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04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民宿經濟是鄉村旅游的一種新業態,探究其發展經驗,對推動本溪市鄉村旅游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文章在民宿經濟內涵闡述基礎上,梳理了本溪市發展民宿經濟的現實基礎,提出本溪市民宿經濟與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對策。 關鍵詞:民宿經濟
摘要:民宿經濟是鄉村旅游的一種新業態,探究其發展經驗,對推動本溪市鄉村旅游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文章在民宿經濟內涵闡述基礎上,梳理了本溪市發展民宿經濟的現實基礎,提出本溪市民宿經濟與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對策。
關鍵詞:民宿經濟,現實基礎,對策
一、引言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鄉村旅游迎來了發展規模大、投資大、影響大的大發展時代。
此時,民宿經濟作為鄉村旅游的新業態異軍突起,通過對生態資源優勢的不斷開拓與挖掘,以其特殊的資源以及文化優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和推崇。本溪市認真貫徹中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
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創建單位;“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央電視臺《江山多嬌》、《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特別關注》等欄目密集播出本溪大石湖、關門山的楓葉美景,新華網、人民網等國家主流媒體深入報道,這都為提升本溪旅游品質、擴大在國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產生了積極作用。當前,立足本溪民宿經濟的現實基礎,搜集整理我國民宿發展現狀,借鑒分析成功經驗發展大生態、大旅游產業,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機遇,推動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構建新型旅游發展格局,對于把本溪建設成為具有區域和國際影響力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國際健康養生城市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二、民宿經濟的內涵
探究民宿一詞,其屬于舶來品,源于日本的[民宿]みんしゅく(音minxiuku)。民宿的定義目前還沒有權威而準確的概念。臺灣在2001年出臺的《民宿管理辦法》界定“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閑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在國內廣泛被認可采用。
民宿經濟,就是在民宿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衍生而來的一系列旅游業態帶來的相關產業發展和收入增加的新型經營模式,是一種逐步規;⒑侠砘l展的旅游業新業態、新動力。從經濟角度來看,民宿產業是符合市場需求的旅游產品,也是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轉變的重要助力;從社會角度來看,民宿產業是以自然生態環境為依托的創意生活產業,也是促進農村社會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轉變的全新路徑;從文化角度來看,民宿產業是對農村生產生活實踐活動的再現和體驗,也是推動現代城市文明向農村延伸的重要紐帶。
三、本溪市民宿經濟發展的現實基礎
(一)景觀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
本溪市是遼寧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地和遼東天然次生林區,是遼寧省重要水源地,有豐富的“山、水、林、洞、泉”自然景觀,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譽。其中,具有世界文化遺產五女山山城和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本溪水洞,有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關門山,有東北道教發祥地鐵剎山。同時,本溪市也是一個具有文化、體育特色的城市,有田連元、馮大中等藝術家,有紅色景點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有CBA籃球遼寧主場球館。在本溪市發展民宿產業,既能充分開發利用當地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等資源,促進鄉村旅游轉型升級,又能讓游客身臨其境地觀賞優美的原生態美景,體驗傳統的農業生產實踐,感受濃厚的文化底蘊。
(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可進入性增強
本溪市位于遼寧省東南部,北與沈陽市、撫順市相連,西與遼陽市、鞍山市相接,南鄰丹東市,東鄰吉林省通化市,地理位置優越。距離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只有0.5小時車程,同時,304國道、沈本產業大道、沈丹高速和高鐵穿境而過,本桓公路、柞本公路、沈本線、丹霍線、沈環線、撫丹線、鐵長線、鶴大線等公路通達,丹通、桓永、東北東部鐵路通灌段“兩高一鐵”通車,以“六鐵、七高”為城市主骨架,“一橫、七縱、三環”為經絡血脈的交通網絡體系逐步構建,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同時,本溪市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農村富余的大量閑置房屋,也為發展民宿經濟,開發鄉村旅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戰略目標明確,基礎設施完善
隨著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提出把東北建成世界知名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本溪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發展計劃加快城市轉型,明確提出要以打造鋼鐵深加工、生物醫藥和休閑旅游三大產業為發展方向,在調結構中實現新發展。相繼出臺了《本溪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旅游業改革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本溪市加快推進“中國楓葉之都”建設行動綱要》等重要文件,圍繞特色產業和新城新市鎮發展,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丹阜高速桃仙至小堡段路燈安裝;千金嶺隧道及引線工程、威龍路改擴建工程、桓龍湖環湖公路以及水洞溫泉旅游度假村“五橋一路”等工程順利竣工等等。再加上供電、移動通訊網絡基礎設設建設的大幅度提升,為發展民宿經濟,開發鄉村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撐。
四、本溪市民宿經濟與鄉村旅游資源
開發利用的對策與建議鑒于當前民宿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把握本溪市鄉村旅游的先發優勢,現就如何進一步借力民宿經濟促進本溪大生態、大旅游產業創新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注重頂層設計,把控發展節奏
進一步明確大生態、大旅游產業發展方向,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將民宿經濟納入全市旅游總體規劃,做出全面細致、具有操作性的民宿產業規劃設計方案。本溪市委、市政府可以加強與高等院校和創意策劃公司的合作,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組建民宿建設專家指導團,為鄉村民宿建設進行差異化的主題定位,避免同質化的重復開發,實現錯位發展。在建設過程中要穩步推進,將民宿經濟的發展切實控制在環保容量之內,同時推動民宿布局從零星分散向精品項目連線成片轉變,做精、做特、做強,形成規模,打造適應不同層次需求的鄉村民宿,以保證民宿經濟的發展符合本溪市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生產方式。
(二)出臺扶持政策,強化服務引導
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研究新常態下本溪鄉村旅游的發展趨勢,加緊著手編制出臺《本溪市鄉村旅游發展戰略規劃》、《本溪市關于加快民宿經濟發展的實施辦法》、《本溪市精品民宿等級的劃分與評定》等制度文件,做好政策指導、資金扶持和規范工作。加快落實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聯合發布的《關于支持旅游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積極保障旅游用地供應。支持利用荒山、荒坡、荒灘、荒島和廢棄礦區、文化設施等存量房產及土地資源開發旅游項目。規范民宿發展管理及其審批制度,消防、工商、衛生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加強服務與監管,推行一站式審批服務。
(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配套功能
本溪市委、市政府要繼續加大交通、供水、消防和排污除塵等基礎設施和配套項目建設,要整體提升旅游景區容量和旅游質量,進一步吸引旅游人群和拉動旅游經濟發展。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出臺優惠政策,吸納社會資本,完善當地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在太子河、湯河、渾江、細河沿岸,老母嶺,本桓公路景觀帶和鄉村公路重要地段修建停車場和木棧道等服務設施。
對景區景點已有公共停車場地、公共衛生間等基礎設施進行擴容和升級改造。在鄉村旅游發展區域的縣、鄉、村鎮交通沿線設置旅游標志牌。加強民宿所在區域的人文環境建設,保護并深入挖掘歷史文化遺產,充分尋找展示地域特色文化、民俗文化的載體,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并提升當地居民的人文素養。
(四)搭建推介平臺,整合營銷宣傳
制作全面的旅游地圖、詳實的旅游手冊和細致的精品線路指南,提供準確無誤、信息完整、唯美悅目的營銷基礎材料,夯實營銷推廣基礎。線上線下結合,建立一體化網絡營銷體系,提升鄉村旅游宣傳效果。整合傳統和新興媒體,創新打造“本溪鄉村旅游直通車”市級鄉村旅游營銷平臺,開展鄉村旅游整體形象宣傳推介。
打破景區景點限制,轉變門票經濟,采用淡旺季時間門票套用等措施,推動大旅游的發展。加強政校企等合作,鼓勵帶薪休假,發放免費體驗券、優惠券,進行精準營銷。開發水洞、關門山、老邊溝、洋湖溝、大石湖、大冰溝等鄉村精品旅游線路網;創新共贏機制,與旅行社合作,“引客入溪”,有效拓展客源市場。在火車站、客運站點增加鄉村旅游廣告投放,提升民宿板塊。與旅游OTA等“互聯網+”平臺同步,便捷民宿查詢和網上支付。
參考文獻:
[1]李思麗.多姿多彩的臺灣民宿[J].福建建筑,2014(01).
[2]費建琴,張建國.德清西部山區發展民宿經濟的若干思考[J].浙江農業科學,2016(07)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