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進展與展望

發布時間:2019-01-02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從根本上來講,農業生產表現為特定的風險性,而農業氣象災害構成了上述風險的源頭所在。在目前狀況下,農業氣象災害整體上呈現頻發的趨向,災害的劇烈程度也在逐漸變得更大因此在面對上述現狀時,有關部門亟待著手健全風險評估流程,針對多變性的氣

  【摘要】從根本上來講,農業生產表現為特定的風險性,而農業氣象災害構成了上述風險的源頭所在。在目前狀況下,農業氣象災害整體上呈現頻發的趨向,災害的劇烈程度也在逐漸變得更大因此在面對上述現狀時,有關部門亟待著手健全風險評估流程,針對多變性的氣象災害應3'-致力于全面加以評估。有關部門只有在全面評估氣象災害的前提下,才能在根源上杜絕強烈危害性,對此應"3-探究當前階段的風險評估進展狀況。

  【關鍵詞】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進展,展望

應用氣象學報

  1引言

  近些年以來,各地農業災害都呈現相對較廣的波及范圍以及顯著的威脅性。農業災害是否表現為頻發的狀態,其在根本上關乎人類日常活動以及氣候變暖的整體趨向。各地由于頻繁遭受多種多樣的農業災害干擾,因而減損了特定時間段的農業產能。

  在情況嚴重時,農業災害還可能會傷害到人身安全。有關部門通過施行多層次的災害風險評估,應當可以全面預測農業災害,針對其中涉及到的各類氣象災害著手進行相應的防控。因此可以得知,針對農業氣象災害亟待健全現階段的災害風險評估流程,依照因地制宜的宗旨與思路來評估氣象風險。

  2評估氣象災害風險的關鍵要素

  2.1關于承載體具備的脆弱程度

  對于氣象災害來講,不同類型的承載體都將會表現為各異的受損狀態,對其可以表示為脆弱度。因此可見,承載體本身是否具備脆弱性,其在根本上關乎農業產能遭受的整體損害狀態。針對上述的脆弱度如果要開展精確評估,那么通常需要依賴于致災因子。具體而言,評估脆弱度應當涉及到劃定風險區域、評估風險區的特性、分析防災能力以及其他相關要素。在某些情況下,承載體本身具備相對顯著的脆弱性,對其應當能夠判定為較差的抗災綜合能力。一旦遇到某些突發性的外在氣候災害,那么上述農業區域將會因此而承受顯著損失。

  2.2關于期望損失

  針對氣象災害引發的期望損失指標,其可以歸納為特定的風險概率。具體在識別上述的氣象風險時,首先應當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評估指標。因此可見,評估期望損失的做法有益于全面判定災情風險。通常情況下,評估期望損失應當可以選擇相對評估方法、絕對評估方法或者綜合性的災害評估方法,其中核心指標應當涉及到成災面積、農業產能損失、絕收面積以及農業減產率。在上述的各項指標中,絕對評價指標應當能夠包含農業絕收面積以及成災面積,而相對評價指標通常包含減產率等。

  2.3關于致害因子

  在探究農業氣象災害時,不可避免將會涉及到多種多樣的致災因子。致災因子本身具備特定的變異性,其自身的變異性與致災風險陛具備內在的聯系。一般來講,某些氣象災害如果表現為較高頻率以及較大強度的特性,那么與之密切相關的災害影響也將會表現得尤為顯著。危險l生評估應當主要側重于致災因子,其中評價的關鍵點在于時間分布、空間分布、因子出現的概率、致災等級與災害持續時間。

  因此可以得知,針對致災因子如果要全面施行風險評估,那么關鍵在于創建隨機性的評估模型,運用建模方式來描述隨機性的氣象風險概率。這是因為,農業風險概率通常來講都可以將其納入特定的隨機模式中,對此應當運用擬合函數的方式來評判整體上的災害強度、災害頻率以及變異系數,在此前提下估算得出特定層次上的農業氣象風險。

  3未來研究進展

  經過綜合分析可見,農業氣象災害本身體現為顯著的綜合性,因此如果依賴于單一化的評估手段,那么將很難全面評估當前現有的各類氣象風險。在未來的風險評估相關研究中,技術人員還需更多著眼于形成上述氣象災害的根本機理,而非單純局限于承載體或者致災因子。具體而言,探究農業氣象災害應當致力于如下的技術進展:

  3.1全面評估風險概率

  概率評估應當建立于數學統計的前提下,運用建模手段來全面評估特定時間段的農業損失以及氣象災害風險。通過運用上述的評估措施,應當能夠歸納得出綜合性較強的風險評估結論。具體在評估概率時,通常都會用到時序分析、非參數估計、概率密度函數估計、信息擴散、回歸模型以及聚類分析等手段。在上述各種類型的評估方式中,運用頻率最高的應當是概率評估法。具體在操作時,應當能夠緊密結合當前現有的樣本信息,因地制宜選擇特定的評估流程。此外,時序分析法通常能夠適用于評估完整度較高的樣本,而其他各類方法適用于完整度較差的氣象災害樣本。

  3.2創建綜合性的評估指標

  綜合評估法在根本上超越了單一性的災害評估,其具備更高層次的綜合性與全面性。一般來講,各種各樣的氣象災害都是源自多個致災因子的,因而對此應當致力于綜合開展評估。具體在開展綜合性的氣象災害估測時,關鍵需要落實于災情帶來的損失、致災因子總數、農業減災能力以及承載體自身具備的脆弱程度。針對上述各項因子予以全面整合,進而歸納得出完整性較強的氣象評估因子。

  因此可見,綜合性評估法側重于創建多層次的評估體系,通過運用加權求和來整合多種多樣的權重指標。在創建數學模型的前提下,應當能夠選取合適的災害指標,然后運用適當措施來優化上述的各類指標。此外在必要時,針對綜合評估農業氣象還可以適用層次分析、權重計算、專家打分、德菲爾法以及模糊綜合評價等措施。

  3.3運用悄帚模擬來展開災害評估

  除上述的評估方式以外,有關部門如果要全面評估特定時問段的災害風險,那么也可以借助情景模擬的措施。情景模擬具備動態化的特征,其中涉及到復雜度較高的氣象評估模型。與此同時,情景模擬法全面結合了GIS手段與遙感方法,針對多層次的農業影響要素都應當著眼于全面開展測評。通過運用上述的評估方式,應當能夠得出可視化程度較高的災害表達方式。近些年以來,技術人員正在嘗試運用情景模擬來推測作物生長與當地氣候的內在聯系。

  4結語

  在當前現有的各類氣象災害中,農業氣象災害占據了相對較大的比例。從現狀來看,有關部門正在著眼于創建風險估的全新模式,確保將其全面運用了評估各種類型的氣緣災害。佴從整體視角來看,評估農業氣象風險涉及到的相關機制尚未真正達到健全,對其仍然有待加以全面優化與改進。因此在未來實踐中,相關部門及其技術人員還需更多關注全方位的災害風險評估,借助信息化的途徑與手段來提升風險評估能夠達到的精確度。

  【參考文獻】

  [1]許彥平,姚曉紅,劉曉強,等.果樹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與應用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學版),2O15,40(1l1):108-114.

  【2]王春乙,張繼權,霍治國,等.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進展與展望[J】.氣象學報,2015,73(01):卜19.

  [3】胡亞南,李闊,計吟隆.1951—2010年華北平原農業氣象災害特征分析及糧食減產陬臉評估[J].中國農業氣象,2013,34(02):197—203.

  【4】王麗媛,于飛.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分析及區劃研究進展[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11):84-88.

  [5]霍治國,李世奎,王素艷,等。主要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技術及其應用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13(06):692—703.

  推薦期刊:《應用氣象學報》是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家氣象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聯合主辦的大氣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創刊于1986年。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