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中國鄉村發現》簡介:
《中國鄉村發現》立足于三農第一線,定位于為三農理論與實踐打造一個“想說就說,想寫就寫,想看就看”的舞臺,構筑一個農村研究“官、學、民”三者互動的平臺,提供一個“為基層和農民說話、說基層和農民的話、讓基層和農民自己說話”的陣地,成為一個基層干部、未名學者、在校學生以及關注三農問題的普通民眾發出聲音的講壇,因此,它得到了讀者、決策層、理論界的一致好評,已成為國內研究農村問題、了解農村信息的重要理論讀本和參考資料,成為湖南唯一定期向全國出版發行的知名三農品牌讀物。
《中國鄉村發現》語 言:中文,類 別:社會,主辦單位: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編輯單位:湖南人民出版社,創刊時間:2006年,出版周期:雙月刊
隨著黨中央“新農村建設”戰略目標的提出,并發出了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號召,三農問題不僅成為黨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因此,需要良好的媒體平臺給決策者、三農一線的實踐者和理論研究者以及廣大農民進行廣泛深入地探討和交流。理論是灰色的,只有實踐之樹常青。實踐最需要的地方,也是理論發展最有前途的地方,也只有來自實踐的理論才能是人類正確的認識。三農理論和政策的“鞋子”是給農民穿的,“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農民自己最清楚,我們無疑要更多地傾聽農民的意見;鶎痈刹渴撬械娜r理論和政策的具體實踐者,也就是幫農民穿“鞋子”的人,“鞋子”合不合腳基層干部也同樣最清楚。因此,創辦本刊物,使三農問題的研究深入農村的基層,使三農問題的理論服從實踐的需要,使三農的學術思想成為民眾呼聲的集中反映,從而使本刊物成為國家與社會的橋梁,成為政府政策的先導,推動三農理論為農村基層實踐服務。與其他類讀物相比,當前在國內面向基層和農民的、面向具體對策性研究的很少,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要。而面向三農、面向基層的定期出版的讀物就更少,對于廣大縣鄉基層和農民來說,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給本書的編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中國鄉村發現》雜志成功收錄論文:
鄉村治理中的社會組織建設………………………………葛道順
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的鄉村治理問題………………………………黨國英
探索鄉村建設責任分擔新機制………………………………謝菊
“樂和鄉村”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廖曉義
文化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肖淑珍
鄉村社工組織基金的問題怎么解決………………………………饒錦興
我祖父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與實踐………………………………梁欽元
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的輪回………………………………沈立
從嵌入、資產的視角審視“樂和”鄉村建設………………………………史鐵爾
農村土地流轉的探索與實踐——以道縣白芒鋪鎮為例………………………………周德祥
集體所有制市鎮調研報告………………………………劉放生
石角塘模式——農村土地流轉的新探索………………………………高小波
論文發表:論當下農業科技技術應用發展新管理措施
摘要:實施農業項目是目前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參與農業技術推廣的另一重要方式,在項目建設的同時可以有力提升生產經營者的技術水平。例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示范縣建設、糧油高產創建,這兩個農業項目已在商城建設多年,項目涉及鄉鎮很多,農民專業合作社、種田大戶、家庭農場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有力地提升了全縣農業科技綜合水平。在當前農業生產越來越依靠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中央逐步加大對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扶持之際,農業部門的項目建設正加快向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傾斜,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整體水平基本上代表了這個縣的農業科技水平。
關鍵詞:農業項目,農業生產,農業技術
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技專業服務公司等生產經營主體利用人才、機械等資源優勢為普通農戶開展有償技術服務,可以讓農業科技的提升惠及到商城縣山區廣大農業生產農戶,尤其是在當前農村越來越空心化、老齡化,普通農戶通過購買社會化、專業化的農技服務,農村“3860”部隊種好田也不會只是夢想。商城縣有國家級示范社高科農機農藝公司,該公司建有大型的育秧工廠,組建有專業的農機服務隊伍,為全縣農戶提供育秧、機械作業社會化服務。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