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04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工藝美術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經過藝術化處理以后,使之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的產品。我們一般把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陳設欣賞的工藝美術。實用工藝美術是整個工藝美術的主體和基礎,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藝品類,實用價值是這類工藝品的主要價
摘要:工藝美術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經過藝術化處理以后,使之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的產品。我們一般把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陳設欣賞的工藝美術。實用工藝美術是整個工藝美術的主體和基礎,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藝品類,實用價值是這類工藝品的主要價值,審美價值是作為輔助價值存在的。這類工藝品包括經過裝飾加工的茶餐具、燈具、木器家具、繡花制品、草竹編織品等等。陳設欣賞工藝品是指那些以擺設、觀賞功能為主的工藝品,這類工藝品以審美為其首要價值,手工技藝性很強,實用價值已不明顯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銀首飾、象牙雕刻、景泰藍、漆器、壁掛、陶藝等。
關鍵詞:美術教學,藝術管理,論文刊發
中國傳統繪畫(區別于“西洋畫”)泛指在中國民族的土壤上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體系的中國民族繪畫。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它是用毛筆、墨以及中國畫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素上作畫。按表現題材,可分為人物、山水、花竹、禽鳥、畜獸、蟲魚、宮室等畫料。按表現手段和技法,可分為工筆、寫意、鉤勒、沒骨、設色、水墨等畫法。按幅面樣式,可以分為立軸、橫卷、冊頁、扇面等款式。中國畫十分重視筆墨,運用線條、墨色和輕重彩色,通過鉤皴點染,干濕濃淡并用,來表現客觀物象的形體結構,陰陽向背結合;并運用虛實疏密結合和“留白”等手法來取得巧妙的構圖效果。中國畫的空間處理也比較自由靈活,即可以用“以大觀小”法,畫重山疊嶂;也可以用“走馬看山”法,畫長江萬里。中國畫物別講示“形神兼備”“氣韻生動”,不但主張要“外師造化”,中國畫在畫面上還題寫詩文,加蓋印章,將詩文、書法、篆刻融為一體。 按世界性文化藝術進程,中國繪畫廣義地包涵傳統中國畫和現代中國畫兩大畫種,既狹義地相互獨立,也有廣義地與西方美術融合融匯,其主要表現為藝術構思和圖畫寓意的顯著不同。
美術表現教學中,一些學生經常忽視人物的素描關系,簡單的認為油畫人物寫生,注重畫面的色彩關系就行了,最終導致整個畫面素描關系的缺失,造成整個畫面素描關系不統一,本文試圖從素描結構入手,分析素描關系在美術表現教學中的重要性。
美術表現教學中的油畫肖像寫生,要求學生首先要有扎實的素描基本功,不但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動態、透視、結構基本正確,形象特征突出,而且要注意人物的動態,結構形成的造型韻律、節奏和畫面的素描關系,F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郭潤文先生,在油畫肖像創作中就很注重人物造型的處理,在他的肖像畫中,很注重畫面的結構性,講究黑白灰布局的同時,對每一塊“形”都進行仔細的推敲和整理,這里包括衣紋的走向和形體的空間延伸?陀^的細節轉換成主動地的造型表現,充分展示了形的視覺力量。然而有的同學對人物的素描結構掌握的不準確,導致畫面人物比例不準、透視錯誤、結構不準確等,畫面色彩處理得無論怎么和諧,整個人物看起來也會顯得軟弱無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沒有更好的做到形色結合。
那么我們在油畫肖像寫生中怎樣才能夠更好的掌握畫面素描關系呢?
在油畫肖像寫生中,我們在每一階段都不斷使人物造型更精確,特別是不要遷就造型的錯誤,明知有錯而湊合了事的態度是不可取的。如果在油畫肖像寫生經常犯造型不準的毛病,就不能獲得人物解剖結構的知識,就會造成不善于敏銳準確地表現人物的特征和精神狀態。這是我們在肖像寫生中要準確把握好人物的素描結構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美術表現教學中的油畫肖像寫生,還要把握好整個畫面的素描關系。新現實主義代表畫家忻東旺說:“油畫肖像寫生時,素描與色彩不能分開來理解,油畫的素描就是色彩的造型,如果說色彩依靠感覺的話,那么調好一筆顏色放在什么位置則需要對素描的理解,就必須要考慮到形體的起伏轉折和空間位置,否則就會造成‘花’、‘亂’等現象。素描和色彩同時存在于形體和空間當中,對于油畫肖像寫生來說是一個整體。只有同時看到素描和色彩,才能把握造型、把握油畫。”我們有的同學在寫生中過于注意色彩關系,而忽略畫面的素描關系,造成整個畫面‘花’、‘亂’、不統一等毛病。所以在油畫肖像寫生中,我們既要考慮畫面的色彩關系,色彩的明度對比、面積對比、冷暖對比、純度對比、色相對比。又要用色彩去強調畫面的素描關系,即素描結構和畫面的黑白灰。我國著名油畫家靳尚誼老先生在油畫肖像中比較注重畫面的素描關系,他說:“在油畫肖像寫生中,一塊顏色要好應具備三個因素:黑白、冷暖和色相。黑白就是素描關系。”所以油畫肖像寫生教學中,素描關系和色彩關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在肖像寫生中要想更好的做到這一點,在下筆之前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整體地去觀察畫面大的素描關系。
注意整體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肖像寫生作品的質量。因此,我們要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不正確的觀察方法,往往是盯住物象一點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為了看清楚那個要畫的局部,并不作全面考慮,結果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局部的細枝末節而看不到整體的情節氣勢。而肖像寫生時對物象的觀察分析,不僅是為了認識物象,更重要的是為了表現物象。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始作畫時,要根據對物象的觀察和感受,對習作的整體效果有一個設想,你的畫面大體是什么樣子,雖然完成得作品和你設想的多少有一點出入,但也不會與你想象的出入太大。就像導演拿到劇本就應該在思想中形成這部戲或這部電影的整體"視像"一樣。整體觀察整個物象是造型藝術的根本法則,也是肖像寫生中要注意的。它的實質是便于大家比較。我們能否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個地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能否考慮到整體,是我們在油畫肖像寫生中需要不斷提示和強調自己的重要方面,我們要養成自覺地進行整體觀察物象的習慣。但這并不是說只強調整體而忽視局部細節的深入刻畫。整體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并不存在純粹的"整體",整體的豐富性有賴于對局部的深入刻畫。
整體—局部—整體,作為油畫肖像寫生的整個進程大致是這樣,但在深入描繪各個局部的過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階段。要求我們在肖像寫生的每個階段都要考慮整體素描關系,并為掌握整體而調整個畫面,使每個階段停下筆來都是一張形象生動的畫。
一幅好的油畫肖像作品,不僅反映我們對色彩的深刻理解,更能體現出我們素描的基本功,素描關系不僅是取得成功而儲備的能量,同時也標志著我們對繪畫掌握的成熟程度。
參考文獻
[1]靳尚誼,丁一林.油畫.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0,5
[2] 易英.中國現代美術思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1
[3] 周長江.解讀創作.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12
[4] 潘耀昌.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8
[5] 忻東旺.細節.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8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