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農業經濟論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設計方案

發布時間:2016-05-13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在人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制造一些垃圾,垃圾的清理問題也是每個人所關注的,因為這涉及到人們生活的環境問題。本文是一篇 農業經濟論文 范文,主要論述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設計方案。 摘 要:為了實現安徽省全椒縣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化管理,本文利用物聯

  在人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制造一些垃圾,垃圾的清理問題也是每個人所關注的,因為這涉及到人們生活的環境問題。本文是一篇農業經濟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設計方案。
  摘 要:為了實現安徽省全椒縣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化管理,本文利用物聯網、GPS導航、GIS等技術來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過程信息化,并提出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的設計方案。通過該系統的運行,實現深埋收集站的滿桶報警以及收運車輛行駛路線的智能化規劃,并實現對運輸車輛以及工作人員的實時監管,從而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從收集到運輸整個階段的智能化、信息化。

  關鍵詞:農村生活垃圾,物聯網,信息化

  Abstract:In order to intelligently manage the rural household garbage in Quanjiao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we combine the GPS navigation,GIS technology,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he process of rural garbag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is paper,we design a rural household garbage collection system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Our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activate the alarm when the garbage containers are full at the collection station and will also provide an optimal driven route for the garbage truck. We can also monitor the garbage truck and the workers in real time through this system. The proposed design scheme provides a way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tial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dure of rural household wast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Rural living garbage; Internet of things;Informatization

  近些年來,基于生活垃圾對人們日常生活、生產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各級政府開始高度重視生活垃圾的管理問題,全國各地大中城市陸續興建了一批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陸續出臺一些關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措施,開始對城市居民收取垃圾處理費,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迅速得到了提高,城市生活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1]。但是,當前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關注卻遠遠不夠,絕大多數農村地區的生活垃圾還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農村“臟、亂、差”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村莊甚至出現了“垃圾圍村”的現狀[2]。

  很多農村沒有指定的垃圾堆放場所、專門的垃圾處理處置系統,農村生活垃圾隨意傾倒于村前屋后的溝道、街道兩旁,并且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方式也僅依靠焚燒、掩埋、堆積等簡單的措施,這樣容易導致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大氣、土壤、地表、地下水體等進入生態系統,形成化學物質型污染,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加大了疫情、疾病的傳播風險,危害農民身體健康[3]。

  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切實解決“三農問題”,2015年6月安徽省住建廳、環保廳、農委聯合印發《安徽省農村生活垃圾3年治理行動方案》。根據這一行動方案,全椒縣率先組織開展了“向垃圾宣戰”活動,采取PPP模式,打出“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參與治理”的組合拳,對全縣農村垃圾開展全區域一體化治理。全縣范圍內每2~3戶配置一個垃圾收集桶,每村至少配備一個深埋收集站,每鎮配1臺壓縮式運輸車,對保潔員收運車、深埋收集站、壓縮式運輸車全程“數字化、視頻化”定位監控、平臺管理。

  基于全椒縣生活垃圾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建立,本文旨在運用物聯網技術來解決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過程的信息化問題,利用物聯網技術的可追溯性、動態性等優點來加強運輸過程的信息收集、動態監控能力,提高收運效率[4],從而實現農村生后垃圾的信息化管理,為決策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1 垃圾收運系統概述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傳感器、GPS/北斗系統、二維碼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5-6]。

  本系統旨在利用物聯網技術來實現生活垃圾的智能化收運,為深埋收集站配置紅外傳感器,并通過傳感器來監測深埋收集站內生活垃圾的量,當收集站內的生活垃圾量達到收集站容量的80%時,收集站向系統發出滿桶預警,系統通過滿桶的收集站的位置分布利用GIS系統為運輸車輛智能規劃行駛路徑,從而提高生活垃圾的收運效率,實現收運過程的智能化。該系統的功能覆蓋農村生活垃圾從產生到處理或回收利用的全過程,包括為各環節配備的必要設施進行管理、對收運流程進行實時監管以及對工作人員的信息管理等[7-8]。

  2 系統模塊功能

  本收運系統包括基礎數據采集模塊、基礎數據管理模塊、車輛調度管理模塊以及系統管理模塊,如圖1所示。

  2.1 基礎數據采集模塊 本系統中所要采集數據主要包括包含深埋收集站的基本信息、車輛的基礎信息、車輛在收運過程中的狀態、運輸人員的基本信息。由于數據是系統正常運作的基礎,因此要求數據的采集具有實時性和準確行。將深埋收集站的地理位置、車輛的車牌號以及所歸屬的管理區域、運輸人員的基本信息等寫入RFID標簽中,并給深埋收集站、運輸車輛、運輸人員分配相應的RFID標簽,并通過讀取RFID標簽的方式來完成數據的采集[9]。通過GPS定位、攝像裝置等來實現車輛的實時監控。   2.2 基礎數據管理模塊 本模塊包括了對深埋收集站的信息管理、運輸車輛信息管理、運輸人員信息管理和對收運途中的其他相關信息的管理[10]。

  2.2.1 深埋收集站的信息管理 深埋收集站作為生活垃圾的起源點,是對農村生活垃圾管理信息化的源頭,通過傳感器來實現填埋桶的預警功能,當垃圾收集量達到收集桶容積的80%的時候,填埋桶通過無線通信向系統發出滿桶預警信息,系統通過判斷需要轉運垃圾的收集站的位置進行車輛及人員的調度以及車輛收集路線的規劃。

  2.2.2 運輸車輛信息管理 運輸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是動態的,通過GPS對車輛的位置信息進行管理[11],同時通過對車輛行駛速度、油耗、載重等信息的監管來實現對車輛的監管。當車輛不在規定的形式路線行駛時系統會提示管理人員對車輛狀態進行查看,以規范運輸車輛的管理,減少運輸成本。

  2.2.3 運輸人員的管理 每個運輸人員由管理員進行駕駛車輛的分配,在車輛進行調度時,根據運輸人員的工作狀態來進行人員的調度,當駕駛員在同一天駕駛時間達到設定值時,系統將不會給該工作人員進行任務分派,從而避免駕駛員疲勞駕駛[12]。

  2.3 車輛調度管理模塊 本模塊包括地圖信息管理、車輛運輸歷史路線信息管理、運輸車輛動態信息管理、運輸車輛報警信息管理等功能。

  2.3.1 地圖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地圖的擴大或縮小的管理,在后期運營中隨著填埋式收集桶的增多或減少,地圖信息會發生變化,管理人員可在此模塊中進行地圖的修改[13]。

  2.3.2 車輛運輸歷史路線信息管理 通過對歷史路線的查詢,可實時掌控運輸人員是否按規操作,加強車輛及運輸人員的規范性管理,為管理部門提供科學的管理依據。

  2.3.3 運輸車輛動態信息管理 清運車的動態管理實現對清運車輛的遠程實時監控,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調度中心向車載終端發出指令,終端會依照指令不間斷的傳輸定位數據給調度中心,經GIS做必要處理后,將車輛的實時位置顯示于電子地圖上,以達到對車輛的跟蹤定位[14-15]。

  2.3.4 運輸車輛報警信息管理 運輸車輛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會向系統發出警報信號,后臺管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向車輛發出相應的指令,這樣有利于車輛運輸過程中的安全管理[16]。
農業經濟論文

  2.4 系統管理模塊 本模塊是為了方便后臺管理而設計的,工作人員考勤信息管理主要是為了考察工作人員是否按時上下班以及在上班時間是否在自己的工作區域內,以此來對工作人員進行監管。上層管理人員可在此模塊中對下級管理人員的權限進行設置[17]。

  上述系統功能在技術上采用“平臺化、組件化”的設計思路,集成并綜合利用“3S”(GIS、GPS、RS)、智能手機嵌入式開發、無線視頻監控、多源數據交換、物聯網、傳感網、SCADA等關鍵技術進行設計開發,形成集多媒體展示、動態交互、無線數據采集、可視化管理、遠程監控、智能引導、應急指揮調度、統計查詢、決策分析等諸多功能于一體的收運數字監控系統[18-20],為進一步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信息化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

  3 結語

  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智能化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不僅能夠對生活垃圾處理的基礎數據資料的進行智能化采集、統計、分析保存,還能為生活垃圾處置的綜合調度、運行管理、遠程監控、輔助決策、處理經費提供可靠可信的依據,為各級領導提供決策支持,為生活垃圾運輸車輛規范化管理提供科技手段,提高垃圾運輸處理監管水平和垃圾調度的科學性、合理性。

  參考文獻

  [1]任蓉.城郊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

  [2]吳丹.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問題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3]郭娟,賀文智.物聯網技術在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中的應用[J].環境保護科學,2013,39(1):45-49.

  [4]余寧.物聯網技術在垃圾收運監管體系中的應用[J].環境工程,2013,31(4).

  [5]余波.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優化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15.

  [6]歷劍.物聯網技術之RFID識別[J].物聯網技術,2013(05):14-17,20.

  [7]沈穎青.我國垃圾分類現狀對策建議[J].北方環境,2011,23(08):13-14.

  [8]王華,畢貴紅,李勁.城市生活垃圾智能管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9.

  [9]解振華.準確把握“十二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大任務[J].中國經貿導刊,2011(09):5-6.

  [10]徐金龍,朱躍釗,陳紅喜,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國際經驗、中國問題及優化策略[J].生態經濟,2012(05):161-164.
  農業經濟論文發表期刊推薦《農業經濟與管理》始終堅持國家科技期刊辦刊方針,緊緊圍繞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中心工作和發展前沿,及時跟蹤和報道農業經濟與管理理論、技術,為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發展提供信息,為世界各國農業經濟與管理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園地,也為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可借鑒的資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和歡迎。在新形勢下,該刊將一如既往,繼續辦好本刊,為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