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探析

發布時間:2019-07-27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良好家風建設,是領導干部呼喚新擔當,展現新作為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要求。目前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存在從嚴培育家風意識不強、縱容親屬收受他人財物、違背家庭倫理道德、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諸多問題,已成為

  摘要: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良好家風建設,是領導干部呼喚新擔當,展現新作為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要求。目前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存在從嚴培育家風意識不強、縱容親屬收受他人財物、違背家庭倫理道德、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諸多問題,已成為新時代急需破解的重大課題。

  新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首次將領導干部不注重家風建設作為紀律處分的重要內容,新時代對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領導干部提高認識站位,踐行優良家風;強化理論武裝,夯實理想信念根基;強化表率作用,積極引領社會風氣;強化監督制約,發揮黨內法規的治本作用。

  關鍵詞: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從嚴治黨;傳統文化;社會風氣;價值追求

長白學刊

  一、家風建設的實質與傳承發展

  有道是:家風好,社會正。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為一種無言的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家風淳樸,就能家道興旺,社會文明,家風差則會貽害社會。良好家風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優秀品質的統一,領導干部良好家風建設,需要從優秀傳統中汲取思想精華和道德營養。

  (一)家風體現家庭成員的價值追求

  家風,是一個家庭世代流傳下來的,讓家庭成員所普遍接受和遵守的風格、風尚和風氣,并通過其統一的道德傳統、行為習慣和生活習俗來反映出家庭成員內在的精神氣息和道德品質,是使得家庭成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較為穩定的價值遵循,起著“化導”①的教育引導作用。

  家風作為一種無言的教育,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家庭成員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反映了家庭成員到底追求什么、向往什么、渴望什么,并期望在未來的歲月當中實現什么,是家庭成員價值追求的集中體現。

  家風也是一種情懷、是道德的積淀、是堅定不移的信仰、是實現家庭成員價值追求的奠基石,給予家庭成員以精神支撐,引導家庭成員樹立健全人格,“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無論是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人們通常根據一個人的行為習慣、言行舉止來判斷其出自一個什么樣的家庭、判斷其“家教”如何。

  重視對家庭成員的家風教育,讓成員運用家國同構、勤儉持家、誠實守信、關愛世人等價值理念來實現價值追求,希望一代一代家庭成員能夠傳承深厚家風,將家族發揚光大,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強,是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受到多數家庭所推崇的觀念。

  (二)家風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家風文化,數量較多、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歷來注重良好家風建設,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就是“修身、齊家、治國而后平天下”。家風的首要功能便是“齊家”,重視對家庭的規范治理;從身、家、國再到天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境界,強調了家庭建設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顏氏家訓》提倡“修身齊家,為學治世”,重視齊家善鄰和修身成德;司馬光《溫公家范》要求“賢者居世,以德自顯”,強調道德修身和德性養成;北宋包拯設定家規“后世子孫仕官有犯臟濫者,不得放歸本家”,推崇為官之德和常行之德;曾國藩《曾文正公家書》教導后世“應以‘勤’字報君恩,以‘愛民’二字報雙親”[1],尊崇孝悌愛民,等等。

  這些優秀傳統家風主要以家訓家書、家規家戒和言傳身教為主要形式,以立世做人、修身處世、道德規范為主要內容,其誡勉對象早已不僅僅是針對自家后世,而是“以遺天下之人”,用以誡勉全社會之人,構成了中華傳統文明的精神內核。中國傳統家風文化中的“慎獨”“家國同構”等思想為領導干部良好家風建設注入了重要價值取向。

  作為中國重要傳統文化思想的“慎獨”思想是個人修養的較高層次,是良好家風建設的基礎。古人所說的“慎獨者,慎其閑居之所為”就是要求人們能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做有違道德之事。“慎獨”所提倡的自律意識是個人遵守道德規范和做人原則的準繩,是檢驗一個人自覺性、自制力和意志力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領導干部立身、為政、用權的基礎性道德功課。

  傳統的“家國同構”思想強調家庭、國家二者之間的內在統一性,是細胞與肌體的關系,重視家庭組織在社會組織中的地位。按照這種觀念,“治家”首要的是加強個人自身修養,用提升個人修養來達到家庭建設的井然有序;這種建設除了經濟上的建設之外,更強調的是家庭內部的文化建設,即家風,然后才能上升到國家層面的治理,家庭建設和國家治理之間緊密結合。由此可見,治家是治國的起點,家庭建設是國家實現健康穩固發展的根基,家風正,家才能穩固,社會才能和諧,國家才能興旺發達。

  (三)中國共產黨人對優良家風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值得領導干部深入學習。他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家風文化,由此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紅色家風,用以誡勉親屬和身邊人。

  董必武保持了“樸誠相傳”,克勤克儉的家庭生活作風,與身邊人約法三章,訂立嚴肅家規,率先垂范,樹立嚴明家教;毛澤東為自己訂立了“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的三原則;周恩來定下不許請客送禮,不許動用公車,生活要艱苦樸素,不要炫耀自己,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十條家規;習仲勛“胸有家國、品自高潔”的家風影響了習近平同志的一生;胡耀邦對自己及家人分外嚴格,他說“共產黨是給人民辦事的,不是給一家一族辦事的”;焦裕祿對家人要求異常嚴格,“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構成了焦裕祿的家風。

  老一輩共產黨人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用實際行動傳承和發揚了為國為民、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嚴以律己、不搞特殊的良好家風,凝聚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這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擔當與時代使命,“以人民為中心”是共產黨人永恒的價值追求。

  中國共產黨人對優良家風的傳承與發展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理念,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實現價值追求的重要推動力。紅色家風的內核是愛黨愛國、忠于理想的家國情懷,其基石是嚴守紀律、忠貞不渝的政治品格,其精髓是律己修身、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其延續是從嚴治家、勵志傳承的歷史責任。

  這些優良家風為實現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家風是黨風、政風的晴雨表,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家風,將一系列清廉、愛民、立德、治國、戒貪等優秀的價值理念融入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當中,融入領導干部為官從政的實踐當中,并不斷發揚光大,用優良家風推動黨風政風的風清氣正,用優良家風推動社會風氣的好轉。

  二、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審視

  優良家風是領導干部為官從政的重要保障,也是一個領導干部忠于職守、廉潔從政的支撐性力量。從歷史的經驗看,家風是推動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積極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人優秀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依然尤為重要。目前領導干部家風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我們仔細審視,深入剖析。

  (一)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重要性突顯

  領導干部的地位作用具有特殊性,因為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領導干部又是執政黨當中最重要的部分,時刻代表著黨同人民群眾產生聯系,其在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組織、協調和引領作用,在人民群眾當中更是發揮著表率作用。領導干部身份地位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家風建設絕非小事,更不是私事。

  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情況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大,家風建設得好,對人民群眾起到正面的引領作用,是一種好的集合,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帶領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家風出現問題,那么就是一種壞的擴散,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領導干部家風問題已成為執政黨急需破解的重大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懲治腐敗。從這些腐敗問題可以看到,部分領導干部在市場經濟面前生活腐化、貪圖享受,喪失理想信念、思想滑坡,黨性缺失、作風敗壞、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等問題突出,這些問題所滋生的腐敗案件中,搞權色交易,縱容默許親屬利用領導職權謀取私利,親屬存在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經營活動等所占比重較大,這些與領導干部對其家人管教不嚴、家風敗壞有密切關系。從這些反面教訓來看,領導干部良好家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是執政黨建設當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二)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領導干部及親屬難做到謹言慎行。中國優秀家風文化對“謹言慎行”極為重視,認為一個人只有時刻注意行為方式、言行舉止保持嚴謹,才能盡量做到不犯錯誤乃至有所作為。但目前有部分領導干部及其親屬卻很難做到謹言慎行,因為干部本人及親屬“禍從口出”被拉下馬的案例比比皆是。尤其是在當今網絡異常發達的時代,黨員干部及親屬不注重自己的身份,毫不顧及黨的形象,在公共場合以及社交平臺上口無遮攔,說話不注意分寸,想說什么說什么,想怎么說怎么說。

  這些話經過一些人的刻意渲染,再加上部分人的妄加猜測,被包裝成所謂的“內部消息”而在網上大肆傳播,甚至變成某些敵對勢力刻意抹黑黨和國家的“談資”。“封妻蔭子”的舊思想根深蒂固。封妻蔭子是指在封建帝王時代,家中一人做官有功績之后,使其妻子得到封贈,子孫后代世襲官爵,頗有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意。

  近年來,這些腐朽沒落的封建舊思想非但沒有滅絕,反而死灰復燃,在領導干部之中有所抬頭。一些領導干部在為身后人留下什么的問題上并沒有看得很明白,他們認為留下的應該是錢財物質利益,應該是權力。諸如劉鐵男的“老子辦事,兒子收錢”;蘇榮的父子上陣,全家串通;葉樹養上任之初便立下“2000萬給兒子、2000萬給女兒”的貪腐目標[3]等,這些領導干部在位不僅瘋狂地為自己“計”,而且為所欲為地為親屬“謀”。

  領導干部管不好身邊人,被“二書記”“枕邊風”所操縱。部分領導干部或管不了“后院”,或覺得自己不方便出馬,縱容默許妻子、兒子等人借政策制定、人事安排等來搞權力尋租,到處收受錢財。這些領導干部的親屬及秘書,完全充當著領導干部經紀人的身份,為其權力代言,兩者之間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領導干部表面給人以清正廉潔的人設,實則設定了權力的“后院”,由妻子、兒子負責收受、轉移錢款,最終由妻兒將領導干部拉下馬。

  違背傳統家庭倫理道德,大搞“權色”“錢色”交易。領導干部家庭倫理道德好壞也是其家風好壞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紀委所通報的落馬領導干部違法違紀案件中,或多或少都與權色、錢色交易所沾邊。部分領導干部私生活較為混亂,“八小時”外的私人生活完全成為法外之地,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更有甚者權色、錢色交易二者皆有,成為“雙色”老虎。

  (三)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理想信念動搖,忽視黨性修養,道德品行不高。習近平同志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4]。習近平同志的這段論述高度概括了共產黨人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義。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現實生活中我們的領導干部家風存在這些問題,說到底其實就是作為一個共產黨人不注重理想信念的學習,動搖了理想信念,淡忘了黨的初心,在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下迷失了方向,進而導致黨性不純、生活腐化、經濟貪婪、道德墮落。

  家教不嚴,輕教妻、教子,輕家風意識教育,忽視了對良好家風的傳承。十八大以來查出的“家族式窩案”多與領導干部忽視對妻兒的教育,家教、家規不嚴有關。領導干部由于忙于公務和應酬,對家庭成員缺乏應有的陪伴和管教,自認為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就足夠了,往往在相當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妻兒的德行教育,忽視了對良好家風的傳承,不了解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他們犯了一些錯誤也不進行批評教育,而是帶著對家人的虧欠感,甚至是補償思維對其聽之任之,放任自流,盡量滿足,最終導致其宗旨意識淡薄,由一人當官變成家族式腐敗窩案。特權思想意識根深蒂固。

  領導干部家風出現諸多問題,離不開其自身特權思想和特權意識的作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對外開放力度逐步擴大,同國際接軌越來越強,部分領導干部受到外界多種因素的影響,經不住考驗、抵不住誘惑,將權力當成了牟取私利的工具,丟失了作為人民公仆應有的本色與初心,缺乏對權力的正確認識,樹立的是一種扭曲的權力觀,長此以往便滋生不正之風和腐敗。黨組織輕視了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

  領導干部家風出現問題,究其深層次原因還是沒有將規章制度落在實處,有關部門執紀不嚴、監管不力,黨的組織對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重視不夠。長期以來,家庭作為一個較為隱私的領域,對其監管往往較為困難,也難以引起黨組織的高度重視,而領導干部違法亂紀也恰恰是在“八小時”工作時間之外這個相對隱蔽的時段,因此由于制度的缺失、監督的失效、重視不夠等多層次原因,導致領導干部家風出現更加嚴重的問題。

  三、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思路舉措

  領導干部培育良好家風是新時代呼喚新擔當、展現新作為的現實需要。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黨在新時代的新目標、新任務,提出了一系列實現目標任務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戰略,為社會主義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為此,需要廣大領導干部用新擔當、新作為的態度來干實事、謀實效,以良好家風作為領導干部新擔當、新作為的重要抓手,為全國人民創造新業績、書寫新時代的新輝煌。

  [參考文獻]

  [1]王磊,孫亞男.中華友善家風的傳統文化意蘊及當代價值[J].長白學刊,2018(02):152-156.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2017-10-27.

  [3]元亨利.好家風帶來好政風[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8:3.

  [4]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R].2012-11-17.

  政工師評職知識:《長白學刊》(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中共吉林省委黨校主辦,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社會科學理論學術期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