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20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藝術論文投稿發表了美術教育和設計藝術學學科建設,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這是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重要方向,同時也補充完善了時代文化、經濟建設的需要,為設計藝術學科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這篇藝術論文投稿發表了美術教育和設計藝術學學科建設,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這是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重要方向,同時也補充完善了時代文化、經濟建設的需要,為設計藝術學科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摘要:設計藝術學科在我國是一個年輕的學科,需要進一步加強建設、加快發展。民間傳統工藝美術伴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興起逐漸受到設計學科的重視,其對設計藝術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學科科研等方面,可以為設計藝術學科提供重要的資源支持。
關鍵詞:藝術論文投稿,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教育,藝術設計學
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是用來表現民俗文化、民俗生活的造型藝術,是民間藝術、民俗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從其使用對象的角度看,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是相對于宮廷工藝美術而言的;從工藝美術發展歷史看,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是相對于現代工藝美術而言的,它的創造者基本上是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人民。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益受到世人關注,民間傳統工藝美術也逐漸得到學界的重視,逐漸進入了很多藝術院校的課堂,不僅豐富、完善了原有的美術教育體系,對藝術設計學科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是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
從文化創作的主體看,傳統文化通常涵蓋三個方面,即宮廷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間文化。其中,宮廷文化和文人文化一直作為所謂的“正統文化”被歷代官方重視,如,在古代藝術史、美術史上,我們常見到的就是這種現象。民間文化是社會普遍文化,孕育了宮廷文化、文人文化,而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正是社會廣大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具有實用性的造型藝術,是廣大群眾物質創造活動的結果、智慧的結晶。但是,近年來,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西方文化的逐步滲透,一些民間傳統的工藝美術正在迅速消失。而部分缺乏傳統民族民間藝術滋潤的年輕人,追逐時尚的潮流和物欲的滿足,對民族民間的傳統工藝美術缺乏認知和認同,甚至排斥傳統,其心靈狀態和生存意義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鑒于此,很多有識之士提出要搶救、保護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民間文化,為民族的發展尋求文化根基。高校作為社會教育機構,在這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目前很多高校相繼開展了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相關課程,而這對于民間藝術的傳承是遠遠不夠的,高校還需要從專業建設方向上確立一個長遠的保護機制,通過民間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為社會輸送專業的保護、傳承人才。設計藝術學雖然在近幾年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但無論是就學科建設的時間看,還是就學科發展的成熟程度看,都屬于較為年輕的學科。所以,為早日成長為一門成熟的、具有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的學科,藝術設計學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建設、加快改革發展。高校藝術設計學科建設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包括教育觀念的更新、發展規劃的制訂、專業方向與課程結構的調整、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條件的改善、實踐環節的加強、教學質量的提升等一系列內容。而在調整專業方向上,從現有的資源和社會需要看,民間藝術設計可以成為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們通常說設計為生活服務,而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正是民間的匠師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創造出的適合社會生活的工藝品,所以,實際上,民間傳統工藝美術也是設計藝術的組成部分。而且設計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關注民風、民俗和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只有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為出發點、適合適用于民風民俗的設計作品,才能得到人們的青睞,也才會取得成功。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嘗試培養一部分學生從事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設計,在相關高等院校設立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設計的專業方向。這個方向的設立,不僅是藝術設計學科建設的重要突破,也適應了設計服務市場需要的目的,還可以為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發展、創新培育專業的人才。所以,對于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民間藝術設計專業方向的建設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舉措,而對于設計藝術學科的專業建設,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設計專業應該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值得探索。
二、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是設計藝術學課程建設的重要資源
在設計藝術學專業課程建設方面,可以開設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課程,以補充和完善設計藝術教育課程,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蘊含著豐厚的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民間特色,品類極為豐富,包括傳統的陶瓷工藝、金屬工藝、家具工藝、雕塑雕刻工藝、剪紙工藝、年畫工藝、玩具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用的材料也是多種多樣,具有環保、節能的價值,其造型與裝飾、色彩與材質、工藝技術、構造原理、設計與裝飾原理、文化寓意與哲學理念等方面對藝術設計發揮著重要的借鑒與啟迪作用。在當代的許多著名設計案例中可以看到,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是當代設計藝術的源泉,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在設計藝術教育中開設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課程對于設計藝術學學科建設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它是對設計教育藝術課程的有效補充和完善。首先,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為現代的設計專業教育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如,中國戲曲藝術中的臉譜文化與服飾文化的象征寓意,民間宗教信仰文化中的奇異造型所體現出的想象力,等等,這些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內涵,可以為當代設計提供源頭活水。其次,這些民族民間的傳統工藝品為當代的設計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可資借鑒的經驗,如各民族的服飾、民間雕刻、民間玩具等設計案例,其設計思路、設計元素都可以為設計者所借鑒。但從目前的設計專業學生的作品看,很多直接運用西方的文化元素或者照搬西方的產品設計概念,可見西方現代設計藝術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同時反映出部分年輕人對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缺乏認同和興趣,與民族文化形成了心理隔膜,陷入了知彼而不知己的畸形狀態。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中國設計藝術教育中的缺失日益顯現出弊端。當然,西方的優秀設計作品應該受到肯定,但我們更應該關注本土文化、學習西方設計的方法和文化資源,西方的每一項成功設計也是藝術家在吸取本土文化資源和外來文化資源基礎上的創新發展。那么,對于置身于全球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之中的我們,應該怎么做?一方面,要積極、大膽地汲取國外設計的方法和經驗,對其接納、消化、吸收,從而實現洋為中用;同時,必須認知、認同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充分認識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才不會舍本逐末。因此,在設計學科中開設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課程,設計專業教育才會更具鮮明的個性特征和民族特色,才能培養出具有多元化、民族化設計觀念的年輕設計師。也只有將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納入設計教育體系,挖掘和傳承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提升當代設計產品的內涵。因此,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課程的開設,將會為建設更具有時代性、特色性、科學性、民族性的設計藝術學課程體系提供有效補充,是當代高校設計藝術教育的新趨向,這樣才能逐漸消弭民族文化缺失的斷層,建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中國設計藝術教育體系。其二,它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具有重要作用。據調查,在很多高等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培養方案中,培養出具有豐富文化內涵(有的說是人文精神)的創新型復合人才被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而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教育正是提高學生文化內涵的有效途徑。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教學通常包含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史、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欣賞和民間工藝美術設計創作等內容,涉及美學、民俗學、人類學、民族學等相關人文學科,這些學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體現出我國民間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學生在學習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大量的民間傳統工藝美術作品,認真了解每件作品背后的故事,深刻認識本民族在歷史和當代所創造的偉大藝術成就,了解民族文化常識,這樣,學生在學習藝術知識和提高技藝的同時,自然地豐富了文化內涵,這比任何空洞的說教都實在。
三、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可以為設計藝術學科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支撐
在學科科研方面,可以開展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方面的研究,建立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研究基地,開創藝術設計學科科學研究工作新局面。科學研究工作也是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可以通過開展民間工藝美術研究,將成果引入教學,為學科與課程建設奠定堅實的根基。近年來,很多高校對民間傳統工藝美術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進而運用于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吉林通化師范學院美術系的教師結合其所處地域的特點,分別開展了滿族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薩滿剪紙工藝、高句麗壁畫等科學研究項目,并將相關研究成果運用于設計、美術教學,使學生逐漸體悟到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所蘊含的文化內涵,產生了民族自豪感,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從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創新構想,并設計出了具有民族意蘊的作品。河南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也相繼成立了民俗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并獲批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依托中心和基地的學術力量,分別開展了“以設計帶動河南傳統工藝的創新發展研究”“河南泥玩具對現代吉祥物設計的啟示研究”“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研究”“從設計藝術的角度看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途徑”等專項課題,并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民間文藝家協會合作,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項“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子課題《中國民間剪紙集成•河南卷》的調研、編撰工作。2015年,鄭州輕工業學院又被遴選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研習培訓試點院校,并于2016年初至今,承擔了四期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的普及培訓工作,目前已進行了四期(木版年畫工藝、剪紙工藝、陶瓷工藝、民間泥塑工藝)的培訓。在培訓中,依托設計藝術學科,根據培訓主題,開設了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課程,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學實踐,并引導設計專業學生參與,逐步加深學員、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區域文化的感悟、理解和熱愛,最終達到引導學員、學生繼承、創新和發展傳統文化藝術,走民族化設計道路的目的。綜上所述,民間傳統工藝美術至少可以在課程建設、專業方向、學科科研三個方面為設計藝術學學科建設提供重要的資源支持。所以,在設計藝術教育中開展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教育、建設民間藝術設計專業方向、加強對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的科學研究,刻不容緩,勢在必行,這既是對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加以繼承、發展和創新的有效途徑,又是對設計藝術學學科建設的補充、完善,也是時代文化、經濟建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顏新元.民俗文化與現代設計——在高等美術學府、藝術研究院開設“民俗藝術研究與設計”專業的設想.美術研究,2005(4).
[2]尹國有.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引入高等美術教育實踐.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作者:楊遠
推薦閱讀:《創意設計源》是2009年上海輕工科技情報所、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創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