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08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藝術體操中很多動作都是需要不斷練習和強化的,藝術體操中也有一些動作是和我國的舞蹈息息相關的,所以在進行訓練的時候也都會有目的的進行階段性的練習。本文是一篇 藝術體操論文 范文,主要論述了藝術體操柔韌難度訓練方法研究。 摘要:踹燕是藝術體操中的
藝術體操中很多動作都是需要不斷練習和強化的,藝術體操中也有一些動作是和我國的舞蹈息息相關的,所以在進行訓練的時候也都會有目的的進行階段性的練習。本文是一篇藝術體操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藝術體操柔韌難度訓練方法研究。
摘要:踹燕是藝術體操中的代表性柔韌類難度動作,“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為藝術體操柔韌類難度中難度系數較大的難度動作之一,是優秀運動員成套動作中選用最常見的難度動作:①該難度動作為復合型難度動作,是由三個技術動作組合而成,身體重心動作過程中不斷轉換;②完成“后抱腿下腰踹燕”需要有良好的柔韌素質、良好的核心力量及其穩定性、良好的下肢力量及其穩定性;③“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常見的錯誤有髖關節前移、重心不穩、頭部過分前仰等。
關鍵詞:藝術體操,踹燕,訓練方法
1前言
“踹燕”是一個中國古典舞中的基本舞蹈動作。踹燕二字,顧名思義是要經過一個“踹”的動作過程,形成面、胸、腹、腿水平朝天的姿態。其動作類型極為豐富,它包括:踹燕、頂踹燕、軟翻踹燕、踹燕轉體180度、360度、踹燕慢轉180度、360度、頂踹燕轉體180度、360度。
2研究對象及方法
2.1研究對象藝術體操柔韌難度“后抱腿下腰踹燕”為本文研究對象2.2研究方法2.2.1文獻資料法通過去學校圖書館查閱收集相關資料,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及學位論文和百科全書上以“藝術體操”“柔韌動作”“踹燕”等詞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搜集相關文獻,為論文寫作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2.2.2問卷調查法針對“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的訓練方法、所需專項能力設計問卷,從中整理出科學的、有效的關于此動作的訓練方法,以及為練習該動作時,整個訓練計劃的內容。2.2.3訪談法與全國各省市藝術體操資深教練員、裁判員和運動健將進行訪談和咨詢,并聽取其建議或意見,進一步采納和改正。2.2.4錄像分析法收集2011—2014年藝術體操錦標賽藝術體操、全國舞蹈大賽中出現的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的視頻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尋找藝術體操運動員對該動作技術的訓練方法。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的技術分析通過視頻資料分析:后抱腿下腰踹燕難度動作為復合型難度動作,相對其它難度動作的技術要復雜許多,它是由三個技術動作組合而成。它的完整動作過程為后抱腿后,下腰,踹燕。根據該動作的技術特點可把該動作拆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階段:快速后抱腿,第二階段:下腰(身體跟著要放下的后腿做下腰動作),第三階段:踹燕。動作過程中要求身體重心迅速轉換,每個動作清晰完成并且快速銜接。后抱腿:動力腳向后擦地快起,單手抓腳腕,重心前傾立直腰部,手臂向上拉長,伸直腿部。此時要求主力腿保持直立,抱腿手的手臂和抱住的動力腿盡量拉長伸直。下腰:抱腿的手保持抱腿的姿態,不放開手,上身隨著抱著的動力腿一起向后倒,此時身體重心轉移到身體后方,直至動力腿落地,身體完成下腰的動作。3.2完成“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所需專項能力分析:從視頻資料分析,完成“后抱腿下腰踹燕”這個動作,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柔韌性與身體的控制能力。胸腰、后胯柔韌度要求非常高,這是完成動作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要求運動員身體核心區肌肉具備良好的力量,并且有良好的穩定性;第三便是對運動員下肢力量的要求,運動員的下肢肌肉控制力量強,能夠使身體保持絕對的穩定性。這三點是運動員完成“后抱腿下腰踹燕”這個動作的基礎能力。3.2.1柔韌素質的分析研究柔韌是指人體關節活動以及關節韌帶、肌腱、肌肉、皮膚和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即關節和關節系統的活動范圍。柔韌可以分為主動柔韌和被動柔韌。主動柔韌是指利用肌肉可以使關節活動的范圍,被動則單純是關節活動的最大范圍。3.3“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訓練方法的研究3.3.1訓練核心區力量、下肢力量及穩定性的方法核心區力量、下肢力量及穩定性可進行夾球仰臥起、架腿扭轉、V字、肩倒立轉髖、夾球俯臥起上身、屈膝起上身直臂扭轉、胸倒立、側臥保持抬腿、兩頭起、架高正、反、側面控腹肌背肌側腰肌肉、原地正反側面控腹肌背肌側腰肌肉等訓練。訓練方法中被普遍接受的訓練方法有以下4項:①胸倒立,占總人數的84.7%;②架高正、反、側面控腹、背、側腰肌肉,占總人數的88.9%;③原地正、反、側面控腹、背側腰肌肉,占總人數的84.7%;④兩頭起占總人數的83.3%。3.3.2訓練下肢力量及穩定性的方法動力性下肢力量訓練可采用單雙腳連續立踵、彈力帶擺腿、彈力環擺腿、單腿支撐連續坐凳、瑞士球單腿力量練習、瑞士球內收肌力量練習。髂腰肌力量訓練有站立式前、側面的90°直腿、曲腿快速上下擺腿,坐立式前、側面的上下、左右擺動等方法。靜力性下肢力量訓練可采用平衡盤跪姿交換超人、不同角度控腿、抱腿、平衡盤站立交換俯平衡、平衡盤立交換側平衡、軟榻單腳立踵控、側臥健身球控單腿等訓練方法。髂腰肌力量訓練有90°、180°前、側面控腿,雙手支撐把桿“空坐”等訓練方法。3.3.3“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技術練習方法的研究練習“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可進行單個動作的練習,抱后腿、下腰及踹燕動作,擁有扎實基礎后再進行動作的完整練習,在清晰展現每個單獨動作的前提下,完整動作連接速度快連貫性強才表明該動作技術掌握的越好。3.3.3.1后抱腿練習練習單手后抱腿,要求做到速度快、動作穩定且標準。每組10次后抱腿練習,間歇2~3分鐘后再來一組,重復3~5組。練習時肩、腰、腿三點同時發力,保持平衡。3.3.3.2下腰抱腿下腰,要求做到動作連貫,重心穩定。每組10次抱腿下腰練習,間歇2~3分鐘后再來一組,重復3~5組。練習時應注意頸部放松,不要因內心恐懼而低頭,出現“梗脖子”的現象。4結論“后抱腿下腰踹燕”動作是一個不易完成且由三個動作組合成的復合型動作。完成“后抱腿下腰踹燕”需要有良好的柔韌素質、良好的核心力量及其穩定性、良好的下肢力量及其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李娜.我國藝術體操專業運動員腰部損傷的分析研究[J].浙江傳媒學院,2007,30(1).
[2]寧晶慧.柔韌素質在競技健美操中的重要性[J].哈爾濱體育學院,2010(1).
[3]周桂琴.藝術體操運動員柔韌性訓練[J].武漢體育學院.2002,36(1).、
藝術體操論文發表期刊推薦:《體育科學》是用科學的方法來探求體育的本質和規律,是研究社會各種體育現象、最大限度發揮人體運動能力、并通過身體練習進行教育和提高健康水平等規律的綜合性科學。用科學的方法來探求體育的本質和規律,F代體育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它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科學的形成和進步,以及體育運動的發展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