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的實施

發布時間:2017-08-28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藝術教育論文發表了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的實施,繪本最初起源于日本,繪本追求的是圖和文的互相配合統一,這對幼兒藝術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是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的最佳媒介,論文淺談了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的實施策略。

  這篇藝術教育論文發表了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的實施,繪本最初起源于日本,繪本追求的是圖和文的互相配合統一,這對幼兒藝術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是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的最佳媒介,論文淺談了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的實施策略。

井岡山大學學報

  關鍵詞:藝術教育論文,;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實施策略

  繪本(Picture Book),一詞最早起源于日本,是指通過文字和圖畫共同傳達故事信息,有別于其他語言或視覺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節律,獨特的組織結構和敘述技巧。其中圖畫是其最主要的表達媒介,敘事性是其本質特征。繪本追求的是圖和文的相互配合與統一,圖與文對應、契合、互為表里,圖文相互補充, 圖斷則文續, 文斷則圖續,丟掉任一方故事則難以延續。通過圖與文的組合與調配,讓繪本成為語言藝術和視覺藝術的合體。所以,構成繪本的基本要素是圖和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規定,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激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繪本作為兒童藝術的完美呈現,對幼兒藝術教育有獨特的價值。但是作為新興事物,雖然幼教工作者已認識到其蘊含的價值,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當中卻還處于摸索當中,難以駕輕就熟。因此筆者試圖從以下四方面對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藝術教學做初步的分析,以期對實踐工作者有所啟發。

  第一,繪本選擇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要求是基礎。大中小班幼兒審美心理發展程度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所選的教學用繪本也應不同。

  1.針對小班幼兒所選的繪本,在圖畫上應色彩鮮艷,線條清楚。內容上文字少甚至無字,情節簡單重復性強。如秋山匡所繪《雞蛋哥哥》、宮西達也所繪《好餓的小蛇》則適合小班教學。

  2.針對中班幼兒所選的繪本,在圖畫上色彩、線條可以更飽滿。內容上情節清晰且有變化但不過于曲折,賦予想象力感染力。如日本五味太郎的《鱷魚怕怕牙醫怕怕》故事以相同的場景和相同的語句描繪了鱷魚怕牙醫和牙醫怕鱷魚的截然不同的心理,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同一句話出自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場景會有不同的意義。

  3.針對大班幼兒所選的繪本,在圖畫上,要在中班基礎上線條、色彩和構圖更豐富,體現人物性格,渲染情節氣氛。內容上情節應跌宕起伏,人物心理賦予變化,語言細膩幽默,也可蘊含深刻主題。如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don Alan Silverstein)的《愛心樹》、《失落的一角》可用于大班教學。

  第二,根據課程的需要選擇適宜的繪本是保障。首先,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主要分為美術和音樂兩大領域。美術主要包括美術欣賞、繪畫和手工活動。音樂主要包括音樂欣賞、歌唱和韻律活動。我們要根據課程需要,努力發現適合于各種藝術教學活動的繪本并充分挖掘其中的藝術元素。比如杰茲·阿波羅(Jez Aiborough)所繪著的《抱抱》,講述了一只名叫Bobo的小猴子找媽媽想要抱抱的過程中,碰到好多幫助它的小動物。

  可以用于小班的打擊樂教學,讓幼兒用樂器模仿繪本里各種動物的聲音,使幼兒初步感知各種樂器的音色,并對音樂的回旋曲式有一定的了解。其次,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藝術教育首先是要有豐富的繪本儲備,所以幼兒園可以建立“繪本閱讀室”使幼兒都可以親眼閱讀到原汁原味的經典繪本。再次,購買大版繪本書。目前幼兒園的繪本教學大多采用PPT方式進行,但是從藝術教學尤其是美術教學角度來看,由于設備質量的原因,PPT的呈現方式可能會改變繪本原有的色彩、構圖等效果,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購買大版繪本書,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使每個幼兒可以看到紙質的繪本原貌。

  第三,幼兒園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和繪本教學能力是核心。首先,幼兒園教師需要有扎實的藝術素養并要了解幼兒審美心理發展特點,這樣才會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其次,教師平常就要搜集和閱讀大量的繪本,根據繪本的特點進行藝術歸類,形成自己的資源庫,用時“拿來”即可。再次,幼兒園要組建相關專題的研究團隊進行專業設計,派遣老師到先進地區學習,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優秀課例展示等活動,使老師可以相互學習,提高繪本教學能力。最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積極與幼兒互動,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第四,家長是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的堅強后盾。首先,組織家長培訓,使家長充分認識到繪本的藝術表達和價值。比如,有些經典繪本會使用“留白”的技法,像美國畫家約翰·勛伯赫的作品《月下看貓頭鷹》,使用中國水墨畫的手法呈現了一個父女倆雪夜看貓頭鷹的故事。他使用超出二分之一畫面的留白,非常形象地表現出森林里厚厚的積雪,仔細聽,仿佛都能聽到父女倆采在雪地上“沙沙”的聲響。如果家長不懂這種藝術表現手法的話,會覺得此繪本在浪費紙張。所以使家長明白繪本的藝術表現手法,不僅可以使其接受繪本這一新型兒童讀物,而且還能更好地指導幼兒閱讀。其次,家長可以為幼兒園中的集體教學活動提供一些支持。如在進行繪本《落葉跳舞》運用的繪畫教學活動中,有在植物研究所工作的家長帶了各種科目,顏色和形狀的樹葉,促使教學活動更加的豐滿。

  幼兒期是幼兒審美、想象和創造等能力發展的關鍵期,而繪本集藝術和童趣于一身,使得繪本成為幼兒園藝術課程的最佳媒介。將繪本應用于幼兒園藝術教學活動中,可以使呆板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也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更好地培養幼兒審美素養和藝術想象創造能力。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康長運.圖畫故事書與學前兒童的發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推薦閱讀:《井岡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江西省教育廳主管,由井岡山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