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土壤改良劑在沙漠治理中的應用進展

發布時間:2022-06-08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與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沙漠治理技術趨向于探尋更加經濟、高效與可持續的方法. 土壤改良劑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已廣泛應用于沙漠環境治理尤其是沙質土壤質量的提升. 沙質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劑可有效改善其理化性質,使之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發育;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與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沙漠治理技術趨向于探尋更加經濟、高效與可持續的方法. 土壤改良劑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已廣泛應用于沙漠環境治理尤其是沙質土壤質量的提升. 沙質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劑可有效改善其理化性質,使之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發育;可提高植物固沙效率、降低投入成本.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不同治沙技術,綜述了沙漠治理中沙質土壤的改良方法,重點闡述了土壤改良劑在沙質土壤改良中的作用機理、有效性及其在沙漠治理中的應用狀況,并對其未來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土壤改良劑在沙漠治理中的應用進展

  關鍵詞:沙漠治理;土壤改良劑;沙質土壤;土壤特性

  全球沙漠主要分布于極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濕潤地帶,占陸地總面積的 20% 左右, 對區域氣候的影響不容忽視[1—2] . 中國是世界上干旱區和半干旱區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其中沙漠面積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 13% ,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北干旱區,約占全國沙漠總面積的 80% [3—4] . 截至 2014 年, 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 261. 16 萬 km 2 ,沙化土地面積 172. 12 萬 km 2 ,分別占國土總面積的 27. 20% 和 17. 93% [5—6] . 沙漠化防治及生態環境保護是干旱半干旱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我國沙漠化防治工作于 20 世紀 50 年代末初步開展考察與改造利用研究. 竺可楨在指導工作時就經常論及沙漠化方面的問題[7—9] ,指出“由于人為的原因,把不應該成為沙漠的地方破壞成為了沙漠”,“在陜西和內蒙古伊克盟的毛烏素 53 萬 hm 2 多沙荒大都是這樣造成的”,即所謂的“人造沙漠”. 他提出了兩種治理流沙的措施,要求從風沙運動、水分平衡、固沙植物的生理生態特征等方面去綜合研究植物固沙. 1977 年聯合國沙漠化大會正式提出以“沙漠化”為對象開始多學科綜合研究與防治實踐工作. 我國沙漠科技工作者在沙區自然條件與資源、風沙運動規律、農田草場防風治沙、沙區水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推廣工作,為北方地區大規模開展沙漠化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隨著中國西部發展戰略的持續推進及“一帶一路” 戰略的實施,國家對沙漠化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探尋一種既符合生態安全又高效經濟的沙漠化防治方法是沙漠治理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土壤改良劑又稱為土壤調理劑,多應用于退化土壤,如酸性土壤、堿性土壤、鹽漬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土壤等. 已有研究表明,沙土中施加改良劑能有效改善沙土結構,提高沙土持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植物在沙土環境中生存,是一種既可以修復生態環境又能提高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的固沙措施[10—12] . 近些年,隨著土壤改良劑效能的不斷改進及使用技術的不斷完善成熟,以及環境友好型產品的研發,其在沙漠治理中的應用逐漸發展為研究的熱點. 本文基于前人對沙漠土壤治理的研究,通過對比分析,綜述了土壤改良劑在沙質土壤改良中的作用機理、有效性及其在沙漠治理中的應用狀況,并對其未來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1 沙漠治理技術分析

  傳統上,沙漠治理的技術主要有工程治沙、生物治沙、化學治沙、綜合防沙治沙等(見表 1),其中工程治沙、生物治沙已廣泛研究和應用,并對沙漠的治理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他方法也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1. 1 工程治沙技術

  工程治沙技術是采用各類機械手段來防止風沙移動的固沙措施,應用較早. 工程治沙分為兩種:機械阻沙和沙障固沙. 機械阻沙的主要方法是采用防沙網或擋沙墻來阻擋風沙和引導沙粒的走向,進而縮小流沙的活動范圍,阻止沙漠的進一步擴張. 沙障固沙通常是在沙漠表面鋪設障礙物,改變風沙流動的速度、方向和風沙流結構等,進而減弱風沙移動及影響區域微地貌狀況等[13—16] . 工程治沙技術優點是起效迅速且耗水少,缺點是在風沙較大的區域很難達到固沙效果,且隨著時間推移容易失效,因此只是一種臨時的輔助性固沙措施.

  1. 2 生物治沙技術

  生物治沙技術通過沙生植物的生長繁殖,不僅能夠防風固沙及改善沙漠環境,還能生產經濟作物或藥材,提供飼料或燃料,是一種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治沙技術[17—20] ,也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沙技術. 如我國新疆地區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沿線防護林的建設,為世界沙漠地區生物防沙起到了示范作用. 然而,能在干旱沙漠中生長的植物種數量稀少,成活率極低且生長周期較長, 因此生物固沙初期的效果較差且易被破壞,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長期才能發揮明顯作用.

  1. 3 化學治沙技術

  化學治沙技術是在沙漠表面鋪設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學膠結材料,形成固結層,來防止風沙移動[21] . 固結層可以固結沙面、防止風力吹蝕和保持土壤下層水分,同時具有光滑且堅實的表面,有助于風沙順利輸移到固定區域[22—23] . 固沙劑按原材料可以分為四類:水玻璃類、石油產品類、水泥漿類和合成高分子類,據統計目前已開發出一百余種化學固沙劑,如硅酸鉀固沙劑、瀝青乳液、聚乙烯醇類固沙劑等[24—25] . 化學治沙實施簡單,起效快,但只能固定地表流沙,不能從根本上遏制沙漠的擴張. 另外,使用化學固沙劑還應考慮其對環境的影響,固沙物質應是易于被降解且無毒無害, 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的材料. 目前,雖然在化學固沙物質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是還未得到廣泛應用.

  1. 4 綜合治沙技術

  對于大面積的沙漠治理工程而言,采用單一的固沙方法可能會出現固沙成本高、效率低和無法達到預期固沙效果,因此,為了降低固沙成本并提高固沙效率,綜合固沙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采納. 常采用的綜合固沙技術有工程固沙和植物固沙結合、植物固沙和化學固沙結合以及植物固沙和沙土改良結合等. 在科爾沁沙地,采用工程固沙和植物固沙相結合的方法,沙丘上鋪設草方格并在草方格內種植小葉錦雞兒和山竹子等固沙植被,發現 綜 合 治 沙 技 術 能 達 到 較 好 的 固 沙 效果[26] . 在騰格里沙漠,運用噴灑適于植物生長的化學固沙劑,發現三種固沙劑均能促進沙地植株的生長發育[22] .

  2 土壤改良劑在沙漠治理中的應用

  近年來,土壤改良劑在沙漠治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沙土改良技術是添加能夠改善沙質土壤性質的改良劑,使其具有穩定沙土、改善沙土漏水漏肥特性,從而更適合植物存活和生長. 添加土壤改良物質更有利于實現沙漠的生態恢復,因此是一種既經濟高效又可以持續利用的方法[27—28] . 沙土改良可從根本上解決沙漠環境中植物生長較差的問題,因此無論在前期植物栽植還是后期維護,都能達到節約固沙成本的目的. 土壤改良劑能促進沙漠植物的生長,短期就能達到較好的固沙效果. 但目前高效低用量、環境友好型改良劑的研發還不成熟.

  土壤改良劑在沙土中應用主要不是為植株生長提供養分,而是改良沙土自身性質,從而使植物能在沙土環境中更好的生長. 19 世紀末研究者發現將藻朊酸鈉添加到土壤中,少量施用就有明顯的改土效果. 自此以后,改良劑的研究逐漸展開, 改良劑的研究發展經歷了從天然物質中提取到合成人工改良劑. 20 世紀 80 年代,土壤改良劑的研制及應用達到高潮,并開始與生物固沙技術聯合應用于沙漠治理. 21 世紀以來,土壤改良劑發展進入合成階段,根據土壤的不同性質與需求合成不同功效的改良劑. 適合于沙地的土壤改良劑按照組成和來源可以分為無機改良劑、有機改良劑、人工合成改良劑和生物改良劑[29-30] .

  2. 1 無機改良劑

  目前研究適用于沙漠治理的無機改良劑主要包括膨潤土、磷石膏、沸石和粉煤灰等.

  膨潤土是一種主要由蒙脫石(含量 85% ~ 90% )組成的細粒粘土. 自身具有較強的吸水性和膨脹性,可吸附自身質量十倍左右的水分;膨潤土的 2 ∶1型晶體結構所形成的層狀結構會吸附 K,Na,Mg 等陽離子,使膨潤土具有較強的離子交換性能和粘著性等[29] . 李浩等[30] 用膨潤土與丙烯酸鹽接枝聚合,制成三維網狀結構的土壤改良劑,應用于沙漠公路的邊坡及防護林. 我國膨潤土資源極為豐富,儲量占世界第一,價格低廉,在沙土改良方面應用前景廣闊.

  磷石膏(主要成分為 CaSO4·2H2O)是磷肥、磷酸生產過程的副產物,據統計每生產 1 t 磷酸會產生約 5 t 的磷石膏,但目前我國磷石膏的綜合利用效率較低. 我國每年排出的磷石膏渣占用大量土地,利用磷石膏改良沙土是廢棄物的再利用,既能消除污染又能改變沙漠環境. 磷石膏可將細顆粒吸附到其周圍,形成水穩性較好的團粒結構,并 富 含 有 效 鈣 和 有 效 磷, 能 夠 增 加 土 壤養分[31—33] .

  沸石是一種含水的鋁硅酸礦物,沸石晶體的架狀結構使其具有較大孔隙度和比表面積,而沸石內部豐富的孔道使水分和陽離子能自由通過并為陽離子發生交換反應提供場所,因此沸石具有極強的陽離子交換能力和水分吸附能力;同時沸石含有二十多種植物生長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34] . 有研究者將其用于保水性較差的沙土中來提高沙土持水能力[35—36] .

  粉煤灰是燃煤電廠排放的副產物,呈多孔狀的蜂窩結構,因此具有較大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積, 吸附能力較強;同時粉煤灰顆粒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能促進土壤大團聚體形成,在沙土改良中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但是粉煤灰中含有重金屬和放射性元素, 因 此 應 充 分 考 慮 其 對 土 壤 的 毒 害 作用[37-38] . 已有學者將粉煤灰與聚丙烯酰胺(PAM) 混合施用,認為能避免高含量粉煤灰對環境的毒害[39] .

  2. 2 有機改良劑

  目前適用于沙漠治理的有機改良劑主要包括泥炭、生物炭、腐植酸和有機固體廢物等.

  泥炭來源于天然沼澤地,富含有機質,疏松多孔,透氣性好,吸附性能強,應用于沙土改良,能提高沙土保水保肥能力,改善沙土結構. 以泥炭為原材料生產的腐植酸類復合肥料,在沙土改良領域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40] .

  生物炭是秸稈等有機廢棄物經高溫裂解制成的多孔固體產物,生物炭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積較大、離子交換性能較強及含有大量的活化反應官能團[41—43] ,有利于改良土壤結構. 另外,生物炭的碳、氫、氮、磷等營養元素及 K,Na,Ca,Mg 等離子含量較高,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腐植酸是土壤中動植物殘體經微生物消化分解而產生的有機物質,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 腐殖酸含有豐富的含氧活性官能團(如羧基、醇羥基、酚羥基、甲氧基等),因此腐植酸具有較強的親水性、陽離子交換性能、吸附能力及絡合能力等,有利于改良沙土結構. 以腐植酸為原材料制成的保水劑能夠緩慢釋放水分,被廣泛應用于沙漠地區的植被恢復[44—45] .

  有機固體廢物(如造紙污泥、污水污泥和作物秸稈等) 產量大、利用效率低而且處置不當會污染環境,是目前固廢處理處置中的難點之一. 使用有機固廢改良沙土,不僅能有效改良土壤性質, 而且能達到固廢資源化利用的目的. 有機固體廢物富含有機質、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和眾多微量元素[46—47] ,在土壤改良方面應用廣泛. 已有研究將造紙污泥制成顆粒土壤改良劑,發現對作物生長有促進作用,且對土壤和農作物沒有污染[48] .

  2. 3 人工合成改良劑

  適用于沙漠治理的人工合成改良劑主要包括聚丙烯酸鹽、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纖維素鈉和高分子保水劑等.

  天然土壤改良劑大都有施用量大,施用效果不持久等缺點,人工合成改良劑能夠克服以上不足,因此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但研制低成本低用量且對環境友好的人工合成改良劑是目前研究的難點.

  美國率先合成的高分子改良劑 Krilium,主要成分為聚丙烯酸鈉,吸水性較強且粘度高,能夠促進水穩性團聚體的形成,不易被微生物降解. 聚乙烯醇(PVA)是生產維尼綸的中間產物,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持水性能. 有研究者使用瀝青乳劑與 PVA 改良沙土,結果表明兩種改良劑的改土效果 均 隨 用 量 增 加 而 增 加[49] . 聚 丙 烯 酰 胺 (PAM)具有超高的吸水保水能力,是目前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劑的研究熱點,能反復吸水,提高水分利用率,被稱為土壤的“微型水庫”;同時 PAM 易于將周圍分散的土粒和礦質物質膠結在一起,形成 微 團 聚 體, 因 此 保 水 性 能 和 粘 聚 效 果很強[50—52] .

  相關知識推薦:研究化肥和土壤的論文發表雜志推薦

  羧甲基纖維素鈉(CMC)是一種采用稻草、廢棉花等有機物質改性處理得到的含有羧甲基單元的纖維素醚衍生物,是目前使用量最大、使用范圍最廣的纖維素種類. 羧甲基纖維素鈉在自然界中極易獲取,無毒無污染且具有很強的粘結力和保水作用,因此近幾年常被用作土壤改良劑[53—54] . 高分子保水劑(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 是一種使用聚丙烯酸等材料接枝羥基、羧基等強親水性基團、使其能吸收保水劑自身質量的幾百倍甚至幾千倍水分的高分子材料,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沙土的水分. 由于其具有用量小、保水性好、見效快等特點,在沙漠治理中應用前景廣泛[55—56] .

  2. 4 生物改良劑

  適用于沙漠治理的生物改良劑主要包括微生物菌劑和土壤動物等. 微生物菌劑是一類添加特定功能的經工業化擴繁的微生物,通過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等達到改良土壤、促進植物發育生長和抑制病菌和特定害蟲的活菌制劑,可同時發揮肥料和農藥的雙重作用[57] . 土壤動物如蚯蚓等的活動可以增加土壤透氣性和促進養分循環,對土壤水分和氣體的傳導產生重要的影響.

  3 土壤改良劑作用機理研究

  土壤改良劑對土壤、植被和區域環境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著重概述土壤改良劑對土壤自身的影響.

  3. 1 土壤物理性質

  已有研究表明向沙土中添加土壤改良劑,土壤物理性質如容重、孔隙度、土粒密度、顆粒組成、水穩性團聚體數量、水分特性等均得到改善. 在秸稈改良沙土的研究中發現,用氨化處理粉碎秸稈改良沙土,能顯著改善沙土的團粒結構,減小容重,增加孔隙度[58] ;而用麥稈材料(PAM 占 2% ) 改良沙土能顯著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同時飽和含水量顯著增加[59] . 土壤改良劑添加量與 > 0. 25 mm 團聚體數量成正比,使孔隙度和土壤毛管持水量增加[60] . 土壤質量含水率和土壤貯水量隨膨潤土的施加而提高,同時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也顯著提高[61] . 在沙漠表層添加離心脫水污泥,隨添加量的增加,土粒密度及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及持水能力增加[62] . 趙智等[39] 研究認為粉煤灰質量比為 10% ,PAM 施用量為 120 mg·kg -1 時, 能夠顯著提高土壤田間持水量和有效含水量,減小土壤飽和導水率. 另外,適度添加改良劑,會增加沙土凝結水量和水分保蓄能力,并減緩沙土中水分的下滲速度[17] .

  3. 2 土壤化學性質

  添加土壤改良劑能調節土壤的酸堿性,改善作物生長的土壤環境. 土壤改良劑可使土壤 pH、電導率、有機質、養分、陽離子交換量、含鹽量等均得到改善. 已有研究發現添加污泥堆肥產品,使沙土 pH 更利于高羊茅生長,土壤電導率、有機質及土壤養分含量與土壤改良劑添加量成正比[46] . 侯建偉等[63]用生物炭與有機物料混合改良沙土,發現沙土的有效養分含量顯著增加. 土壤的 pH 和電導率隨生物炭用量增加而增加,速效 N,P,K 和有機質的含量與生物炭施用量成正比[64] . 沙土有萬方數據 機質、全氮、全磷、全鉀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均隨改良劑的用量而增加,顯著提高了沙土的保肥能力[26,65] . 另外,添加土壤改良物質,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陽離子交換量和腐殖質含量均顯著增加[66] .

  3. 3 土壤生物學性質

  添加土壤改良劑可使土壤微生物數量、種群數量、土壤酶活性等均得到改善. 適量施用生物炭能顯著增加沙土微生物數量(如細菌、真菌、纖維素分解菌、自生固氮菌和氨化細菌) 以及蔗糖酶和過氧化氫酶活性[43] . 另外,施用有機碳土壤改良劑與施用化肥比較,細菌、真菌、放線菌、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含量均大幅增加[67] . 腐植酸復合材料可有效提高沙土的脲酶和過氧化氫酶活性[42] . 有機物料和生物炭單獨施加均能提高沙土微生物量炭、氮含量,混合施用效果好于單獨施加的累加效果[63] . 施用土壤改良劑顯著增加沙土中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活性及提高了微生物量炭、氮、磷含量[26] .

  3. 4 土壤力學性質

  沙漠中影響植株生長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流沙的移動,流沙被風吹起后導致植株易被掩埋或根系無法在松軟的沙土中扎穩扎牢,因此植株難以正常生長. 添加土壤改良劑可使土壤力學性質如抗壓強度、內聚力及抗剪強度等均得到改善. 已有研究認為添加改良劑的沙土具有較高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從而改善植株的立地條件并提高沙土保水保肥能力[69] . 趙瑩瑩等[70] 將聚丙烯纖維添加到風沙土中,通過三軸壓縮試驗證明土體的抗剪強度顯著提高. 另外,土壤抗剪強度與粉煤灰施用量成正比,改良增大了沙土的抗風蝕能力[37] . 生物炭施用可降低紅壤的抗壓強度及內聚力,對內摩擦角沒有顯著影響[71] . 喜迎巧等[72] 對比了羧甲基纖維素鈉、磷石膏及生物炭三種改良劑對風沙土抗剪強度的影響,發現三種改良劑均能提高沙土內聚力,尤其以羧甲基纖維素鈉效果最佳.

  3. 5 綜合效應

  土壤改良劑的改土效果不是單一的,會同時改變試供土壤的多種性質,而各項性質間也會互相影響,比如土壤水穩性團聚體數量越多,土壤結構越優良,則更利于存留水分和促進植株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土壤養分含量越高,則有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增加微生物數量,進一步促進植株生長;土壤總孔隙度越大,更有利于植物根系在沙土中扎穩扎牢,土壤穩定性提高;改良后的土壤結構孔隙狀況良好,土壤不太容易受到外力而變形,彈性模數較高,土壤的恢復能力強,更有利于沙漠植被的生態恢復.

  4 展望及前景

  自十七大提出生態文明理念以來,國內掀起一場關于環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及可持續發展的熱潮,這為經濟趨向于又好又快的發展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帶一路” 發展計劃的提出,將成為區域經濟環境發展新的格局和增長點. 而陸上絲綢之路經過的歐亞大陸腹地,氣候干燥、水資源嚴重缺乏,沙漠面積占總面積四分之一以上,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一帶一路” 建設,將有益于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因此研制與施用能夠改善沙漠環境的土壤改良劑,對于我國特別是西北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1984 年錢學森提出了沙產業概念,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發現,沙產業已經逐漸成為沙漠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 沙產業是在防沙治沙前提下發展適合于沙漠的生態產業,并形成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 如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開發適用于沙地生產的特色林果(如核桃、石榴、紅棗和杏子等)以及特色藥材植物(如肉蓯蓉、甘草、黨參和紅柳等),該地區特色林果業和藥材的種植不僅能夠防風固沙和改善生態環境,而且極大地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已經在新疆甚至全國范圍內得到較大認可[73—74] . 若能將土壤改良劑應用到沙漠治理中,沙產業也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生物固沙是最環保的固沙方法,但沙漠土壤養分和水分極少,植株存活率低,因此建設成本和前期維護成本較高;而在生物固沙前施入少量土壤改良劑將有助于提高固沙效果. 通過改善沙土的性質及環境,能促進固沙植被及經濟作物的生長繁殖,短期內可達到較好的固沙效果. 沙漠地區降水稀少,蒸發量大,水資源短缺,土壤改良劑有助于增強沙土保水保肥能力,可顯著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節約沙漠地區水資源. 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土壤改良劑的研究,目前萬方數據 已研制出多種天然或人工改良劑. 進一步,研制經濟實惠且高效的復合土壤改良劑將對沙漠治理起到更為積極的作用.

  然而,土壤改良劑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1) 天然改良劑效果一般,施加量較大且容易失效,后期需要補加;部分天然改良劑如粉煤灰還會對土壤產生重金屬毒害或污染等環境問題;2)人工合成改良劑的研制過程復雜,成本較高,目前多關注于改良劑施加后對沙土的即時效果,而對于改良劑對土壤及植物是否存在副作用沒有深入的研究;3)不同土壤改良劑復配使用可能會達到比單獨施加累加更好的效果,比如研究者將粘土、腐植酸及有機肥復配施用效果好于單獨施加的累加,但不同改良劑的組合方式及比例還有待研究.

  目前土壤改良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良劑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機理方面等,關于改良劑對沙土力學性質及土壤環境影響方面的研究還很缺乏. 沙土中植物難以生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風沙顆粒分散,受風蝕影響大. 因此,如果運用改良劑能夠提高土壤的穩定性,這將對沙地人工林建設及其沙漠土壤的可持續利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論文作者:趙 英1,2 ,喜銀巧2 ,董正武2 ,李生宇2

  參考文獻:

  [1] 朱震達,陳廣庭. 中國土地沙質荒漠化[M].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94.

  [2] 吳正. 中國沙漠與治理研究 50 年[ J]. 干旱區研究, 2009,26(1):3-9.

  [3] 徐利崗,周宏飛,李彥,等. 中國北方荒漠區降水穩定性與趨勢分析[J]. 水科學進展,2008,19(6):792 -799.

  [4] 夏訓誠,樊勝岳. 中國沙漠科學研究進展[ J]. 科學通報,2000,45(18): 1908-1912.

  [5] 韓麗文,李祝賀,單學平,等. 土地沙化與防沙治沙措施研究 [ 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 ( 5 ):214 -217.

  [6] 尚可政,董光榮,王式功,等. 我國北方沙區氣候變化對全球變暖的響應[J]. 中國沙漠,2001, 21(4): 387-392.

  [7] 竺可楨. 改造沙漠是我們的歷史任務[N]. 人民日報,1959.

  [8] 竺可楨. 變沙漠為綠洲[C]∥竺可楨文集.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79.

  [9] 竺可楨. 向沙漠進軍[N]. 人民日報,1961.

  [10] 張志偉,楊發相,吳吉龍,等. 新疆沙漠空間分布格局與類型結構[ J]. 干旱區研究,2014,31 (4):763 -770.

  [11] 郭彩贇,韓致文,李愛敏. 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沙塵暴研究 進 展 [ J]. 中 國 沙 漠, 2016, 36 ( 6 ): 1646 -1652.

  [12] 蘇雪萍,劉景輝,李立軍,等. 春秋施沙質土壤改良劑對旱作玉米抗旱保苗增產效應[ J]. 中國農學通報,2014,30(15):201-206.

  [13] 馬學喜,李生宇,王海峰,等. 固沙網沙障積沙凹曲面特征及其固沙效益分析[ J]. 干旱區研究,2016, 33(4):898-904.

  [14] 馬全林,王繼和,詹科杰,等. 塑料方格沙障的固沙原理及其推廣應用前景[ J]. 水土保持學報,2005, 19(1):36-39.

  [15] 孫濤,劉虎俊,朱國慶,等. 3 種機械沙障防風固沙功能的時效性[ J]. 水土保持學報,2012,26(4):12 -16.

  [16] 劉世增,詹科杰,方峨天,等. 草基高立式葵花秸稈沙障的壓制方法及防風固沙效能研究[ J]. 水土保持研究,2016,23(6):98-101.

  [17] 王永福,趙學勇,王少昆,等. 科爾沁沙地兩種固沙灌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質和酶活性比較[ J]. 中國沙漠,2015,35(4):937-941.

  [18] 王少昆,趙學勇,張銅會,等. 造林對沙地土壤微生物的數量、生物量碳及酶活性的影響[ J]. 中國沙漠,2013,33(2):529-535.

  [19] 戴雅婷,侯向陽,閆志堅,等. 庫布齊沙地兩種植被恢復類型根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化學性質比較研究[J]. 生態學報,2016,36(20): 6353-6364.

  [20] LOKHANDE V H,GOR B K,DESAI N S,et al. Sesuvium portulacastrum,a plant for drought, salt stress, sand fixation,food and phytoremediation. A review[J].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3, 33 (2):329-348.

  [21] 溫學飛. 7 種化學固沙劑固結層的基本特征研究 [J]. 中國農學通報,2014,30(11):186-190.

  [22] 徐先英,唐進年,金紅喜,等. 3 種新型化學固沙劑的固沙效益實驗研究[ J]. 水土保持學報,2005,19 (3):62-65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