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雙月刊)曾用刊名:淮陰師專學報,1979年創刊,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理論期刊。對我國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文學、語言以及高等師范教育等進行理論探討,為校內外優秀科研成果提供發表園地。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向與“雙百”方針,扶持新人新作,繁榮學術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時代性與科學性的統一,學術性與可讀性的統一,強調研究深度,鼓勵學術討論。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3、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18;總被引頻次:296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206;綜合影響因子:0.092
4、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榮譽:
江蘇省一級期刊
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學術期刊(光盤版)規范執行期刊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高校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第三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第二屆江蘇期刊方陣優秀期刊提名獎
第一、二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欄目設置
周恩來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學術百年、現當代學人研究、全球化問題研究、網絡與人文研究。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社介紹
一、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煉,字跡清楚,使用規范漢字。稿件以不超過9000字為宜。全文尤其是文中數據、引文、外文名詞、注釋、參考文獻項目須核校無誤。所需英文翻譯如有困難,請盡量提供專業詞匯,由本刊委托專人翻譯,翻譯費從作者稿費中扣支。
二、文稿須備磁盤文件,盡量使用方正或純文本格式,含有圖表的稿件可用WORD或WPS等格式。電子郵件投稿,請將文件以作者姓名命名,以附件發送,同時寄一份紙本稿。
三、本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其數據庫,同時加入《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字化期刊群》,本刊發表的文章均在上述媒介使用,如不同意上述媒介使用,請勿來稿。本刊支付的稿費中包括上述媒介應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費。
四、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不同意刪改者,請在來稿中說明。來稿3個月后,如未接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一般不退,請自留底稿。
五、文責自負。如發現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其它權利的行為,本刊有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六、稿件規范要求文稿應依次包括以下內容: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基金項目,第一作者簡介,正文,參考文獻,并將前5項翻譯成英文排在文末。
(一)題名應簡明、確切,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二)多位作者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作者不屬同一單位時應在姓名右上角及相應工作單位前加注序號。
(三)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全稱(具體到部門、系、所),城市名,郵政編碼。
(四)摘要是文章主要論點的客觀陳述,一般不超過250字,切忌對文章進行價值評判。
(五)關鍵詞一般為3—8個,盡量從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
(六)中圖分類號應以《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4版為依據。
(七)屬于省、部級以上立項課題的成果,請注明立項者、項目名稱及編號,并提供立項復印件。
(八)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略)、籍貫、作者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九)正文的層次標題要簡練,編號法為:一級:一、二……;二級:(一)(二)……;三級:1、2……。
(十)表格采用三線表編制,可適當加注輔助線,但不能用斜線和豎線,應有表序和表題,表序和表題置于表格上方,如有表注則置于表格下方,表內數字要對齊。插圖要標明圖序、圖題。
(十一)準確區別和使用注釋和參考文獻。注釋是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參考文獻是正文中直接或間接引用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及不符合著錄格式的文獻,不列入參考文獻,可在文中夾注或編入注釋。注釋用圈碼標注,參考文獻用方括號標注。同一參考文獻在正文中出現多處,使用同一序號,起止頁標注在文末參考文獻的相應處,并用分號隔開。
(十二)漢族作者的英文譯名應使用規范的漢語拼音。
(十三)參考文獻著錄格式按標準操作。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范例
1.讓馬克思主義更好地走進人民群眾——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幾點思考丁素,DINGSu
2.《實踐論》《矛盾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一座高峰陳世珍,陸青,CHENShi-zhen,LUQing
3.回歸生活:當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實踐路徑舒毅彪,SHUYi-biao
4.近13年來周恩來"一國兩制"思想研究述評苗體君,MIAOTi-jun
5.用周恩來精神培育青少年的世界眼光張宏喜,ZHANGHong-xi
6.試論周恩來中國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房中,FANGZhong
7.科學:真善美三位一體的統一體李醒民,LIXing-min
8.論建設生態文明的必要性小約翰·柯布,吳蘭麗
9.馬克思,無為生態與生態文明的未來邁克爾·佩羅曼,文兵
10.關于東西方生態文明計劃的提案赫爾曼·格林,張果
11.孫中山憲法思想探析韓亞光,HANYa-guang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