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簡介: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農業部主管,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聯合主辦的科技期刊。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天津市優秀期刊。本刊被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化學文摘(CA)、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中心(CABI)、中國學術文摘數據庫核心版(CSAD)等重要數據庫收錄。
《農業資環與環境學報》的辦刊宗旨為搭建我國廣大從事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者的學術交流平臺,充分反映我國農業資源與環境領域前沿的研究與應用成果,推進我國農業環保事業的發展。主要報道交流農業資源、農業環境等領域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實踐經驗,為促進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發展提供理論技術支持。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主管單位:農業部主辦單位: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主編:高尚賓出刊周期:雙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4年郵發代號:6-40國際標準刊號:1005-4944國內統一刊號:12-1437/S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論文范文參考:
養分資源管理
風化煤腐植酸增效尿素紅外光譜分析……………………………………劉增兵;束愛萍;趙秉強;林治安;劉光榮;李祖章393-400
生物質資源利用
不同腐熟度豬糞、奶牛糞在小白菜和香瓜上施用的農學效應研究………………………………吳華山;常志州;靳紅梅;徐躍定;張建英417-424
水資源與水環境
3種腐熟劑促進玉米秸稈快速腐解特征………………………………匡恩俊;遲鳳琴;宿慶瑞;張久明;高中超;朱寶國432-436
4株苯磺隆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生長特性………………………………田爽;田方方;王曉萍437-445
產地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
廣東省部分基地蔬菜重金屬污染評價………………………………王佛嬌;鄧敬頌;程小會;趙成林446-449
生態農業
栽培模式對水稻鎘積累差異及其與光合生理關系的研究………………………………劉洋;張玉燭;方寶華;陳愷林;李超;何洋450-455
面源污染防治
外源氮添加對濕地土壤N_2O排放量的影響………………………………史昊先;高曉霞;于景麗;趙吉456-460
檢測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水稻植株和田水中鹽酸嗎啉胍消解動態……………………………… 趙琳;張曉波;任紅波;金海濤;馬文瓊;陳國峰;劉峰482-486
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390
農業論文發表:論當前農業科技發展的變化影響
摘要:十多年來,我國在依靠科技振興農業、振興農村經濟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全國大部分的縣(市)已開展“星火計劃”,共實施了十萬多個科技示范項目,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生產方式的轉變,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以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發展,一方面需要以現代信息技術、科學技術裝備、改造傳統農業,并造就出一代能運用科學技術經營和管理農業的新農民;另一方面,深化農村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科技創新體系。通過創新機構、創新基地、創新機制、創新資源和創新環境的建設,建立起新型的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效精干的、富于創新精神的農業科技隊伍,使之更好地擔負起科技支撐的重任,把農業發展不斷推向新高度。
“十五”計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科教興農,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應用,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積極扶持農業科技產業的發展。在此期間,我國農業科技工作將圍繞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效益、改善生態環境和提高國際競爭力,重點組織實施作物良種物質行動、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等“十大科技行動”;從農業的基礎研究、農業高新技術、農業資源環境、農業基礎生物學與生物高技術,到農業新材料、農業信息技術到區域農業綜合開發,組織科技隊伍著重解決上百項重大關鍵技術;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科技基地,國家級農業重點實驗室、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科技園區和區域性農業研究開發中心;并培育一批農業科技企業,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業家隊伍,建立隊伍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培育農業技術市場,建立優質高效的農產品示范基地。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