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農業科技管理》簡介:
《農業科技管理》(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科學技術刊物。主要刊登作物育種、耕作栽培、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畜牧獸醫、果樹園藝等專業的科學論著、試驗研究報告、推廣技術、農業科研動態及國外農業考察報告等。刊載文章科學性和實用性強,取材真實,數據可靠,文字精煉,圖表清晰,計量標準,編排規范。
《農業科技管理》主管單位:農業部主辦單位:吉林省農科院;中國農業科技管理研究會出版地:吉林省長春市出刊周期:雙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2年郵發代號:12-68國際標準刊號:1001-8611國內統一刊號:22-1143/S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943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687萬方影響因子:1.042萬方總被引頻次:952
《農業科技管理》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農業科技管理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農業科技管理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農業科技管理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2014年 05期《農業科技管理》優秀論文發表:
高端論壇
建立亞太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合作機制的思考……………………………章力建;莊嚴8-11+23
科研管理
關于新疆農業科技創新機制的幾點思考——以新疆農業科學院為例……………………………王劍;黃潤;肖麗20-23
國外農業科技投入體系比較研究及對我國的經驗借鑒……………………………郭健;王棟24-26
省級農業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的探索與思考……………………………張小蘭;王碧青;何琴27-30
科技推廣
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的“多元”與“秩序”——基于農技服務商品屬性分類的分析……………………………鄒文濤;劉湘洪;楊福孫;劉玲56-59
三農問題研究
發揮航化作業優勢 促進吉林省現代農業發展……………………………劉燁67-69
海南農民區域增收方式比較研究……………………………林鑾珠;邱錫光70-73
產業發展
基于促進煙葉標準化生產持續性的思考……………………………蒲秀平;吳樹良;朱峰81-83
科技人才
農業科研單位編外用工現狀及對策探究……………………………劉冬;唐冰;歐陽歡;王凱麗90-93
淺議科研人員如何做到“以人為本”……………………………劉倩;盧紅霞;蓋江濤;丁書仙94-96
農業論文發表:探究當下有機蔬菜栽培管理的新技巧模式
摘要:如果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中有的地塊有可能受到鄰近常規地塊污染的影響,則必須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設置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保證有機地塊不受污染。不同認證機構對隔離帶長度的要求不同,如我國OFDC認證機構要求8米,德國BCS認證機構要求10米。
關鍵詞:有機蔬菜,農業技術,栽培管理
品種選擇應使用有機蔬菜種子和種苗,在得不到已獲認證的有機蔬菜種子和種苗的情況下(如在有機種植的初始階段),可使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的常規種子。應選擇適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特點,且對病蟲害有抗性的蔬菜種類及品種,在品種的選擇中要充分考慮保護作物遺傳的多樣性,禁止使用任何轉基因種子。
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有機基地應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至少3種作物進行輪作;在1年只能生長1茬蔬菜的地區,允許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兩種作物輪作。前茬蔬菜收獲后,徹底打掃清潔基地,將病殘體全部運出基地外銷毀或深埋,以減少病害基數。
基地的土地應是完整的地塊,其間不能夾有進行常規生產的地塊,但允許存在有機轉換地塊;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與常規地塊交界處必須有明顯標記,如河流、山丘、人為設置的隔離帶等。
由常規生產系統向有機生產轉換通常需要2年時間,其后播種的蔬菜收獲后,才可作為有機產品;多年生蔬菜在收獲之前需要經過3年轉換時間才能成為有機作物。轉換期的開始時間從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起計算,生產者在轉換期間必須完全按有機生產要求操作。經1年有機轉換后的田塊中生長的蔬菜,可以作為有機轉換作物銷售。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