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24所屬分類:工程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我國機械電子行業不斷迎來新的競爭與挑戰,而科技創新作為提高行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需要不斷與時俱進?v觀當前我國機械電子行業的發展現狀,其結果不容樂觀:研發投入不高、科研能力薄弱、自動化水平較低、技術應用水平欠
摘要: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我國機械電子行業不斷迎來新的競爭與挑戰,而科技創新作為提高行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需要不斷與時俱進。縱觀當前我國機械電子行業的發展現狀,其結果不容樂觀:研發投入不高、科研能力薄弱、自動化水平較低、技術應用水平欠缺以及對傳統機械電子行業的改造力度不夠等問題都極大影響了械電子行業的長久發展。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在于科技創新,具體舉措有:將科技創新主體定位為各大企業,加大扶持中小企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以及加強產業融合等。
關鍵詞:機械電子;科技創新;產學研結合;知識產權
一、前言
機械電子又被稱為機電一體化,作為現代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由機械設計制造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并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機電產品的研發、設計和制造工作中。機械電子行業范圍較大,其中主要包括有電子信息產業、機械和機電融合先進制造業、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發展優勢特色裝備產業等行業,在日常生活中,機械電子產品已經隨處可見。
二、機械電子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機械電子行業正在不斷發展,期間也獲得許多優異成績,但伴隨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機械電子行業的發過程展也面臨諸多現實問題與阻礙:
(1)機械電子行業自動化水平不高。傳統機電產品仍大量占據國內生產市場,其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較低,設備的配套生產也存在較大不足。
(2)新技術研發進展緩慢。在研發新技術的進程中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距離,部分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低,而具有市場活力的品牌產品卻難以取得較高的生產技術。此外,科技成果的市場轉化率較低也直接影響了新技術的發展。
(3)企業研發投入少。當前國內機械電子行業中的多數企業仍處于產業鏈最低端,其生產經營方式主要以簡單模仿和復制,較低的產品附加值也使企業利潤水平難以提高,從而限制了產品研發的投入。
(4)技術應用水平低。雖然國內的網絡通信技術與人工智能已較為普及,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5)機械電子中傳統產業未及時改造升級,F階段在機械電子產業中沒有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在研發、營銷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也較為匱乏。
三、促進機械電子行業科技創新的舉措
未著力解決上述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有效推進我國機械電子行業平穩有序發展,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開展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
政府在傳統的機械電子行業中往往占據科技創新的主導地位,但隨著經濟體制與社會關系的改變,政府職能部門也逐漸轉變職能,在制度建設中運用激勵創新等方法倒逼落后企業,推動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一路穩中向好,企業也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為國家經濟增長貢獻力量。但企業經濟的發展未建立在科技創新上,如機械電子行業中部分企業在科技研發和引進投入中投入不足,核心技術的缺失是其發展受阻的主要原因。
相關期刊推薦:《電子測試》曾用刊名:微《電子測試》。雜志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主管,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類專業刊物。介紹最新電子技術和測試測量技術為主,秉承一貫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的辦刊宗旨,堅持前瞻性、技術性和實用性的編輯方針,為測試測量及自動控制業界的工程師和技術研發人員提供了全新可靠的技術與應用和行業資訊。
為使機械電子企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轉變為科技創新主體,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擴大科研經費投入。每一項新技術的研發都需要經費的支持,這就要求企業在利潤分配中加強管理,在經過準確的市場調研與財務分析后,精準把控科技創新中的資金投入,以此增加企業競爭力;②加大人才培養。在企業的技術創新中,人才是第一要素,在培育人才的過程中要以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為第一目標;③建立科學有效的科創體系。使企業與科研院所對接,通過企業的資金與設備優勢,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充分融合發展,形成一體化發展戰略。
(2)扶持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在轉型升級、科技創新中具有獨特優勢,機械電子行業的創新發展也是由眾多的中小企業組成。但現實狀況卻不容樂觀,創新體制不完善、資金技術貧乏、創新意識淡薄等問題普遍存在,這也極大阻礙了中小企業在創新與發展中的進展。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主要具有以下優勢:①沉沒成本較低。沉沒成本即為該企業在面臨轉產或者關停時所須付出的絕對成本。得益于中小企業較小的生產規模,其在不同的市場需求下更易調整生產,這就催生了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動機;②中小企業在生產中僅面向單一領域,這也使其深入掌握這一領域的深入技能,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3)保護知識產權,提高科技成果轉化
知識產權是對創作者勞動成果的價值肯定與保護,也是科技創新所使用的重要手段。雖然知識產權是無形資產,但其在為產品作出技術創新的同時也不斷提升自身價值。保護知識產權能有效規避科技成果的仿制,使企業在技術研發的過程中更具信心與動力。此外,在取得專利、高新技術等科技成果后,也要進行持續的開發生產。成果轉化率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其科技水平與技術研發的成效。
(4)加強產業融合
科技創新需要重多不同產業間的融合。經驗與實際表明,科技創新大多發生在交叉學科與科技集成,由于機械電子產業本就是機械專業與電子專業的結合,所以推進為機械電子行業科技創新,更加需要本行業與其它行業的交流。只有在多學科背景下,以各自的專業背景解決產品生產中各環節的具體問題,才能完成創新研發,提高企業的研發效能。——論文作者:錢琛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