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中國農學通報

中國農學通報核心論文發表雜志征稿《中國農學通報》,由中國農學會主辦,我國著名農業科學家、兩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擔任主編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

中國農學通報|中國農學通報核心論文發表雜志征稿

  版權信息

  刊名:中國農學通報

  主辦:中國農學會

  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0-6850

  CN:11-1984/S

  郵發代號:2-772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中國農學通報

  創刊時間:1984

  基本信息

  《中國農學通報》[3](以下簡稱《通報》)是中國農學會主辦,由我國著名農業科學家、兩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擔任主編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锻▓蟆肥侵形暮诵钠诳⒅袊萍己诵钠诳、中國科協優秀學術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多年來一直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農業科技文獻數據庫、中國農林文獻數據庫、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國際農業和生物學文獻數據庫、維普中文期刊數據庫等收錄,并向海外10多個國家的有關數據庫和圖書館贈閱。

  歷史沿革

  中國農學會是農業科技工作者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組成,依法登記成立的農業綜合性學術團體,創立之初就非常重視通過期刊傳播、弘揚“研究學術,圖農業之發揮;普及知識,求農事之改進”的理念與精神;

  1895年10月,孫中山先生在廣州《中西日報》發表《創立農學會征求同志書》;

  1897年4月羅振玉創辦《農學報》,梁啟超為《農學報》寫序言。這是我國最早的農業期刊,在我國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917年1月中華農學會成立;1918年《中華農學會會報》創刊,至1948年共出版190期。是當時中國最權威的農業學術期刊,對推動中國近現代農業科學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1984年8月,經國家科委批準,中國農學會創辦《中國農學通報》(雙月刊);1985年3月,經國家體制改革委員會批準,中國作物學會、中國園藝學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中國植物病理學會、中國熱帶作物學會、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和中國蠶學會從中國農學會獨立出去成為國家一級學會。中國農學會主辦的《作物學報》、《園藝學報》、《中國畜牧獸醫雜志》、《中國獸醫雜志》、《植物保護》等8個學術期刊被劃出。《中國農學通報》開始正式出刊。[4]之后正式改為半月刊。

  讀者群體

  雜志以農業科研院、校副高以上中青年專家、學科帶頭人和博士、碩士為主要作者群,以省部級以上科研基金項目論文為重點,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半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ll一1984/S。

  設置欄目

  畜牧獸醫科學、農業生物技術科學、食品科學、農業基礎科學、林業科學、農藝科學、植物生理科學、土壤肥料科學、園藝園林科學、植物保護科學、生態農業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科學、熱帶農業科學、農業信息科學、農業工程科學、水產漁業科學、農業史學、農業傳媒科學、農村能源科學等;還有農業、農村、農民等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社科欄目——三農問題研究。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協優秀學術期刊

  全國農業學會優秀期刊[6]

  期刊目錄

  蜥蜴體色兩性異形的研究進展........................................付曉宇

  殼聚糖對星斑川鰈幼魚生長、脂肪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王際英

  磺胺類藥物膠體金快速檢測試劑條的研制及在水產品中的應用............張敏

  安徽種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孫雁冰

  紅壤低丘崗地區優化種養結合模式的能值分析..........................屠人鳳

  天山北坡縣域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差異研究............................李成圓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小麥進口貿易的影響研究........................孔凡玲

  浙江農村居民收入結構及其對醫療保健支出的影響分析..................王文婧

  產學研結合培養廣西木薯產業專業技術人才的思考......................羅興錄

  寧夏青銅峽灌區管道自流引水畦灌初探................................高翔

  日光溫室揭簾時間農業天氣預報指數的確定............................孫智輝

  密集烤房優化升級改造對烤后煙葉品質影響研究........................王芳

  生物炭對土壤N_2O和CH_4排放影響的研究進展..........................顏永毫

  以發展沼氣工程為紐帶的中國綠色農業發展思路........................陳香元

  扎龍濕地葉綠素a濃度的協同克里格插值...............................張曉慶

  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研究進展..............................吉麗娜

  懷化市郊農業土壤重金屬含量及其污染評價............................梁娟

  一組混合菌群還原硫酸鹽的特性......................................馬忠友

  投稿須知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