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0-31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去年首屆紡織非遺大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11 月 15~17 日,以構建紡織非遺發展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在北京古北水鎮舉行。本次大會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導和支持,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公室、
在去年首屆紡織非遺大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11 月 15~17 日,以“構建紡織非遺發展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在北京古北水鎮舉行。本次大會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導和支持,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公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聞中心、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中紡聯駐潮州傳統工藝工作站協辦,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國家紡行業協會、中國印染行業協會、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支持。各級領導、行業專家,來自全國各地行業協會、企業家代表、設計師、高等院校、產業集群、非遺傳承人、推廣大使、新聞媒體共 300 余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新使命 新目標 新觀念 新路徑
圍繞會議主題,就新時代紡織非遺傳承與發展事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從新使命、新目標、新觀念以及新路徑四個方面談到,新使命包括弘揚傳統文化,融合傳統與現代,建設文化強國 ;挖掘本土品牌獨特價值,轉換規模與內涵,建設紡織強國 ;加強文明交流互鑒,鏈接民族與世界,推進國家戰略。新目標,體現在促進傳統工藝與現代生產生活融合發展;促進非遺資源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 ;促進非遺產品滿足高品質“文化消費”需求 ;促進非遺傳承人群提升能力建設水平;促進非遺精準扶貧、增加就業與鄉村旅游。新觀念,體現在共同利益觀、社會責任觀、文化生態觀等方面。而新路徑,則要打造高質量 IP、鞏固基礎研究、堅持創新實踐、運用現代科技、加快市場開發、改革職業教育、創建標準體系、增進國際交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提到,“構建紡織非遺發展命運共同體”這樣一個主題,一方面是體現我們紡織行業進一步推動黨和國家提出的“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戰略部署,來表明我們的政治站位。與此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樣一個主題,來探討、摸索、研究行業協會如何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創新和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副司長王晨陽強調,中紡聯積極響應《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通過建立潮州傳統工藝工作站、舉辦中國紡織非遺大會及系列品牌活動、參與“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錦繡中華非遺服飾展演、深入開展調研與合作等多項具體工作,切實有效地推動紡織行業傳統文化和技藝的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創意設計、成果展示、市場開發、跨界合作以及國際交流,由中紡聯這一有影響力、有號召力的行業組織發起的一系列活動 , 對推進紡織行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
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愛慶談到,首創集團作為北京市屬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愿意在文化產業發展、非遺保護與傳承方面承擔國企的社會責任,關注紡織非遺的生產性保護,增強紡織類非遺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當前,首創集團正在逐步打造一個全國性、復合型的非遺創新發展平臺,并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與中紡聯構建紡織非遺創新發展命運共同體,積極推進與社會各界在非遺領域的合作與創新,充分發揮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資源優勢,為紡織非遺賦能。
從理論到實踐 紡織各界攜手共進
在主題演講中,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以 “絲綢之路文化交流與紡織非遺發展”為主題談到,中國絲綢博物館是從古到今、從中到外、從物質到非物質、從傳統到時尚的博物館。希望通過絲綢這個材質,通過絲綢這個物品,通過這么一種技藝,來傳承中國的文化。
中央民族干部學院民族干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劉寶明針對“少數民族地區非遺保護與傳承創新模式”談到公司 + 基地 + 繡娘的模式,公司是核心,公司的一頭連著繡娘,一頭連著市場,公司把繡娘和市場有機聯系起來。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樂成以 “紡織非遺與當代設計”為主題談到,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中,無論是剪紙或者是石刻,還有我們熟悉的刺繡和印染,對于每一個手藝人都體現了內心中的訴求,藝術的創新會帶來一種時代的需求和滿足。
依文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夏華以企業經驗為例,以“中國智慧與創新之路”為題,談到紡織非遺助推精準扶貧。她從創造增量到激活純量,從品牌營銷到內容創造,談到用現代的商業、用新零售呈現中國的手藝人,從新零售到“心”零售,即有溫度、有態度的“心”零售。并以“讓都市讀懂大山,讓未來讀懂過去,讓世界讀懂中國”三句話,總結依文致力于傳統傳承與創新的鮮活十五年。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國際合作辦公室主任張蕾談到國際女性文化交流與民生發展,她說非遺的傳承與發展,女性發揮著非常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孫冬寧談到,恭王府博物館這幾年來形成了 12 字的工作特色 :“以研帶展、以展促研、四展三研”,以學術研究為中心帶動各項展覽工作為特色、以各項展覽促進學術研究的發展,四展三研指展覽工作中把靜態展覽、動態展示、活態展出以及引起消費者購買需求的現場展銷結合在一起。
之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主任張家洲主持了以“非遺+現代生活”、 “非遺+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分論壇。
融合社會資源 為非遺傳承形成合力
本次紡織非遺大會融合行業及社會資源,發揮各領域優勢,在“構建紡織非遺發展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引領下,共同致力于推進紡織非遺的活態傳承與創新,提升中國紡織工業文化軟實力與文化創造力,增強文化自信,弘揚工匠精神,為文化強國建設、為紡織強國建設做出不懈努力。
會上首次發布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 (2017/2018)》,報告分為序言、政策法規、重要講話、基本概況、發展機遇、基本原則、戰略路徑、典型事跡八個部分;會上,中紡聯非遺辦與北京首創乾元傳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雪蓮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省玉溪市婦女聯合會、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等企業和機構簽定紡織非遺合作與發展合作協議;會后舉行的創意產品限時“閃售” 體驗場面火爆。16 日晚還將舉行紡織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座談會,來自各界的參與嘉賓將共同探討、交流。
推薦閱讀:山東紡織專業評高工投稿論文刊物有哪些
山東地區紡織專業的從業人員在評定高級工程師時需要發表論文的,但是哪些刊物可以接收紡織方向的論文,或者他們在評高工時投稿論文刊物有哪些?其實紡織類的刊物還是很多的,但是山東紡織人員在評高工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期刊,識別刊物的真假。針對這個問題,小編給大家匯總了一部分期刊,如果想了解可以直接與期刊天空在線編輯聯系。
此外,在大會前夕的開幕儀式上,舉行了“首創杯”2018 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揭曉儀式,進行了“首創杯”第二屆中國紡織非遺大會指定文創紀念品設計作品發布,并由香黛宮上演了美侖美奐的“錦繡中華·古風今韻”第二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開幕秀,北京香黛宮品牌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龔航宇也因此榮獲了本屆大會組委會頒發的“第二屆中國紡織非遺大會特殊貢獻獎”。會議期間,“古韻今風”紡織非遺創意展也在古北水鎮永順染坊熱烈舉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