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22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281次
摘 要: 這篇藝術類職稱論文主要探討在城市景觀建設發展研究當中公共藝術的作用,公共藝術的組成內容多種多樣,在展現藝術形式的同時還有一定的社會功能性,論文探討了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這篇藝術類職稱論文主要探討在城市景觀建設發展研究當中公共藝術的作用,公共藝術的組成內容多種多樣,在展現藝術形式的同時還有一定的社會功能性,論文探討了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摘要: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建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承擔著重要的功能與任務,能夠起到指示作用,可以美化環境,還能對公眾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等。該文首先闡釋公共藝術與城市景觀建設的概念及其發展歷史,分析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礎上,探究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的發展措施。
關鍵詞:藝術類職稱論文,公共藝術,城市景觀,景觀文化,建設發展
一、公共藝術與城市景觀概述
公共藝術比較特殊,是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并且具備一定的特殊意義。從總體上說,公共藝術指的是人們生活環境中的藝術的綜合體,或者說是由園林、雕塑、景墻、座椅、壁畫、建筑、噴泉、照明以及音響等眾多方面綜合而成的藝術組合形式。這些藝術綜合體要和城市的總體規劃、交通現狀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相互協調,形成整體和諧統一的構成關系。公共藝術被大家熟識,是城市景觀中起裝飾作用的畫龍點睛之筆。除了美化、裝飾作用以外,公共藝術還是大型紀念性藝術或者主題性強的藝術表現形式。城市景觀建設的主要目的是設計出一些能夠滿足人們物質文明需求與精神文明需求的空間,能夠容納人們的群體活動,與生態環境、人文、歷史、地形地貌等都能產生密切聯系的一種空間。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分析,城市景觀建設是圍繞公共藝術的一種創造。通過分析不難得出,城市景觀環境在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公共藝術的發展。古代的洞穴繪畫可能是最早的公共藝術。古希臘、古羅馬將公共藝術帶入西方的文明世界。羅馬帝國時代,城市幾條交通要道的岔路口或廣場上聳立的方尖碑和凱旋門,既是統治者權力的象征,也成為城市規模與方向的指認系統。中世紀時,因宗教力量產生的大量以宗教紀念性為主的公共藝術,激發了人們對宗教的熱愛和親切的情感。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雕塑從建筑中獨立出來,轉而成為宮廷藝術并受到推崇。從20世紀起,現代藝術運動興起并且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藝術家逐漸拋棄了傳統形式,相應出現了追求自我內在的表現與一些非傳統形式的思想意識,在藝術思想方面有所改變。在這場現代藝術運動中,建筑設計師開始探索新的建筑材料,運用新的設計思維,推敲新的設計技巧。在結構設計上,除了思考功能上的需求,還考慮比例和節奏是否完美。這種現代運動衍生的藝術形式還在探究期時,后現代主義又出現了。設計師力求通過奇思妙想,運用有趣的裝飾元素體現歷史題材的主題設計。各種各樣的藝術運動帶來各種藝術思想,在設計工作中通過摸索誕生了一批不同形式的建筑。但是,經過理性的計算與精確測量后可以發現,這些建筑很多在使用過程中并不符合人體工程學,人們在使用過程中并不是很舒適。20世紀60年代,美國出現了社會政治改革思潮,人們開始對之前的現代運動進行反思。許多藝術家嘗試在藝術作品中融入社會現狀、歷史人文、生態環境、社會民生等,在設計中表現人類與自然生態的關系。通過不斷的嘗試,公共藝術在20世紀80年代有了初步成型的界定:公共藝術是一種藝術,不僅是公共場所,還具有一些社會功能的性質。
二、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地位
1.城市景觀建設中的公共藝術城市景觀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是將社會生活與自然生態結合的環境。公共藝術作品在城市景觀中不僅僅是室外展示,而且能夠在室外環境中組織空間,體現各種文化內涵。在城市社會生活中,城市景觀公共藝術除了能夠滿足廣大居民視覺與精神方面的審美需求外,也能積極傳播城市的文化理念等。研究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不難發現,許多公共藝術作品已成為城市的地標性景觀,蘊含著整個城市的歷史文化,能夠體現當地人的精神風貌。如,丹麥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魚雕像流露出寧靜優雅的氣質,青島鋼制城市雕塑《五月的風》體現出靈動奔放……這些公共藝術作品給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城市印象。2.公共藝術是城市景觀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建設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夠彰顯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而且能夠教育和引導人們愛惜城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有助于營造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景觀環境。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它作為城市的名片有助于推動城市文化和精神內涵的傳播,保持并凸顯城市的時代特色、文化品格。
三、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凸顯整個城市的文化脈絡在城市文化景觀中,公共藝術設計作品能夠彰顯整座城市的文化面貌。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作為游人心中城市印象的構成元素,能夠使游人對整座城市印象深刻。如,羅斯福紀念公園屬于大型的公共類建筑,公園在空間設計上別出心裁,新穎獨特,體現了設計師的睿智。這座公園采用當地的新英格蘭草原石材,用這種石材圍合起來的空間形式簡潔、硬朗,生動表現了羅斯福極具魄力與堅毅的品質和個性。在空間布局方面,二區部分是以羅斯福新政與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為主題,展出了很多世界名家的設計作品,如著名雕塑家喬治•西格爾與羅伯特•格羅漢姆的杰作。其中,作品《面包隊》展現的是一排等待分發面包的人群隊伍,隊伍中的人物神情暗淡,饑寒交迫,作品生動刻畫出那個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與人們的精神面貌。類似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大都與當時的社會現狀相結合,體現了特殊時期社會的真實情況,使眾多游客在此駐留。由此看來,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如果想兼具藝術裝飾品位與較高的觀賞價值,必須反映社會一定時期的真實狀況。公共藝術作品只有生活氣息濃厚并且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與地域特色,才能吸引民眾與游客停留欣賞。2.促進整個城市的和諧發展公共藝術作品——瑞秋豬,誕生于1986年8月17日,小豬肥胖可愛的形象和灑落滿地的豬蹄印深受人們喜愛。雕塑家在瑞秋豬的身上留了一小條長口,使瑞秋豬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存錢罐。派克市場基金會每年都能夠籌集到大量資金,將這些錢用于所在社區的居民醫療、超市、銀行、老年活動中心以及幼兒園等的建設與維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片地區的經濟壓力,完善了本地區的公共服務設施,促進了整個城市的和諧發展。3.提高整個城市的旅游收入城市景觀建設中的文化建設對于一個城市尤其是旅游文化城市來說至關重要,公共藝術作品能夠給城市的文化景觀注入新的力量。1995年,克里斯托夫婦投資1500萬馬克,將位于德國的議會大廈用15600米的深藍色尼龍繩和10萬平方米銀白色化纖織物包裹成壯觀的大地藝術。在為期三周的展覽中,這件藝術作品一共吸引了將近500萬的觀眾前來參觀,在展覽結束的那天,有10萬人到廣場上歡呼慶祝,柏林在此次展覽中通過游客消費而獲得的旅游收入也相當可觀。因此,公共藝術的設計一旦被重視并且良好發展起來,對于提高城市旅游的核心競爭力是非常有利的。
四、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的發展措施
在我國,公共藝術的概念出現較晚,建設也相對落后,對應的政策、制度、規范都沒有形成體系,很多公共藝術作品的藝術裝飾價值有待進一步評判,公共藝術作品的功能價值與工程建設的質量檢驗還不夠完美。此外,政府和社會各階層對于公共藝術作品的評價缺乏廣大公眾的參與�;谝陨衔覈菜囆g發展存在的問題,勢必要走中國特色的城市景觀建設道路,以促進公共藝術與城市景觀建設的和諧發展。1.運用藝術營造空間城市公共藝術是一門關于美學的藝術形式,是城市空間造型藝術、環境設計藝術和當代藝術在作品中的綜合反映。公共藝術的建設必須邀請具有相應文化和藝術背景的藝術家,在滿足藝術審美性要求的同時,使作品能夠與城市空間環境進一步融合。公共藝術并不是局限于室內的裝飾藝術,而是要與城市的室外景觀環境聯系起來,營造三維的、有意境和內涵的室外空間。綜觀世界各地的公共藝術發展,整個領域的建設有雷同化趨勢,我國在建設公共藝術時,要注意與所在城市環境的本地特色、當地文化結合起來,體現城市的歷史文化,使藝術裝飾美與城市的整體景觀環境和諧共存。2.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凸顯人文精神公共藝術是開放的、為公眾欣賞服務的、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的藝術。從眾多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中不難看出其大都以人為主,設計符合人文思想,發揚民族精神。在公共藝術作品設計過程中,相關人員既要提供寬松且自由的創意發揮空間,又要注重公共藝術作品的公眾使用特性,積極鼓勵社會公眾參與作品創作。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要具備寬廣的胸懷,注重從生活中尋找設計靈感,走近社會公眾,認真聽取公眾對設計作品的審美需求與生活功能需求,嘗試與公眾溝通,從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了解群眾的意見,真正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在城市公共空間內創造出更多反映時代進步、契合地域文脈、傳統與現代共融的空間藝術環境。
結語
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建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承擔著重要的功能與任務,可以起到指示作用,也能美化環境,通過發揮一定的教育意義起到教化公眾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城市景觀公共藝術將迎來新時代下的機遇和挑戰。相信隨著制度的完善、思想觀念的進步、技術水平的提高、公眾和藝術家的參與支持,公共藝術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的發展前景將會越來越廣闊。
參考文獻:
[1]朱軍.公共藝術與城市景觀建設.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4).
[2]鄧承金,陳海源.關注城市公共藝術,創造特色的城市景觀——城市公共藝術環境設計與研究.中國建設信息,2006(11).
[3]呂勤智.城市視覺環境景觀的創造:公共藝術開拓環境建設新空間.城鄉建設,2000(2).
[4]廖瑩.以城市雕塑為例闡釋地域性公共藝術建設的意義——黔東南地區下司縣入口城市雕塑設計.安徽農業科學,2011(25).
[5]張耀.藝術之城的視覺景觀——巴城市公共藝術與環境雕塑.西北美術,2015(3).
作者:唐聰聰
推薦閱讀:《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季刊)創刊于1979年,是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的全國性音樂理論學術季刊、全國發行量最大的音樂院校學報。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学术顾问予以删除.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