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2-30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文化產業論文發表了科技創新與河南文化產業發展,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河南通過科技創新發展了文化產業,論文總結了河南在文化產業科技創新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創新問題的對策,從而提高了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這篇文化產業論文發表了科技創新與河南文化產業發展,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河南通過科技創新發展了文化產業,論文總結了河南在文化產業科技創新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創新問題的對策,從而提高了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摘要:本文從河南文化產業科技創新的基礎和現狀入手,找出文化產業在科技創新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拉動居民文化消費、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對策選擇。
關鍵詞:文化產業論文,文化產業,科技創新
一、河南文化產業科技創新的基礎和現狀
1.科技創新資源豐富文化產業總體實力不斷增強。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地下文物、館藏文物、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均居全國第一,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中河南17項,全國八大古都河南四個。豐富的文化資源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2.以科技為依托的新興文化產業初見成效。鄭州小櫻桃卡通公司大力培育小櫻桃品牌并形成完善產業鏈,產品遠銷韓、法、日多國,小櫻桃動漫城為國家動漫產業基地。河南超凡影視公司制作的我國首部大型科幻兒童劇《快樂星球》先后創下央視8套同時段收視率新高和少兒頻道最高收視紀錄。河南天樂動畫有限公司拍攝的動漫連續劇《獨腳樂園》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優秀動畫片。3.文化事業基礎雄厚具備科技創新支撐條件。河南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書法美術在全國占重要位置,新聞出版位居全國前列,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5.5%以上,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娛樂等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的產業群體也初具規模。另外,河南有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0個。長期在豫工作的兩院院士16人,這些都為河南通過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有利技術支撐。
二、河南文化產業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
1.文化產業集中度偏低缺少具備競爭力的科技創新主體。產業主體是產業發展的關鍵,目前,河南省只有河南日報集團、河南出版集團、河南影視制作集團、河南文化影視集團、河南傳媒集團5家文化集團,且相互之間互補性不強,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的經營意識和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河南文化產業迫切呼喚能夠充分借助現代光電科技,依靠現代資本市場,實現文化、人力、資本有效對接的具備競爭力的科技創新主體。2.文化消費總量和層次過低制約文化消費需求釋放。居民的文化消費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目前河南省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恩格爾系數0.36,但文化消費比重僅占4.59%,說明相當部分的文化消費能力尚未釋放,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如何開發和釋放居民潛在的消費能力提高消費層次,是全省文化3.文化科技人才嚴重不足。河南文化產業人才嚴重不足,需要能夠整合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和文化資源的企業家,需要熟悉國際慣例和規則、擅長媒介市場運作、具有戰略思維的外向型經營人才。這些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河南省文化產業向規;⒏邔哟伟l展的關鍵因素。并且直接導致網絡、動漫、創意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不夠,文化產業和文化產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場競爭力,更難以創造出高質量、品牌化的文化精品。
三、河南省文化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問題對策選擇
1.以科技創新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
1.1利用科技創新催生新的文化業態。河南文化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是通過科技創新造就更多更完備的文化產業業態。動漫、網游、手機報、手機電視都是通過科技創新完成的,沒有科技創新就不會有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出現。河南一定要在科技與文化的結合上找到更好的突破點,加快科學技術在文化產業中的應用,培植開發數字廣播、電視、電影、網絡報刊、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使文化產業發展始終與科技進步同步合拍。1.2利用科技創新提高文化產品的原創力。文化產品原創力低下一直是制約河南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文化內容的原創性已大規模地與數字技術結合,提高了文化產品的質量和效率。河南應首先將文化研究與原創性工作納人戰略構想,順應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潮流,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將國外的先進技術與本省文化資源有機地巧妙地結合,開發出更富新意更具文化底蘊更符合當代市場需求的新型原創文化產品。1.3運用技術工具增加文化產品的科技附加值。河南省文化產業自主發展程度粗放原始,文化產品科技附加值低下,急需采用高新技術,提高文化產品生產和服務的科技含量。急需充分運用高新技改造文化產品的創作、生產、儲存和銷售,加大文化產品制作、包裝、傳播等環節的科技含量,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知識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產品,延伸文化產業鏈,增強市場競爭力。
2.多頭并舉拉動居民文化消費
2.1轉變消費觀念培養良好的文化消費習慣。通過媒體等多種途徑,灌輸文化消費理念,引導居民以不斷提高文化素質、滿足精神享受、追求生活品質為目的,自覺培養文化消費的意識。同時要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措施,振奮廣大群眾的消費信心,鼓勵正當的文化消費,培育積極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2.2加快消費創新探索擴大文化需求的新途徑。對目前居民最熱衷的文化消費項目進行挖掘,提高熱點文化消費項目的比重,提升內涵和服務質量,擴大服務范圍,從中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通過增設、調整電視欄目、發展數字電視,擴大文化產品的消費需求,開拓新的文化消費領域。注重中小學的藝術教育,培養未來的文化藝術消費者和創造者,培養潛在消費市場。2.3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文化產品的消費環境。科技設施的普及化與文化產品的消費量是正相關的,網絡使用普及化,手機研發平民化,電子終端消費多樣化,能很好地刺激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我們應花更大力氣來加強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開放便捷的消費環境,使更多的消費者能夠更低成本更便捷地消費文化產品。
3.高度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3.1充分發揮現有文化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繼續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快運用市場機制、競爭機制來配置人才。允許有自主知識產權、有突出貢獻的人以管理、技術、專利、品牌等參與收益分配。實施優秀文化人才獎勵制度,形成合理流動的人才激勵機制,創造文化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保護現有的民間傳統文化高級人才,使中華優秀的民間藝術可以“薪火相傳”,發揚光大。3.2大力引進發展文化產業的急需人才。根據文化產業發展需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加大對高層次、高技能、復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引進。以標志性文化設施、重大文藝作品、文化資源開發項目為載體,以各種文化藝術節慶活動為契機,有計劃地吸引、聚集國內外藝術大師和經營管理文化產業的人才,用這類人才掌握的前沿管理理念、創意思路、運營模式影響、帶動、優化本省的文化產業人才隊伍。3.3積極培養河南文化產業的后備人才。加強院校培養,盡快在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綜合性大學設立文化產業學院,開設文化經營管理、文化創意策劃等專業,建立完整的本、碩、博一體化文化產業人才培養體系,為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積蓄人力資源。加強在職學習和教育,不斷提高文化隊伍的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選拔有潛力的中青年文化人才赴國外大型文化企業研修、考察,借鑒吸收其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河南省文化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衛紹生.《河南文化發展報告(2015)》[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2].張曉田.河南省文化產業競爭力提升研究[D].鄭州大學.2014.
[3].許勤.基于文化強省的河南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
作者:張秦偉 單位:鄭州財經學院
推薦閱讀:《傳媒評論》旨在把關注的重點從原先單一的平面媒體研究延伸為綜合的傳媒行業研究,從內容創新研究擴大到全媒體、全流程、全產業鏈的融合、創新研究上。以加強新聞輿論引導、培育新聞人才。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