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371819次
声明:
①本页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做参考.投稿、查稿,请移步期刊官网.
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③如果需要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了解服务明白纸.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簡介: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7年,是北京舞蹈學院主辦的目前全國唯一的以舞蹈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研究為宗旨的學術期刊,現為中國國家級刊物,并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曾用刊名:(高等)舞蹈教學與研究出版地:北京市編輯部:北京舞蹈學院學報編輯部主辦單位:北京舞蹈學院主編:王國賓出刊周期:雙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7年郵發代號:82-900國際標準刊號:1008-2018國內統一刊號:11-5139/J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81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075萬方影響因子:0.216萬方總被引頻次:352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北京舞蹈學院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北京舞蹈學院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北京舞蹈學院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論文投稿目錄:
意義的開放與經驗的現場——環境舞蹈劇場《阿O一家》述評………………………………………閆楨楨
新媒體舞劇《游園驚夢》的藝術探索………………………………………胡娜
中國古典舞初期的形式建構………………………………………田湉
舞劇的敘事——兼論“舞蹈拙于敘事”………………………………………何放舟
探究中國古典舞靜之美………………………………………王小蓮
禮與鬧:山東鼓子秧歌的結構與反結構………………………………………李卿
南方古代銅鼓舞蹈紋飾及其宗教文化………………………………………孔含鑫 吳丹妮
維吾爾族賽乃姆與烏茲別克人費爾干納舞蹈異同探析………………………………………古麗米娜·麥麥提
論新疆大型音樂舞蹈晚會中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古扎麗·肉孜
圖像與詩歌互證的胡騰舞審美意蘊………………………………………孫武軍
論楚舞歷史文化成因及其藝術特征………………………………………杜鵬
央視春晚舞蹈三十年(1983—2013)演藝形態分析………………………………………胡偉
康巴爾汗藝術成就成因探析………………………………………趙智娟
《舞蹈術語詞典》叢書出版本刊………………………………………
鞭辟入里 高屋建瓴——《舞蹈生態學》評介………………………………………楊軍
舞蹈人類學理論在閩南的學術個案實踐——讀《閩南傳統民間舞蹈文化》………………………………………鄭俊暉
論文范文參考:禮與鬧:山東鼓子秧歌的結構與反結構
鼓子秧歌是流傳于魯北平原的一種年節民俗活動,以往相關的學術研究,主要分為三類:一是依據專業舞蹈教學與創作的需要,聚焦于其中的舞蹈部分,從動作風格、審美特征等方面進行研究;二是在田野作業的基礎上,對鼓子秧歌的歷史淵源、組織方式、舞蹈場圖、表演形式等方面進行整體介紹,并形成進一步研究的基礎材料;三是將鼓子秧歌作為一種集歌、舞、樂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活動,置于全球化的語境以及原生的民間場景進行研究,挖掘其地域文化內涵,強調其中的中國本土文化精神,凸顯中國文化獨特的話語方式。本文將延續第三類研究趨勢,借助特納的“閾限”為理論視角,將鼓子秧歌放入節慶儀式的特殊場景中,進行以結構與反結構的關系為中心的意義分析。一、研究視角:閾限理論閾限理論源于法國著名學者范熱內普。他將人一生中生、老、病、死的重要時刻以及歲時年節所進行的相關儀式活動,稱為“過渡禮儀”,包括分隔—邊緣—聚合三個基本內容,分為閾限前—閾限—閾限后三個階段[1]14,并將中國傳統的春節,歸為歲末年首的“過渡禮儀”之一[1]178。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