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印度農業推廣發展中運用信息傳播技術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2-04-02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 印度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充分利用信息和傳播技術來推進國家農業的發展。文章試圖列出迄今為止印度在進行農業推廣中廣播、電視和互聯網技術運用的實際情況以及農業研究教育機構將信息和傳播技術用于農業生產和農業技能的發展中產生的作用 ,從而總結出印度運用信息傳

  摘 要 印度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充分利用信息和傳播技術來推進國家農業的發展。文章試圖列出迄今為止印度在進行農業推廣中廣播、電視和互聯網技術運用的實際情況以及農業研究教育機構將信息和傳播技術用于農業生產和農業技能的發展中產生的作用 ,從而總結出印度運用信息傳播技術推廣農業的發展路徑。

印度農業推廣發展中運用信息傳播技術的研究

  關鍵詞 信息傳播技術 ;印度 ;農業推廣

  1 印度的廣播媒介及其傳播

  1947 年印度獨立之后 ,信息傳播技術被運用在印度農業推廣的試驗中。試驗首先在全國各地建立全印廣播電臺 ,用方言來播放農業節目。其次讓農村社區通過從政府至村務委員會提供的收音機收聽廣播。最后是舉行活動 ,通過與國家農業和畜牧業部門以及新成立的國家農業大學電臺建立聯系 ,進行廣播講座、專家訪談等。

  這種技術在農業推廣上的用法許多沒有被完全記錄下來。

  首先 ,媒體宣稱自己是民主的 ,但實際上卻又是由政府控制的。印度曾經是封建國家和殖民地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一直以來都是由政府控制著傳媒。

  其次 ,20 世紀 60 年代 ,距特倫甘納邦的首府海德拉巴市約 25km 的村莊觀察發現 ,一個社區里的低種姓的人是不能坐在一起聽廣播的。

  同時 ,來自“國外”的晶體管收音機非常昂貴且質量不好 ,在沒有電的村落里 ,這些靠手電筒電池或 AA 電池工作的晶體管收音機是很珍貴的。在 20 世紀 80 年代后期 ,隨著國外公司如美國等同本地制造商電訊公司的技術聯合 ,才生產出更耐用的 “晶體管收音機”電池。

  廣播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一些矛盾 ,并促進國家在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等農業研究和推廣方面的投資。國家農業大學為廣播節目提供內容和技術方面的支持 ,并且廣泛培養學生使用廣播進行農業推廣的能力。而地方廣播臺則使用方言進行廣播 ,有效地解決了這個有 16 種官方語言和上百種方言的國家的語言問題。

  獨立后 ,印度廣播電臺逐步發展了 149 個中波廣播和 128 個調頻發射機的網絡 ,覆蓋全國 98.82% 的人口及 89.51% 的區域。所有的播控中心通過轉接國家或區域項目的衛星而連成網絡。全印廣播電臺為超過 9 000 個農場和家庭播放節目 ,印度并沒有真正地發揮廣播或用于農業發展的調頻廣播的潛能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受到了政策和政治的限制。

  2 印度的電視傳播技術

  在發展中國家中 ,印度是首批將電視運用于教育的國家之一。1975 年至 1976 年 ,印度政府也是首批將電視用于農村地區的農業推廣 ,但它并沒有很好的利用該媒體優勢來促進發展。

  1959 年 ,首都新德里開始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援建的試點電視中心 ,利用黑白電視將教育內容傳遞至印度較貧困地區。1984 年預選時 ,政府啟動了提升印度電視網絡覆蓋率這一項目 ,將較低功率的信息傳達器與印度國家衛星相連。在 1986 年 ,喬西委員會對印度電視網絡發展方向提出了許多質疑 ,尤其指出偏離了用媒介促進發展這一目標 ,委員會的報告同時也表達了對節目內容的關注 ,特別是對包括農業在內的農村發展節目。

  電視節目中有關農業推廣的節目 ,需要更大的財政支出和多種傳播技巧。支持農業電視節目和運用廣播播放技巧的信息接入單元模式并不適用于電視 ,因為資源很少 ,無法為學生提供用電視進行推廣的訓練。一些公立大學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處獲得投資并用于視聽研究中心的建立 ,但它與全印電視臺、國家電視網的聯系非常少。再比如國家農業研究學院 ,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農業人力資源和國家農業科技項目的培訓 ,只粗略地用來提高電視節目內容和制作技巧。

  相關知識推薦:農業可持續發展論文如何發英文期刊

  現在用于農業推廣的節目內容很有限 ,這類節目每天下午 6 :00-7 :30 在國家頻道和地方頻道播送 ,節目帶著舊式廣播的懷舊和無趣感 ,熒幕中僅僅是主播在念稿。因此農業大學也未能成功地創建視頻對象庫 ,失敗的原因關鍵在于對將電視用于農村發展的實際操作缺乏明確和清晰的策略。

  1990 年代初期 ,在古吉拉特邦的科達地區 ,印度航天研究組織的項目用到了低功率的信息傳達器來進行電視節目的播送 ,但最終中央政府并未允許這個項目繼續下去。同一時期 ,由于有線電視成本較低 ,本土的接收器技術在印度發展起來了。由于它的非組織性質 ,且擁有當地地方政治家的支持 ,因此政府可以控制和規范它。同時電視臺也進行了一些窄播實驗 ,用衛星和已快不存在的打印終端來播送單向的聲訊和雙向的視頻。

  從印度用廣播電視來推廣農業、發展農村的經驗中發現 ,如果不具備本土節目的生產能力 ,這樣的傳播系統是不能持續用于農業推廣的。而本質上,農業傳播的所有任務中 ,建立傳播網絡是最簡單的任務。將其運用到社會、政治和經濟中 ,讓目標受眾獲益。

  使用收音機和電視時 ,社區中會出現拒絕訪問。拒絕訪問 ,不僅歸因于廣播和大眾傳播的國家政策 ,還有多種因素在起作用 ,比如缺乏電力、接入點的設計、接收器的費用、經濟和政治公平、教育和文化等。農業研究機構、教育機構在生產和技能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傳播環中若忽略他們 ,就會限制國家農業推廣系統推動農業發展的能力。

  印度用于農業發展的信息傳播技術主要服務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包括電子政務在內的農村服務 ;三是與農業相關的信息傳播技術 ,包括 :銷售、社區動員以及農業推廣。而用于農業項目的信息傳播技術主要由政府或公共部門、私人企業 ,以及非政府組織提供支持。

  全國農民所需信息是多樣的 ,通過在北安、北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這三個州展開的研究表明。

  第一 ,農民需要知道農作物的種類、種植時間、如何科學種植及成熟后應該如何儲存 ,并在恰當時間售賣出去。

  第二 ,政府在農業相關政策的出臺和通知上要準確及時。

  第三 ,在運用高產化肥時應預防作物疾病以及病后的治療措施等。

  第四 ,保持土壤質量并進行糧食循環播種 ,預防全國多地因種植甘蔗而對土壤產生的不良影響。

  第五 ,種蔬菜的時候 ,要了解播種的時間、品種以及特殊作物種植的區域 ;在灌溉時 ,要格外注意疾病的預防措施 ,農藥的用量以及儲存時間。

  第六 ,要了解在國際市場上農作物出口的潛力是、國際市場的作物標準。

  第七 ,要在紙媒上增加農業相關活動的報道。在農業產品的選擇和技術經濟的可行性上 ,為工廠提供關于原材料、信貸融通、激勵機制、支持方式的信息。

  影響農業信息傳播技術和市場營銷信息擴散的關鍵原因在于 :其一 ,農村地區缺乏可靠的連接線路 ;其二 ,農村市場極度缺乏購買力 ,這需要尋找贊助方 ,通過打廣告、創造商譽或實現某些目的來使贊助方獲利 ;其三 ,選擇何時在各地區建立電子政務 ,這將大大影響著投資成本 ;其四 ,針對電腦操作能力較低且文化較少的受眾而言 ,要在傳播中高頻率使用圖片和解說。

  從信息技術發布方面 ,農民從技術信息中獲益和技術服務的有效性應由用戶需求來判定。在信息技術發布地點方面發現。

  首先 ,信息入戶的方式使用有限 ,因為大量農戶家庭既沒有收音機也沒有電視機 ,很多甚至連日報也無法獲得 ;對大多數家庭來說 ,電腦或手提設備更是不可能。

  其次 ,在大型集市上傳遞這些信息 ,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因為一部分農戶會在既定時間去市場上做生意 ,他們會專注于買賣而不會把時間花在接收市場信息上。鑒于以上情況和農民的高文盲率 ,小攤、診所、聯合采購中心以及服務中心成為關鍵的信息接入點。

  3 結論

  本文研究發現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是不平衡的 ,由于缺乏有效的內容 ,政府和大部分公共部門的積極性也難以持續。印度花了 50 年的時間來普及廣播 ,但廣播媒介在農業推廣中也沒能獲得明顯利益 ,除非大大提升其建設能力和內容生產。在網絡技術的使用方面 ,印度應該向韓國學習如何運用互聯網來進行農業推廣 ,從以下幾點進行提高 :第一 ,廣泛建設寬帶的連接 ,這是解決文盲問題的關鍵 ;第二 ,盡快充實內容 ,沒有內容寬帶連接也是沒用的 ;第三 ,加大對信息生產的投資。

  現在的農業研究系統 ,需要對其結構進行大調整才能生產出有效有用的內容。由于傳播內容的公益性 ,私營組織難以參與投資。因此 ,必須盡快鞏固和重建公共研究部門 ,尤其是國立農業大學 ,促使其與各種公共或私營組織以及社區組織合作進行內容生產 ,以便在農業推廣和農村發展中更加有效地運用信息傳播技術。——論文作者:羅晟丹

  參考文獻

  [1]Suresh C Babu,P K Joshi,ClaireJ.Glendenning, KwadwoAsenso-Okyere,RasheedSulaiman V,蔡彥虹.印度農業推廣改革現狀:戰略重點和政策選擇[J].世界農業, 2017(7):174-177.

  [2]鮑文,李佳.印度農業推廣體系發展趨勢及其問題分析[J]. 農業經濟,2013(11):15-17.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