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1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不少新的作物品種都被培育出來,許多作物的性狀得到極大的改善,但是存在的問題便是作物本身的產量潛力沒有得到突破,無法維持高產的狀態,因此可以說我國的作物栽培學仍然存在極大的潛力,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1 我國作物學當前面臨的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不少新的作物品種都被培育出來,許多作物的性狀得到極大的改善,但是存在的問題便是作物本身的產量潛力沒有得到突破,無法維持高產的狀態,因此可以說我國的作物栽培學仍然存在極大的潛力,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1 我國作物學當前面臨的形勢
所謂作物栽培,指的是主要對于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品質等形成的規律以及環境條件關系進行研究,其主要對于優化決策生長調控以及栽培管理等途徑進行探索,最終達到實現作物優質高產高效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我國的作物栽培在經過大部分工作者幾十年的努力探究之后,最終以作物生理、技術原理以及環境生態三點為理論基礎,通過調控技術環境以及產量品質等之間的動態關系,以高產優質高效的作物生產作為最主要目標,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作物栽培理論體系。二十世紀以來,我國的作物栽培學理論體系創造出了許多豐碩的成果,但是由于當時的人力資源條件水平的限制,導致了近幾年重大的科研成果較少,技術儲備少,栽培研究的規模以及研究深度較低,發展速度明顯緩慢。而當前作物栽培學存在作物生產增收增效困難以及栽培出的成果產出無法適應農業生產的需求兩個大的難題。為了推進生產的發展需要提供更多的先進技術,同時借鑒其他國家的研究經驗,例如日本等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發展現代化農業生產等經驗都可以成為我國借鑒的目標。
2 作物栽培科學具有的特點
作物栽培的品種都是選用的優良產品,把土地、肥料、水利、農機具等都科學的利用起來,然后將無機物質轉化為有機物質,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的生產過程,各種因素都可以影響他,比如說生產的環境和科學技術等。
2.1 季節性
強烈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季節性變化,因此對農作物產生的影響也不一樣,根據不同的季節,要有不同的栽培方法,讓作物適應其季節。總的來說,就是農業在生產時一定要把握好其農作物能夠茂盛生長的最好時機。
2.2 地域性
對于作物來說,其環境必然會影響生長。每個環境資源都不同,比如說在空間及地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就必然導致作物在成長時會受其影響發展成不同的狀態。生產條件和社會經濟以及技術水平也會對作物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農業工作人員在進行作物栽培工作時,一定要看作物是否符合自然的規律,要因地制宜。
3 作物栽培科學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3.1 模式化栽培技術
眾所周知,作物包括大豆、玉米、地瓜等,在這里所舉的例子就是關于玉米的。在作物栽培科學中有一種模式化栽培技術是“春玉米套種大蒜技術”,它的運用已經普及了。“春玉米套種大蒜技術”的首先條件就是必須選取適當的時間來播種。一般情況下,大蒜會選用紫皮大蒜,然后用5 瓣或者 6 瓣的品種來作為蒜種,而玉米品種通常是選用中單 2 號或者掖單 13 號等,每株玉米間的距離為 30cm。大蒜的播種日期比較早,當日均氣溫達到 3℃以上時,就可以進行播種工作了。其播種的深度必須控制在 3cm 以內,每株大蒜間的距離約 12cm,其播種的日常是在 5 月初。作物生產工作人員對田地進行管理工作時,大蒜必須要做好三水一肥管理,玉米則必須在 5 葉前后進行定苗。
3.2 農作物施肥技術
作物栽培科學不僅對農業生產有重要作用,對其農作物的施肥技術也有良好的指導作用。作物栽培科學可以優化施肥的技術,對農業生產技術也有大面積的推廣作用。還是拿“春玉米套種大蒜技術”來說,在對大蒜進行“三水一肥”的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1)當大蒜出現在 4 個葉子時,就要結合澆水畝來施加硫酸銨大約30 kg;當大蒜出現 8 個葉子的時,就要對其實行第二次澆水,這樣是為了促使其蒜薹能夠快速抽出。
(2)當蒜薹抽出達到 20cm 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第三次澆水了,這樣可以加快大蒜頭的膨脹速度。如果出現施肥不足的情況時,就可以在第三次澆水時加一些適量的化肥,要注意的是,必須是適量,加入過多的話,就會出現相反的效果。
4 作物栽培創新和發展的主要對策
4.1 加強作物栽培學隊伍建設
在進行作物栽培學課題研究的時候,一定要從思想上對于本學科在農業科學技術發展的中心所處于的重要地位進行準確清晰的認識,同時要樹立人們對于作物栽培學未來發展的信心,增強對于本學科的繁榮以及進步作出貢獻的信念,這樣才能最終為農業經濟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由于作物栽培學所涉及的知識范圍十分廣闊,因此需要研究人員較高的科研素質。
4.2 加強交流合作
當代農業商品化發展迅速,作物栽培學逐漸滲透入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以及產后,綜合性更強,因此單單依靠農業人員的支撐已經無法滿足任務的完成需求,必須要通過多門學科的互相配合協作才能加強研究的力度,因此本學科需要對于其他學科的交流以及滲透進行加強,同時組織多部門跨學科研究,另外增加國內外交流研究,積極地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努力武裝自身的內涵,加強交流和寫作,提升研究成果的層次。
5 結束語
作物栽培的創新和發展是我國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我國各個階層各個部門都予以重視,不斷提高學科的發展水平,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的高低,首先便要看其農業的發展水平,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要努力提高自身農業生產力水平,通過作物栽培的研究,努力向農業強國進步和發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