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詩詞月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詩詞月刊》曾用刊名:文化月刊.詩詞版;詩詞版;大型月刊(詩詞版)。
詩詞月刊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詩詞月刊職稱論文投稿題目
詩·書法 林錫彬;2
時代風采 彭振武;胡如孔;況浴沂;孔汝煌;黃一彪;賈清彬;孟慶生;戚樹友;王金相;古新堯;宣以清;朱以福;趙日新;徐景春;張建華;5-7
九州同賀 王亞平;尹賢;鄒學鋒;鄭邦利;譚龍文;文際坤;王保升;趙衍祥;張乃喜;吳卓璧;吳瑩瑩;王豐邦;王喜賦;唐冬柏;董筱岑;文會春;張開瑰;翟生祥;李芝生;張還鎖;澎湃;李雅;馬良信;黎熙澤;賀剛;李友金;李錦林;戴培章;8-11
感事抒懷 杜福貞;丁坤照;高傳杰;王家麟;申小平;梁國鈞;馬明德;郭華;孫杰;劉恩山;王道君;周戊香;戚樹友;周群;鄧杰;王定一;宋自臣;12-15
詠物寄意 李青葆;何廣會;王喜賦;張家安;杲仁華;鐘定英;黃紅梅;宋錫慧;焦為劌;鄭賢;齊周夢;劉凌云;凌華光;王顯武;林春家;馮振華;邢少山;喬志賢;葉忠良;鄭立高;盧永儒;劉敦義;王兢;黃杰平;魏裕民;朱軍;16-21
田園新曲 李建華;宋朝先;周明揚;耿運華;賀洪衛;潘澤南;肖德飛;鄺生浩;陳綿新;陳汝定;周盛春;李曉斌;林鑫;方丙照;周啟安;辛勱;張世義;22-25
人生百態 劉湘和;汪常;逸人;張新生;趙鴻旗;吳志業;高玉安;富承璘;方定華;劉啟濤;陳志歲;趙剛;溫洲;張立功;羅靜遠;張煥濃;王芳團;26-29
寄贈唱和 傅展;韓善模;楊小源;王躍農;李曉剛;李正志;陳其良;張義和;葉濟安;陸廣興;祁壽星;陳作森;佘漢武;30-32
楓林唱晚 劉長江;楊書敬;王峰;張華;鄧杰;鄒金富;蔣魯;畢天祥;鄧亞珍;李旭川;錢廣信;高繼堯;賈云程;顏敬軒;錢戰奕;梅榮其;田潤民;李暉平;吳海晶;33-36
至貴真情 毛振家;劉家興;呂永紅;王海波;周桂蓮;彭中文;張小紅;張開瑰;張國中;鄭京太;安慶海;李景安;王順義;劉志廣;呂熔;張紅偉;韓云;蘇美容;37-40
藝術縱橫 41-43
傾心余事做詩人 陳成章;44-48
詩人自選詩 傅瑜;49-50
美麗遂昌行 羅錫文;王亞平;鄭邦利;傅瑜;朱火林;梁闊;陳水根;程欣榮;馬明德;吳觀廉;段飛;倪忠奇;51-54
屐痕處處 星漢;胡迎建;韓開景;李林山;涂運橋;蔡振記;田在玉;楊學軍;王青松;王族昆;史文山;王雄君;張冬菊;55-58
散題雜詠 任昌福;李巖;陳承寶;陶淮;周慶月;遲暮;冷然;于俊學;許長新;張文斌;鄭淑鵬;尹克舜;林華;劉泉水;魏世龍;劉伯宜;陳小輝;鄭寶娟;59-62
冬至 朱彥;86
佳作賞析 湯和偉;胡成彪;周明揚;朱正朋;凌朝祥;李昌生;武立勝;霍柏松;87-88
在中華《詩詞月刊》美麗遂昌采風聯誼會上的講話 華治武;89
在中華《詩詞月刊》美麗遂昌采風聯誼會上的發言
相關論文范文閱讀:初中語文中古詩詞與德育教育
【摘要】古詩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其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加強德育教育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滲透。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