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01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林業經濟資源的新建設方針有哪些呢?我們從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西藏地區的林業經營環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經營觀念和模式必須適應時代的需要,促進林業向生態建設為主的轉變。林業分類經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分類區劃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協調統
林業經濟資源的新建設方針有哪些呢?我們從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西藏地區的林業經營環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經營觀念和模式必須適應時代的需要,促進林業向生態建設為主的轉變。林業分類經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分類區劃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協調統一的促進森林經營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可以促進林業的體制和機制的轉變,是提高商品林經濟效益的有效渠道,也是有效的經營和保護生態公益林的重要舉措。
摘要:對商品林業建設,采取和探索森林資源國家所有權的多種實現形式,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賃、拍賣等多種經營形式,促進商品林走市場化、集約化、基地化、林工貿一體化的產業化發展道路,真正達到“搞活商品林”的目的。
關鍵詞:林業經濟,林業科技,林業論文投稿
一、西藏森林經濟資源的功能區劃
根據不同區域的森林自然條件,再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狀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森林生態產品的不同需求,可將西藏大致劃分為四個林地主體功能區。
論文網推薦:《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本刊以為廣大林業管理工作者和成人教育工作與服務為宗旨,以提高林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為目的,密切聯系林業改革和發展實際,深入開展林業管理科學和林業成人教育理論研究,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及時反映林業經濟管理、企業管理、行政管理以及林業成人教育領域學術研究成果和學術動態。
(一)藏西北高原荒漠生態修復與保護區
藏西北高原湖盆區,區內主要有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和高寒荒漠等生態系統,在維系西藏高寒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生態環境和發展草地畜牧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林地功能定位:有效遏制草原沙化、荒漠化進程,為草原、荒漠等生態系統修復與保護提供生態支撐,使該區特有的高寒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
(二)藏西南水土保持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區
西藏高原中南部,區內主要以高原溫帶半干旱灌叢草原為基帶的多層次山地生態系統、喜馬拉雅山北坡的山原高寒草原生態系統、南坡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基帶的多層次生態系統。林地功能定位: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優化區域生態環境,提升生態支撐保障能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生態安全保障。
(三)藏東北水源涵養及特色經濟林區
西藏高原東北部,主要生態系統類型有云、冷杉為主體的亞高山暗針葉林,高山、亞高山草甸,河谷溫性灌草叢等,區域內林地面積大,且多以喬木林地為主,是西藏的主要林區。林地功能定位: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強區域特色林產品供給能力,為區域天然林資源保護創造條件。
(四)藏東南山地森林生態保育及生態旅游區
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馬拉雅山東段的大部分區域,主要有亞熱帶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寒溫帶暗針葉林和亞寒帶灌木林等,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林地功能定位:強化高原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保育,優化生物多樣性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合理適度地發展森林生態旅游。
二、促進西藏林業分類經營的具體措施
林業分類經營還需各方面政策保障,健全管理體制,以保證林業資源得到更合適的利用,達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完善林業分類經營的組織形式
對公益林建設,強化政府的組織管理。對具有一定規模集中營造的生態林,應主要采取工程項目建設和林場管理的組織形式。此外,還應當在實行預算管理基礎上,積極引入造林承包、管護承包以及招投標等管理方式,以提高公益林建設和管理效率。
(二)建立和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
林業分類經營成功與否,關鍵在于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制度能否實現,以及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是否支持與重視。生態公益林的發展按社會公益事業由國家和社會團體以及社會全體共同承擔是完全必要的,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結合國情、區情、林情和政府及行業財力,開展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計量與收費標準研究,制定一套科學、合理、全面可行的效益補償制度,多方面、多渠道籌集資金,為林業分類經營的順利開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順利實施提供資金保證。
(三)建立健全經營管理機制,依法治林
西藏地區森林資源豐富,但長期集中過度采伐,以森林植被為主體的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因此,建立健全經營管理機制,開展護林防火與森林病蟲害防治,杜絕森林火災發生,減少森林病蟲危害;加強林政執法管理,依法保護現有原始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實現依法管理,科學經營,是實現分類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