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土壤學報

土壤學報農業職稱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土壤學報》(ACTA PEDOLOGICA SINICA;國內統一刊號:CN 32-1119/P,國際標準刊號:ISSN 0564-3929)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土壤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含英文摘要、關鍵詞、圖、表和參考文獻)核心科技學術期刊。

土壤學報|土壤學報農業職稱論文發表期刊推薦

  《土壤學報》的前身是《中國土壤學會會志》(Bulletin of th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于1948年12月創刊。1952年更名為《土壤學報》。1955―1956年定期出版,為半年刊,科學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為季刊,全國各地郵局發行。1966年下半年由于科研工作停頓?。1978年8月經中國科學院批準正式復刊。該刊歷任主編:1948年主編宋達泉;1950―1954年主編馬溶之;1955―1983年主編熊毅;1984―1996年主編魯如坤;1996―2003年主編季國亮;2004―2012年主編蔡祖聰;2012年起主編史學正。

  《土壤學報》反映土壤學各分支學科有創新或有新意的、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學及相關領域,如植物營養科學、肥料科學、環境科學、國土資源等領域中具有創造性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前沿問題評述與進展、問題討論、書評。主要讀者對象為土壤學及相關學科的科技人員、高等院校師生和管理人員。

  該刊是我國土壤學科領域高水平學術刊物,為中國期刊方陣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2002―2013)、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08, 2011, 2014)、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12)。該刊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為《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文摘(CSA)》、《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等的來源期刊和《中國知網》(CNKI)、《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CAJ-CD)》、《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的收錄期刊。同時該刊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被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CAB Abstracts系列、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CB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JST)和FAO Agris AGRINDEX等國際重要數據庫和檢索系統收錄。

  該刊辦刊宗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理論聯系實際,貫徹“雙百”方針,為發展國民經濟服務,為科教興國服務,為農業現代化服務,為土壤學科發展服務!锻寥缹W報》創刊以來,始終堅持貫徹正確的辦刊宗旨,刊登論文的學術水平和編輯出版質量不斷提高。該刊反映了土壤科學研究的發展軌跡和理論水平的提高,并推動了科研出成果、出人才,同時該刊也是中國土壤學界與國際土壤學界進行學術交流的重要窗口。該刊在國際上已與英、美、日、德等國家的多家機構和個人建立了訂閱與交換聯系,成為國際同行所重視的學術刊物。

  該刊為雙月刊,大16開,192頁,逢單月11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郵發代號:2-560,國外發行代號:BM45;每期定價60.00元,全年定價360.00元。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國內總發行:科學出版社;國外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

  職稱論文發表投稿須知

  1.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論據充分,條理清楚,文字精煉。稿件的體例格式請參考近期本刊。

  2.表格采用三線表,數據縱欄列出。圖表數據需進行統計分析。圖件、照片清晰準確。圖題、圖例、圖注、表題、表頭、表注等同時用中、英文標注,具有自明性。

  3.每篇論文應有25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65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并給出中、英文關鍵詞和論文的中圖法分類號。

  4.計量單位一律按國家統一規定。氮、磷、鉀除化肥養分外,一律按元素計量。外文字母和符號均需分清大小寫、正斜體。公式中的外文字母、數碼和數學符號等的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并用鉛筆標注。

  5.參考文獻不分文種,均按在文中出現的順序排列。文獻作者三名以上者只列前三名,三名以下(含三名)者應全部列出。英文文獻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中文文獻應同時列出中、英文(先中文、后英文)。未公開發表資料可作為腳注列出。

  6.每篇論文(包括圖、表、參考文獻、中英文摘要等)一般不超過6印刷頁,簡報不超過4印刷頁。

  7.各類基金資助的文稿,應加題注。通訊作者的聯系地址及作者簡介等可作腳注。

  8. 本刊實行稿件雙向盲審制,投稿時須將來稿中的中英文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以及首頁腳注中的通訊作者和作者簡介等信息全部隱去,以便盲審(注冊投稿時請網上填寫作者信息)。

  9. 為核實來稿署名的真實性,新到稿件本刊及時郵件通知稿件中所有的署名作者。作者投稿時務必通過“添加更多作者”菜單欄填寫每一位署名作者的信息,其中E-mail信息為必填項。

  10.作者投稿時可在“備注”欄對稿件的創新點或閃光點進行說明。如有與來稿內容相關的高質量圖片或照片,可在投稿時以添加附件形式提交,經本刊甄選采納后的圖片/照片擬在本刊封面上刊出。

  11.來稿文責自負。不得一稿多投。本刊來稿初審通過后經審稿專家審查并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如無特殊情況須在(自通知之日起)6周內返回本編輯部,否則作自動放棄處理。

  12.本刊印刷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光盤版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網絡版由中國科技信息所萬方數據網絡中心發布。來稿一經錄用,將由以上三種版式刊載。稿酬于稿件在本刊刊登后一次付清。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