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新聞傳播論文電視新聞故事化敘事方式研究

發布時間:2016-06-12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新聞傳播論文發表了電視新聞故事化敘事方式研究,越來越多的電視新聞節目更傾向故事化,人們在接受信息的同時也獲得審美的享受和樂趣,電視新聞故事化是電視新聞產業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那么電視新聞是如何講故事的呢?

  這篇新聞傳播論文發表了電視新聞故事化敘事方式研究,越來越多的電視新聞節目更傾向故事化,人們在接受信息的同時也獲得審美的享受和樂趣,電視新聞故事化是電視新聞產業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那么電視新聞是如何講故事的呢?

新聞傳播論文

  關鍵詞:新聞傳播論文,電視新聞

  一、電視新聞故事化傾向成因

  美國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富蘭克林說:新聞故事化就是采用對話、描寫和場景設置等,細致入微地展現事件中的情節和細節,突現事件中隱含的能夠讓人產生興奮感、富有戲劇性的故事。而電視新聞故事化,就是通過電視傳播媒介來“講故事”的新聞表現方法。電視新聞故事化傾向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它的出現和發展具有深刻的社會背景。

  首先,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眾對于消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在接收信息的同時獲得審美享受和樂趣。對于信息產品市場來說,初級的物質性需求即有信息及信息是否可靠,而更高層次的需求則是能否在獲得信息的同時達到某種共鳴,從而滿足審美需求和獲得樂趣。

  其次,電視新聞故事化傾向,是電視新聞產業向前發展的必然要求。媒體必須通過贏得受眾才能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和更大的利潤,媒體傳播策略開始關注受眾,以受眾為中心。新聞故事化,一方面必然要求記者進行深入調查和現場的采訪,并準備大量的相關資料,這樣可以將新聞事件的全貌比較全面地展現在受眾面前,是對受眾負責、以人為本的體現。另一方面“講故事”的形式更能夠打動受眾。

  第三,電視新聞故事化傾向是媒介競爭的必然結果。一方面,媒體競爭中,在時效性上電視媒體明顯處于劣勢,電視新聞必須在節目形式等方面有所創新。電視新聞故事這種明顯更易得到大眾接受的電視節目形式,獲得電視媒體青睞也就在預料之中了。另一方面,而在電視新聞節目中使用“講故事”的方式,繞過了對于新聞源的競爭,避免了在及時性上與其他媒體相較時的相形見絀,變被動發布信息為主動加工信息。

  二、電視新聞如何講故事

  美國CBS《60分鐘》的制片人唐?休伊特強調要像好萊塢包裝小說一樣包裝事實,實際上是為我們提出了一個在明確選題后如何講述故事的問題,就是強化沖突,體現人物命運和情感,構筑引人入勝的懸念或未確定信息的提供等因素。①簡而言之,講故事的關鍵在于用沖突結構故事,用人物填充故事,用懸念推動故事。

  (一)用矛盾架構故事

  英國戲劇理論家阿契爾認為“沖突乃是生活中最富裕戲劇性的成分之一,因而許多劇本事實上都以某一沖突作為對象”。②電視新聞故事也通常會以決斗的形式來構筑基本框架,并在編排上從復雜的事件中找出兩個或以上的對立方作為決斗的實踐者,而這種決斗的基礎是大都是善與惡、強與弱的對抗。

  (二)“以人為本”講故事

  首先,以人為切入點解讀新聞。每一個新聞事件都有不同的解讀方式,然而,事件的主角是所涉及的人物,因此,從人物出發解讀新聞,不僅使新聞更加真實可感,貼近事物本質,而且人物化的表達方式更具人情味,更能調動受眾情感。

  其次,利用動作、表情表現人物性格。黑格爾曾說“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過動作才能見諸現實”,動作、表情是人的真實性格的外在表現,要達到把握人物本質的目的,必須得從表象入手,人在不經意間的一些表現最能反映真實態度和想法。所以,用畫面捕捉人物動作、神情是使受眾把握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第三,用語言反映人物情感。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思想、態度和想法的最直接表達媒介。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你不說我怎么知道”,很能反映語言的重要性,想要表達自己并讓人了解自己的想法,使用語言最為直接和清晰明了。

  (三)懸念的設置要講究技巧

  注意抓事件或人物的重要轉折點。人的一生是有很多轉折點的,不同的選擇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而一個故事的發展也是由一個個轉折點構成的,這些轉折大都是生活的偶然,人不可能提前預測到,因此,在這些轉折點上下功夫制造懸念,能夠激起觀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觀眾對節目有更大的期待和興趣。

  另外人們對不尋常不可知的事物更具好奇心,因此,抓住反常之處設懸念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如果說沖突是結構整個故事的基本框架,語言、動作及各種細節就是填充框架的最基本元素,而懸念則可以說是框架中聯結基本元素的一個個關鍵點,這些關鍵點的存在,使得故事以一種跌宕起伏、撲朔迷離的方式不斷向前發展。而正是這些關鍵點,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觀眾的疑惑,并形成一定的預期,在這些疑惑被解決之前,觀眾多少會保持對事件的關注。

  三、電視新聞故事化傾向中需注意的問題

  故事化的新聞敘事方式是一把雙刃劍,它的優勢同樣也帶來新聞報道的不利因素。所以要合理適當地運用這種敘事方式,在報道中爭取趨利避害。

  首先,從選題上來看,過分注重娛樂化,媒介責任缺失。為故事而故事,使得一些不適合做成電視新聞故事的新聞事件,也被電視臺拿來配些無意義的畫面做成故事節目。這不僅削弱了原本新聞事件的新聞價值,使新聞信息在這種長篇贅述中不能得到有效傳達,造成信息流失,而且多而雜的無效信息使得簡單問題復雜化,容易造成受眾的審美疲勞。另外,選題過分追求趣味性和故事性,會使節目流于低俗化和導致新聞娛樂化。

  第二,故事化敘事手法會導致真實性的流失甚至出現報道失實的問題。電視新聞故事,是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講述新聞,其本質是新聞,所以,一定要把握其客觀真實的原則。新聞故事追求情節的曲折和矛盾的突出,最好能有大起大落和復雜激烈的情感表現,為了追求這種效果,很容易引起在采編過程中的人為安排和主觀介入的問題。一些新聞事件本身素材不充分而導致缺乏情節,或者為了追求時效性記者并沒有進行深入調查和充分的采集訪問,也會導致記者在報道過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和主觀觀點來“補全故事”。

  第三,節目同質化現象嚴重,容易造成受眾審美疲勞。由于故事化的電視新聞更受觀眾青睞,各家媒體競相模仿。前文提到過,我國從1998年到2009年,共有200多檔情感故事節目,且節目的定位、題材和形式都很類似。這樣會導致媒體市場的惡性競爭,出現利用虛構情節、夸大新聞事實的手段來吸引受眾的現象。類似的節目形式、情節設置,完全激不起觀眾的好奇心和觀看欲望,在看開頭時已經能夠猜到結局,而相同的題材也使得觀眾缺乏新鮮感和導致審美疲勞。

  四、結語

  從1993年講故事的新聞形式進入大眾視野,至今已有20年的發展年頭。在發展中,電視新聞故事的主題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分類也更加細化。故事化的敘事手法在不斷的實踐中運用也更加純熟、有技巧。但是,媒體必須認識到,電視新聞故事化的敘事方式有利也有弊。媒體應該充分利用電視這一媒介的報道優勢,把握具體的敘事技巧,讓新聞故事更加精彩吸引人,但同時,要盡量避免故事化傾向中存在的問題,承擔應有的媒介責任,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競爭中脫穎而出,而不至淪為電視新聞故事類欄目中一個可有可無的復制品和有礙觀瞻的不雅俗物。(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注解:

  ① 劉宏宇:《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的敘事分析》,載《電視研究》2003年第9期

  ② [英]威廉?阿契爾:《劇作法》,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第28頁

  推薦期刊:《采寫編》(雙月刊)創刊于1991年,由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河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