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1-10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野果作為營養功能性食品原料而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成為一種新興的產業。陜西的沙棘汁、沙棘汽酒、野刺梨飲品、吉林的通化山葡萄酒、黑龍江的黑加侖果汁和黑加侖酒、甘肅的中華獼猴桃酒、河南的山楂系列和酸棗系列食品、貴州的刺梨果汁等均深受消費者
摘要:野果作為營養功能性食品原料而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成為一種新興的產業。陜西的沙棘汁、沙棘汽酒、野刺梨飲品、吉林的通化山葡萄酒、黑龍江的黑加侖果汁和黑加侖酒、甘肅的中華獼猴桃酒、河南的山楂系列和酸棗系列食品、貴州的刺梨果汁等均深受消費者歡迎。由此可見,野果植物作為資源植物的一種,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本文選自:《南方農業學報》(原名《廣西農業科學》),創刊于1940年,《南方農業學報》為月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編號為CN45-1381/S,國際刊號:ISSN:2095-1191,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赌戏睫r業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與科學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知名學術期刊,辦刊宗旨突出以南方熱帶、亞熱帶農業特色,及時報道國內外農業科研、生產的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新經驗,促進學術交流,指導農業科研與生產。
《南方農業學報》充分反映我國南方地區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業科研成果水平,覆蓋我國南方地區有關作物遺傳育種·種質資源·分子生物學、耕作栽培·生理生化·農業微生物、植物保護·農業氣象、土壤肥料·節水灌溉·農業生態環境、園藝·園林·林業、加工·貯藏·農業工程、畜牧·獸醫·水產·蠶桑、專論·農業信息技術·農業經濟等與農業自然科學交叉領域方面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學術性、應用性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研究簡報等。
三峽庫區植物資源豐富,除苔蘚植物外有高等植物190科,1012屬,3014種。其中,包括獼猴桃(Actinidia Libdl.)、胡頹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懸鉤子(Rubus L.)、野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 Losinsk.)、野荔枝(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DC.) Fang var.chinensis (Osborn) Fang)、拐棗(Hovenia dulcis Thunb.)、雀梅藤(Sageretia thea (Oslbeck) Johnst)等多種野果植物。如此豐富的資源儲備,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開發利用,一旦被國外引入后大量開發成功,必將占領本該屬于中國的國際市場。但由于三峽庫區地域廣闊,地形復雜,野果植物資源分布分散,自然產量普遍不高,除極少名、特、優種類外,大部分野果植物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研究。因此,全面調查庫區野生果樹資源,進行綜合評價和可持續利用對策研究,在學術上可以為今后的研究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在實踐上,一方面可以優選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較高的種類進行人工擴繁實驗,在庫區生態環境惡劣及交通閉塞處推廣種植,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從而改善庫區貧困狀況,增加庫區農民經濟收入,提高庫區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優選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較高的種類進行進一步研究,找到適合庫區發展的水土保持植物籬技術,增加植被覆蓋率,適當退耕還林及荒山荒坡造林,變農地為新型經濟林地,緩解庫區水土流失,減少三峽水庫泥沙入庫量,從而保證三峽大壩正常運行。
本文根據三峽庫區的自然生態、經濟、社會特點,對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進行了系統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三峽庫區野果資源的種類、分布規律和利用方式等,并使用Excel工具創建了“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數據庫”;對三峽庫區野果植物區系特征進行了分析;構建了適合庫區發展的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以庫區9種典型野果植物為例進行綜合評價和對比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措施及保護對策。得出了如下主要結論:
(1)調查結果顯示:三峽庫區野果植物共計37科70屬232種(包括2亞種、25變種、1變型)。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屬、9種;被子植物:32科、64屬、223種?、屬、種分別占庫區已知高等植物總數的20.56%、7.91%和8.01%。三峽庫區擁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果樹植物5種,分別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銀杏Ginkgo biloba L.及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巴山榧樹Torreya fargesii Franch.、華榛Corylus chinensis Franch.、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和中華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2)庫區野果植物區系特征分析結果顯示:①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中單種科和小科最多,但其主要成分是含10種以上的大科,其占總科數比例僅為16.22%,它們所含的屬、種卻占區系野果植物屬、種總數的40%和65.09%。②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的屬級分類群以單種屬和2-4種的寡種屬最為豐富,最能體現庫區野果植物資源區系興旺發達的是≥10種的大屬,它們在數量上雖然只占總屬數的8.57%,但所含種達到了總種數的37.07%。③科的分布區類型表明熱帶性質的科在庫區占優勢,溫帶科也占較高比例;屬的分布區類型反映出庫區植物區系典型的中、亞熱帶特征,為熱帶向溫帶區系的過渡類型,略偏向于溫帶。這一結果和該地區所處的中、亞熱帶氣候相吻合,溫帶屬明顯高于熱帶屬,與庫區地形復雜、海拔差度大的特征相吻合。④優勢現象突出。庫區野果植物有9科屬于區系優勢科,12科屬表征科,4科既屬優勢科又屬表征科;3屬屬于優勢屬,8屬屬表征屬,2屬既屬優勢屬又屬表征屬。表征科表現為中亞熱帶性質,而表征屬則表現為溫帶性質。⑤特有類群豐富。野果植物中,有3科屬亞洲特有科,2屬為中國特有屬,11屬為東亞特有屬,可見,庫區野果植物特有類型較為豐富。
(3)數據庫系統采用office2003的Microsoft Access工具進行創建,主數據結構包括序號、拉丁文名、科、屬、種、變種、性狀、果實種類、利用方式、果實主要成分、庫區分布區縣、其它分布區域、生態位、照片、附注等共計18項內容。功能設計包括數據錄入與維護、數據查詢、圖片瀏覽和系統維護。
(4)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總目標層、子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Ⅰ和指標層Ⅱ共5層?偰繕藢訛槿龒{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子目標層包括保護緩急系數和利用緩急系數2個指標;準則層包括蘊藏系數、瀕危系數、遺傳遺失系數、保護現狀系數和利用價值系數5個指標;指標層Ⅰ包括種型系數、特有系數、古老殘遺系數、經濟價值系數、生態價值系數和復合利用系數6個指標;指標層Ⅱ包括研究成本系數、果實性狀系數、市場現狀系數、加工技術系數、生長型系數、根系特征系數、枯落物特征系數和抗性系數8個指標。
(5)為了驗證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經過對三峽庫區典型的9種野果植物進行評價分析,結果顯示該指標體系能夠切實做到區分野果植物的保護緩急程度和利用緩急程度,是未來研究實踐中可以采納參考的。
(6)根據三峽庫區自然生態及社會經濟特點,提出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有:有限制的直接利用;規模引種;人工馴化,開發新果品;建立人工經濟植物群落,發展生產潛力;深加工與綜合利用;加強野生水果貯藏、防腐和保鮮的研究;重視抗逆性砧木的篩選與應用;以深細加工為龍頭,帶動產業化全方位開發和有控制地發展生態旅游。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保護對策包括:野果植物資源蘊藏量的保護和管理及野果植物資源種質的保護和管理。其中,野果植物資源蘊藏量的保護和管理包括:加強種質調查評價,確定開發規模;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保護意識;綜合開發,物盡其能;科學管理,適度開發;變野生為家種,建立原料供應栽培基地。野果植物資源種質的保護和管理包括:監視種群動態,及時調整種群規模;野果植物種群的分級保護;野果植物物種的生境保護;野果植物物種的生境外保護;野果植物種質資源的管理保護;加強野果植物保護工作的國際合作。
2.1 研究目的和意義
三峽庫區山多坡陡,海拔高度懸殊、小氣候特征明顯,適合于多種野生果樹的生長發育。且庫區素有栽樹種果的習慣,依托植物資源發展當地經濟已經成為一大傳統。因此,全面調查庫區野生果樹資源,進行區系特征分析,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其綜合利用方式和管理保護措施,在學術上可以為今后的研究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在實踐上,一方面可以優選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較高的種類進行人工擴繁實驗,在庫區生態環境惡劣及交通閉塞處推廣種植,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從而改善庫區貧困狀況,增加庫區農民經濟收入,提高庫區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優選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較高的種類進行進一步研究,找到適合庫區發展的水土保持植物籬技術,增加植被覆蓋率,適當退耕還林及荒山荒坡造林,變農地為新型經濟林地,緩解庫區水土流失,減少三峽水庫泥沙入庫量,從而保證三峽大壩正常運行。
總結起來,該項目研究的意義包括以下幾點:
2.1.1是國家長遠發展的需要
生物科學和基因工程是蘊藏著巨大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的領域,21世紀是生物科學迅猛發展的世紀,誰在這方面能爭取主動,就能在未來的世界性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基因資源以其在生物構成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更是各國爭相搜集和研究的熱點;蛑g通過基因工程可以重組而構成新的生物體,但基因本身是不能人為創造的。所以對包括庫區野生果樹資源在內的基因資源進行調查和可持續利用研究,是事關國家發展前途的基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廖秀娥,2003)。
2.1.2是保護三峽庫區生物多樣性、防止生物入侵、維護生態平衡的必要措施
目前,地球上大約每小時就有一種生物滅絕,每年有1.75萬種生物消失。我國3萬種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種處于瀕危境地。面對如此嚴峻的物種危機,世界各國目前紛紛運用自然保護、建立種質基因庫,生物工程等多種手段,想方設法搶救瀕于絕滅的有用基因!吨腥A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明確規定:“必要時應當建立繁育基地、種質資源庫或者采取遷地保護措施。”(陳國階,1995)目前,庫區野生果樹中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與華榛(Corylus chinensis Franch.)均屬漸危種。因此,調查與研究庫區野生果樹,是建立庫區野生果樹資源基因庫,保護庫區生物多樣性、維護庫區生態平衡的必要基礎措施。此外,調查并研究庫區野生果樹,可以為庫區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優良原生樹種,有助于恢復庫區植被覆蓋,防止因引進外來植物退耕還林或荒山荒坡造林導致的生物入侵,維持庫區生態平衡。同時,大面積野果群落的營建,也有利于庫區森林面積的自然擴張。
2.1.3是振興庫區經濟、促進庫區社會發展的需要
由于三峽庫區交通閉塞、信息流通不暢,農民整體收入不高,經濟較為落后,導致庫區國家級貧困縣就有11個(包括湖北省秭歸、巴東,重慶市巫溪、巫山、奉節、云陽、開縣、萬州、石柱、武隆和豐都縣)之多。調查研究庫區野生果樹資源,為庫區農民開辟新的致富渠道,是振興庫區經濟、促進庫區社會發展的必要措施。
2.1.4是促進我國林業、園藝事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中國加入WTO后,我國林業、園藝事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要想和世界各國的優秀林業、園藝事業競爭,就必須充分挖掘我國特有資源。及時調查研究三峽庫區野生果樹資源,為大眾水果提供優質基因,開發新的水果品種都是增強我國農林事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進我國林業、園藝事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必要措施。
2.1.5是保持栽培果樹遺傳特性和品種退化復壯的有效手段
野生果樹在長期自然選擇下保留著強大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基因,并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是果樹栽培化的原始材料,也是果樹品種改良和品種退化復壯的重要基礎資源,具有許多潛在的利用價值。
2.1.6是豐富水果市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需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有的消費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越來越追求原始、天然的消費欲望。因此,調查和研究庫區野生果樹資源,開發新型水果,是豐富水果市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需要。
2.2 主要研究內容
(1) 調查三峽庫區野果資源的種類及分布規律等,建立庫區野果植物資源數據庫。
(2) 研究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區系特征。
(3) 構建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庫區9種典型野果植物為例進行綜合評價和對比分析。
(4) 研究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措施及保護對策。
2.3 研究方法與路線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系統調查、系統分析和實驗研究,通過建立庫區野果植物資源數據庫,將定性與定量研究結合起來,采用數學方法中的模糊綜合評價法、特爾斐法和加權給分評判法(駱世民&彭少麟,1996;陳玉成等,1998;劉成武,2004),并借助Excel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圖形的制作。
論文主要結論
本文根據三峽庫區的自然生態、經濟、社會特點,對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進行了系統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三峽庫區野果資源的種類、分布規律和利用方式等,并使用Excel工具創建了“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數據庫”;對三峽庫區野果植物區系特征進行了分析;構建了適合庫區發展的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以庫區9種典型野果植物為例進行綜合評價和對比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措施及保護對策。得出了如下主要結論:
(1)調查結果顯示:三峽庫區野果植物共計37科70屬232種(包括2亞種、25變種、1變型)。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屬、9種;被子植物:32科、64屬、223種?、屬、種分別占庫區已知高等植物總數的20.56%、7.91%和8.01%。三峽庫區擁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果樹植物5種,分別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銀杏Ginkgo biloba L.及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巴山榧樹Torreya fargesii Franch.、華榛Corylus chinensis Franch.、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和中華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2)庫區野果植物區系特征分析結果顯示:①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中單種科和小科最多,但其主要成分是含10種以上的大科,其占總科數比例僅為16.22%,它們所含的屬、種卻占區系野果植物屬、種總數的40%和65.09%。②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的屬級分類群以單種屬和2-4種的寡種屬最為豐富,最能體現庫區野果植物資源區系興旺發達的是≥10種的大屬,它們在數量上雖然只占總屬數的8.57%,但所含種達到了總種數的37.07%。③科的分布區類型表明熱帶性質的科在庫區占優勢,溫帶科也占較高比例;屬的分布區類型反映出庫區植物區系典型的中、亞熱帶特征,為熱帶向溫帶區系的過渡類型,略偏向于溫帶。這一結果和該地區所處的中、亞熱帶氣候相吻合,溫帶屬明顯高于熱帶屬,與庫區地形復雜、海拔差度大的特征相吻合。④優勢現象突出。庫區野果植物有9科屬于區系優勢科,12科屬表征科,4科既屬優勢科又屬表征科;3屬屬于優勢屬,8屬屬表征屬,2屬既屬優勢屬又屬表征屬。表征科表現為中亞熱帶性質,而表征屬則表現為溫帶性質。⑤特有類群豐富。野果植物中,有3科屬亞洲特有科,2屬為中國特有屬,11屬為東亞特有屬,可見,庫區野果植物特有類型較為豐富。
(3)數據庫系統采用office2003的Microsoft Access工具進行創建,主數據結構包括序號、拉丁文名、科、屬、種、變種、性狀、果實種類、利用方式、果實主要成分、庫區分布區縣、其它分布區域、生態位、照片、附注等共計18項內容。功能設計包括數據錄入與維護、數據查詢、圖片瀏覽和系統維護。
(4)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總目標層、子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Ⅰ和指標層Ⅱ共5層?偰繕藢訛槿龒{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子目標層包括保護緩急系數和利用緩急系數2個指標;準則層包括蘊藏系數、瀕危系數、遺傳遺失系數、保護現狀系數和利用價值系數5個指標;指標層Ⅰ包括種型系數、特有系數、古老殘遺系數、經濟價值系數、生態價值系數和復合利用系數6個指標;指標層Ⅱ包括研究成本系數、果實性狀系數、市場現狀系數、加工技術系數、生長型系數、根系特征系數、枯落物特征系數和抗性系數8個指標。
(5)為了驗證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經過對三峽庫區典型的9種野果植物進行評價分析,結果顯示該指標體系能夠切實做到區分野果植物的保護緩急程度和利用緩急程度,是未來研究實踐中可以采納參考的。
(6)根據三峽庫區自然生態及社會經濟特點,提出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有:有限制的直接利用;規模引種;人工馴化,開發新果品;建立人工經濟植物群落,發展生產潛力;深加工與綜合利用;加強野生水果貯藏、防腐和保鮮的研究;重視抗逆性砧木的篩選與應用;以深細加工為龍頭,帶動產業化全方位開發和有控制地發展生態旅游。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保護對策包括:野果植物資源蘊藏量的保護和管理及野果植物資源種質的保護和管理。其中,野果植物資源蘊藏量的保護和管理包括:加強種質調查評價,確定開發規模;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保護意識;綜合開發,物盡其能;科學管理,適度開發;變野生為家種,建立原料供應栽培基地。野果植物資源種質的保護和管理包括:監視種群動態,及時調整種群規模;野果植物種群的分級保護;野果植物物種的生境保護;野果植物物種的生境外保護;野果植物種質資源的管理保護;加強野果植物保護工作的國際合作。
8.2關于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由于人力、物力、時間及作者水平的限制,一些研究內容未能深入。基于本項目的研究目的和本文研究內容,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幾點建議。
(1)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種類豐富,不可能每一種都進行深入調查。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建議對目標野果的具體分布、蘊藏量和野外生態位進行更加深入的調查,從而為其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更為清晰的資料。
(2)本人制作的“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數據庫”目前只有單機版,且數據量太小,查詢功能不齊全,因此,下一步的工作將主要集中在逐步完善、補充系統數據,改進查詢結構,開發網絡版本,并建立網站進行發布等工作上。
(3)三峽庫區野果植物資源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定性指標較多,雖然本文設計的各個指標大部分可通過文獻查閱和網絡搜索獲取,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但總體設計還較為簡單,在以后的工作中,可根據未來研究的方向和遇到的問題隨時調整該指標體系的指標及權重。
(4)研究野果就是為了利用和保護野果,而野果最大的看點就是果品。建議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將野果的保鮮貯藏及加工作為研究重點,只有果品進入市場,才能創造經濟效益,其生態效益也才能夠得到保障。
(5)野果植物資源開發的預期目標是野果植物資源的產業化發展。建議在未來的研究中,科學研究應與企業經營聯合起來,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究什么,生產什么。力爭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將野果的經濟優勢和生態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讓農民和企業、政府和百姓、青山和綠水各得其所,各有收獲。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