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21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教學論文投稿發表了農業教學的探究背景和模式,開展中職學校探究可以解決現實困惑,論文對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剖析,分析了當前實踐教學向運用型轉變的特點,并指出中職實踐教學念亟待完善。提高學生實訓的有效性,強化實踐教學的地方特色。
這篇教學論文投稿發表了農業教學的探究背景和模式,開展中職學校探究可以解決現實困惑,論文對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剖析,分析了當前實踐教學向運用型轉變的特點,并指出中職實踐教學念亟待完善。提高學生實訓的有效性,強化實踐教學的地方特色。
關鍵詞:教學論文投稿,中職學校,實踐教學模式
一、引言
由于中職學校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尚處于理論探索與實踐試點階段,常常借鑒高職教育的有效經驗和一些做法。本文圍繞當前實踐教學的基本做法,提出中職學校實踐教學模式探求的過程中,應以實踐創新為抓手,圍繞當地的產業結構,選擇正確的實訓模式,促進地區職教的健康發展。
二、開展探究的深刻背景
第一,理論憂思。實踐教學是歷來都是職業教育的理論核心和研究前沿。由于中職學校開展實踐教學探究較少,在理論積累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與發達國家實踐教學由來已久的歷史和積累的成功經驗相差甚遠,中職學校實踐教學探究容易產生理論上的系統性斷裂。第二,現實困惑。實踐教學主要是要創設一種結構化的職業情景并養成實際有效的生產能力。一方面,農村對現代農技需求相當迫切;另一方面,農民對實用技術求賢若渴,中職學校實踐教學探究易產生結構上的層次性斷代。第三,農村迫切。實踐教學的本質是指在工作情景中構建自己解決困難的技能,這不僅要關注建立在理論層面之上顯性知識的復制與再現,而且更多地著眼于蘊含在操作體系之中的隱性實踐的生成與建構。鑒于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中職學校實踐教學探究容易產生需求上的體系性斷檔。
三、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究
第一,實踐教學模式探究的依據。人類的一切理論知識和精神文明均來自于社會實踐。我們書本上有些知識可以用概念和詞句邏輯表達出意思,但還有更豐滿的難以用溝通表達共享的知識,就必須要通過動手動腦用心去感受。德國“工匠”的培育路徑,充分體現了實踐教學變革的痕跡和示范的魅力。第二,實踐教學模式探究的思路。本文通過探討實踐教學的四種模式,強化了探究的理論基礎。從四個層面歸納了實踐教學的表現脈絡,提出符合本地區特色的中職學校實踐教學的新思路。
四、實踐教學模式的剖析
第一,創業示范性實踐教學模式。其一,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突出:①以實踐教學理念為指導,把學生體驗參與作為評價的條件;②以農職創業優先為動力,把學生成功創業作為評價的亮點;③以實踐技能拓展為方向,把學生能力提高作為評價的目標。其二,典型特征:①在實踐教學中要做好“量-質-效”三統一,量要適度、質在其間,效益優先;
、谠趯嵺`教學中要做好“教-學-會”三統一,以農為本,研究教法,重在領會;③在實踐教學中要做好“知-能-勤”三統一,切合實際、目標實在、教學實效;其三,教學方式:突出創新理念與實踐能力,以創新素質的凝練為基礎,按照分專業、分對象、分層次的做法,把實踐技能直接講給學生聽、做給學生看、帶著學生干,使實踐教學充滿活力;其四,效果評價:實踐教學目標明確,現場互動情境逼真。產生了新想法、新思想,學會了新方法、新技術,享受了實踐教學的快樂。第二,立業成長性實踐教學模式。其一,教育理念:把握重難點和關鍵點,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實踐技能與技能素質同步提高。其二,典型特征:①分產業教學,認定學生的技能需求。②分層次摸底,提高學生實訓的有效性。
③分專業激勵,調動學生從農的積極性。做好項目扶持、信心支持。其三,教學方式: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送下去接回來、典型幫示范看”,進行講解、示范、操作和解答。有針對性地答學所問、釋學所疑、解學所惑。其四,效果評價:按照“實踐示范、巡回指導和訓練跟蹤”,使每一節實踐課富于生活化、情感化,讓實踐教學不再是一種勞役,讓學生感受到實踐教學的“載歌載舞”。第三,經營指導性實踐教學模式。其一,教育理念:緊密結合經濟社會變革和學生家庭生活實際,強調訓前重準備、訓練重效果、練后重提,把技能操作中的知識點講全、講深、講透、講細。其二,典型特征:①以農職定位為立足點,優化實踐教學的體系結構。②以對接專業為切入點,強化實踐教學的地方特色。
、垡詫嵺`教學為著力點,提升學,F場教學的指導水平。其三,教學方式:實行“訓練-小結-運用”三步走,做到指點到位,讓學生活動起來;實現“知識-項目-技能”三提高,做到溝通順暢,讓心靈靠的更近。其四,效果評價:貼近農村實際需要,按照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經營目標,把學生中的“精英”、“能手”培養為科技和管理的能人。第四,項目推動性實踐教學模式。其一,教育理念:采用現場教學、參觀講座、虛擬仿真和農業科技云等形式,以高科技農業項目推廣為載體,服務于推動農業進步、促進農民致富和壯大農村經濟。其二,典型特征:建立“骨干引領、團隊合作”的實訓管理機制,讓學生帶著“?”來,變“?”為“!”。其三,教學方式:擺脫以課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將知識和技能的形成過程傳授給學員,使實踐項目有趣、實訓活動激趣和過程獲得促趣。其四,效果評價:創業項目的信息資源跨學校、跨產業遠程共享,鞏固了實踐教學的制度完善、設施建設和后勤保障。
五、實踐教學模式研究的啟示
用什么”理論”破解中職學校實踐教學短板,不是沒有辦法,而是要用真心想辦法,農職學校不要指望別人幫助你,要指望農民需要你。中職職業學校要大力打造實踐教學平臺,制定產教融合的促進辦法,把小事做精、把細節做亮。
參考文獻:
[1]陳鵬飛.水產養殖專業“產學研”實踐教學模式的建立于運用.[J]家畜生態學報,2016(5).
[2]郭慧敏.構建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思考.[J]內蒙古大學學報,2014(10).
作者:陳聯合 李洪濤
推薦閱讀:《農業工程》(雙月刊)創刊于2011年5月,是由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主管、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主辦的農業工程類綜合性學術期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