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寧夏農林科技》簡介
《寧夏農林科技》(雙月刊)創刊于1958年,由寧夏農林科學院、寧夏農牧廳主辦。主要宣傳報道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科研成果及生產中的新技術、新經驗,同時普及農業科學知識,介紹國內外重要農業科技動態,報道內容廣泛,涉及農業、林業、畜牧、獸醫、生物、水產、農田水利、農業氣象、農產品加工等專業,對各級農(林、牧、漁)業科研、教學、生產單位和業務行政部門的農業科技人員都有參考價值!秾幭霓r林科技》主管單位:寧夏農林科學院,主辦單位:寧夏農林科學院,國內統一刊號:64-1007/S,國際標準刊號:1002-204X
《寧夏農林科技》欄目設置
試驗研究、專論與綜述、人物介紹、專題研究、推廣與應用。
《寧夏農林科技》雜志優秀論文發表:
樹干韌皮部注藥防治臭椿溝眶象試驗研究初報…………………………劉福忠 周娜 劉紅霞 寇光濤 楊子毅 宋華 宋津巧
紅寺堡生態脆弱移民區水資源承載力分析…………………………賈科利 郭慧秀
寧夏濕地水環境研究進展…………………………吳春燕 何彤慧 于驥 夏貴菊
寧夏惠農渠灌域供水現狀及節水潛力分析…………………………王麗君 張萬寶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董燕彪 龔小梅 孟慶新
寧夏小麥生產存在問題及對策…………………………楊曉婉 李娜 何芳芳 王曉媛 姬宇翔
農作物施肥專家系統有力推動寧夏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智能化發展…………………………
金鳳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與對策…………………………陳斌
吳忠市小麥產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馬海宏 楊健 李振忠 馬明海 王金榮
《寧夏農林科技》投稿須知
1、投稿時請將稿件電子版(以WORD形式)發送至本刊咨詢郵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單位、電話、電子郵箱、樣刊投遞地址和郵政編碼,如需署筆名請注明;并提供作者簡介、中文摘要和關鍵詞、參考文獻等內容,具體規范要求如下。
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以及研究方向(任選)。
3、中文摘要:篇幅為100~300字;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3~8個。
4、參考文獻:
(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報紙名,初版日期(版次).
(4)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5、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經發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本刊已被國內多家數據庫收錄,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6、對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電子郵件方式將處理結果告訴作者,請及時查收電子郵箱;對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對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請作者自留底稿;對采用的稿件,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將作必要的修改、刪節或摘編,如不同意請說明。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作自愿接受上述約定。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