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29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脆弱的,有問題就必須及時疏導,存留在時間越長心底留下的陰影也就越深刻也就難以抹去。因此我們在做工作時就應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善于發現職工的心理問題,及時的給予幫助、解決,防止問題的郁結加劇。 1.煤礦工人的主要心理特
摘要: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脆弱的,有問題就必須及時疏導,存留在時間越長心底留下的陰影也就越深刻也就難以抹去。因此我們在做工作時就應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善于發現職工的心理問題,及時的給予幫助、解決,防止問題的郁結加劇。
1.煤礦工人的主要心理特征
1.1恐懼心理
所謂恐懼心理,是在真實或想象的危險中,個人或群體深刻感受到的一種強烈而壓抑的情感狀態。煤炭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這是它由它所處的工作環境所決定的。我們經?梢詮母鞣N媒體上看到關于礦難事故的報道,關注這個行業的人都有這樣的認知——煤炭行業是一個高危行業,因此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就形成了一個定式——從事煤炭生產,就是和死神接吻,煤炭工人的生命隨時都會煙消云散。
作為一名煤礦工人,特別是長期從事井下勞動的工人,很難有沒有經歷過痛失工友的經歷;再加上企業對這方面的宣傳(以做前車之鑒、促進企業的安全生產),他們對礦難事故就知道的更多,對危險的感受也就更具體。從某方面來講這對他們重視安全、規范操作有莫大的好處,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覺得自己的生命總是處在危險狀態中,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意外,造成對生命不可預知的恐慌。從事煤炭行業的時間越長,這種心理壓力就越大。如果這種心理狀況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和排解,時間一長就有可能導致他們對生命的麻木,產生過一天是一天的消極心理,這樣就更不利于安全產生。
1.2疑病心理
煤炭行業是存在職業病較多的行業,煤炭深埋在地下,采煤的工作場境就不可能和地面的工種相比?諝赓|量差、高熱、高濕、高塵以及各種有毒有害氣體共同構成了煤炭開采的工作場景,同時采煤又是一項勞動強度高的工作,在這樣的環境中長期從事勞動,就難免不出現一些職業病,矽肺、風濕病等職業病癥成了捆擾煤礦工人的“心病”。作為煤礦工人來說,在關心自身生命安全的同時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健康,這也是作為一個人的本能。但很多礦工對生命健康知識了解幾乎是空白更不要說有什么科學認知了,因此就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持懷疑態度,聽風就是雨,身體一有風吹草動就大驚失色,總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不可治愈的頑疾。即便是在醫生得出了正常的結論后也不接受現實,終日疑神疑鬼、郁郁寡歡、無法解脫,精神狀態一日不如一日,這樣就更不利于健康了。
1.3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自己輕視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覺得自己不如他人,自卑往往是由比較引起的。這是煤礦工人的一種普遍心理現象,來自社會的的不公正看法,在絕大多數煤礦工人心中存在,在社會的眼光中煤炭行業是一個低等行業,從事這種行業的人都是些頭腦簡單以出賣勞動力謀生的人,你看他們黑糊糊、臟兮兮與撿垃圾的沒什么區別。社會的這種不公正理解同樣在煤礦工人心中蔓延生根,極大的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自我輕視、自我貶低,煤礦工人從骨子里冒出的自卑在渾身的每一個毛孔中流淌,在與外界的交往中從不敢自豪的說一聲“我是煤礦工人”,總是扭扭捏捏、閃閃爍爍,深為自己的礦工身份而無地自容。
1.4孤獨心理
眾所周知,煤炭總是蘊涵在交通落后遠離人煙的深山密林之處,如果不是開采的需要,這些地方也許永遠也不會有多少人去光顧。在這種地方也不可能建立發達的生活區,像城區一樣人丁興旺,繁華熱鬧,這里也沒有足夠的生活、文化、娛樂設施供煤礦工人排遣內心的寂寞。煤炭工人為了從事生產,遠離親人、朋友獨自一人在與世隔絕的深山中默默的付出勞動。雖然這里有許多工友可以交流,有企業的關懷,但這種交流畢竟有限也是不全面的,他們還需要向妻兒、父母、朋友傾吐心聲、暢談夢想,乃至和整個社會進行廣泛的接觸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滿足作為一個人的社會需求。工作的繁重工余的沉悶,礦工的這種社會需求得不到滿足,內心的孤獨是可想而知的。
1.5壓抑心理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登臨高山之頂,極目遠眺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會隨著視野的的開闊而豁然開朗;反之,如果在暴風雨來臨烏云蓋頭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一種沉悶的壓抑感。煤炭夾在地殼之中就那么薄薄的一層,采煤工作面的頂板黑壓壓的觸手可及,煤炭工人要想把煤炭開采出來就必須貓著腰匍匐著進行工作,抬頭望望頂板就在鼻尖,岌岌欲墜。這種壓迫感如此真實的存在,擁堵在煤礦工人的心頭,再加上工作的勞累生產任務的緊迫,他們很少能夠節約出時間到開闊的地方松弛神經或者進行一些必要的自我調節。這樣日積月累,煤炭工人心中的壓抑就會不斷的累積,形成巨大的心理陰影。
2.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2.1革新生產技術加強安全管理保障職工安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對于我們改善煤礦工人的心理狀況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煤礦工人的許多心理問題的形成都是由于惡劣的生產環境而引起的,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一流的安全管理模式,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去支撐起煤礦生產安全、舒適的生產環境、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去影響每一個職工做好安全保護工作。只有把安全做好,把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之中,再加上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這樣才能讓每一位職工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從源頭防止心理問題的產生。
2.2重視人文關懷,及時疏通
很多大問題都是由小事情積累起來的,從新工人入井的那天起,就可能在積累著困惑。由于生產任務的關系,許多企業只重產量抓效益,根本就沒有在疏導礦工心理壓力這方面引起重視。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承受的底線,正如一條河堤,當河水漫到一定程度時就必須開閘泄洪,否則就會有堤毀的危險。
2.3完善相關機構,讓職工有苦可訴
有條件的地區應盡量建立一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對礦工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服務。充分發揮工會、黨政及相關部門的職能經常走訪礦工,了解他們的心理行為動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除工作之外的生活問題。對于煤礦工人這個特殊群體,企業除了必要的技能培訓和工作業績管理外,要給他們更多的心靈關懷。必要時可以建立礦工專門檔案,更多地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心理狀況,隨時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以便及時疏導教育,讓他們的心理問題消失在萌芽狀態中。同時還要豐富工余文化生活,吸引礦工參加文明健康的活動,讓他們融入集體之中,消除他們的不良心理癥狀。
2.4提高職工自身認知,自我排解
一切的外部條件都只能是改變心理狀態充分條件,它無法起到改變心理的決定作用。我們要讓礦工明白內因才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要讓他們懂得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來自于自我控制與調劑,來自于對生活豁達的態度。并且教會他們一些簡單的心理調劑方法,以便他們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自我調節、自我轉移、自我釋放、自我鼓勵、自我……讓每個礦工用自己心靈深處的陽光照亮自己的精神世界,做一個朝氣蓬勃,彰顯時代風貌的新時代工人。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