信息管理等社會服務功能,具備有效銜接多行業、多部門以及跨渠道的能力,產業各方應保持高度的市場靈敏度,抓住大力推廣金融IC卡的有利時機,通過不斷創新支付方式、提升用戶體驗,提高全社會的便利化、信息化和標準化水平。
二是要加強產業鏈各方的資源整合與全面合作,進一步改善金融IC卡交易受理與圈存服務環境。重點針對現有銀行卡收單市場盲點區域與行業領域,夯實業務發展基礎,形成示范效應,以跨行業協作和小額便民支付應用推動金融IC卡的可持續發展。金融IC卡發展成功與否,受理環境至關重要,優越的用卡環境有利于提高社會大眾的用卡積極性。因此,要充分發揮現有受理機構的主體作用,積極推動受理商圈建設,優化受理終端界面程序,加強商戶和收銀員的培訓,不斷拓展公共服務行業和小額便民支付領域非接觸受理渠道,積極推動跨行圈存受理,逐步實現自助終端、互聯網、手機等新興渠道全面支持金融IC卡業務。產業鏈各方應加強全面合作,共同從客戶服務、應用研發、技術實現、商業模式、市場營銷等方面采取措施,通過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拓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范圍,為金融IC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驅動力。
綜上所述,金融IC卡業務的快速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但要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最為關鍵的還是要滿足社會大眾的便民支付服務需求,從而獲得市場的認可。這離不開產業各方的通力合作,離不開政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產業各方應共同推動跨行業的資源整合、避免重復投入,共同推動人民銀行金融支付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搭建基于金融IC卡的跨行業應用平臺,不斷完善受理環境與服務體系,以實現金融IC卡的一卡多用與一卡通用。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