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文學期刊瀏覽:次
《金沙江文藝》(雙月刊)創刊于1980年,為國內外發行的公開刊物,30年來,堅持以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為主要內容的辦刊方針,以培養本地作者為己任,造就了一支文學創作隊伍,他們是彝族作者袁佑學、吉霍旺甲、基默熱闊、畢繼愛、李友華、楊翠芳、張學忠、張彥英;傣族作者楊志光;壯族作者高楓;苗族作者羅正昌;僳僳族白正學等。
《金沙江文藝》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金沙江文藝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知網數據庫網收錄
1、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2、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金沙江文藝欄目設置
小說、散文、詩歌、評論、特稿、校園文學、楚雄好地方、美術攝影、貫徹十八大喜看新變化等。
金沙江文藝雜志社介紹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金沙江文藝》范例
楚小喬的詩
陪伴一縷清煙
行走龍街渡
曬場上的喜樂童年
我哥是富翁
回到卡邁龍
再上曇華去找你
春天在紅河谷行走
早安,永仁
大皺褶上的家園
李艷瓊的詩
入黨是一種境界
羅婺故地抒情懷
記得來看你
憶知青生活
李如林詩文
給我個愛你的理由
走進五街彝族文博園
陌路通天
在人神共舞的地方打歌
迷人的青山湖
相關刊物知識閱讀:《藝海》為田漢戲劇獎發起期刊之一,全國藝術類核心刊物、湖南省一級刊物、田漢戲劇獎優秀期刊,湖南省唯一藝術期刊。主要欄目:劇本新作、華夏藝譚、蘭苑藝壇、黃鐘大呂、水墨丹青、傳媒論道、翩躚舞韻、護花春泥、藝術春秋、文化心旅、繽紛圖影等。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