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8-05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 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和技術革命都如火如荼,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高速發展的階段。隨著我國計算機相關技術、網絡通信相關技術以及電子電力相關技術等一系列現代化高新技術的興起與廣泛應用,具有集成性能高、結構比較緊湊、功
摘 要: 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和技術革命都如火如荼,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高速發展的階段。隨著我國計算機相關技術、網絡通信相關技術以及電子電力相關技術等一系列現代化高新技術的興起與廣泛應用,具有集成性能高、結構比較緊湊、功能更為齊全以及運行運動更為安全的微機自動化系統已經能夠比較普遍的應用于中型及小型發電機組的相關研究當中。關鍵詞:電站發電機,機組自動化,改造
一、中型、小型發電機機組微機自動化系統改造理念
首先,由于我國最近幾年將大型、超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的微機自動化系統改造放在了更為重要的工作層面上。因此,無論是在具體改造的方案制定方面還是在整體開發研究原則上面都更側重于對大型、超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的適用,所以在裝置改造的功能設計以及功能運轉的動作邏輯設計方面都比較復雜、繁瑣。如果運行技術人員不能夠具備相應的技術水平及業務能力則很可能無法實現對設備的正常運行操作,這些功能設計和邏輯設計對于中小型水電站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來說將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而且在側重大型、超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微機改造基礎之上的裝置設計和控制方面,普遍存在著造價高昂、操作程序及實際控制較為復雜等問題,這些也都不利于中小型發電機組的實際應用。
其次,當前也有部分改造方法和手段在努力回避前面我們提到的以大型、超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為基礎的問題。但是在具體操作和改造過程中又往往會出現配置過于傳統和簡單,其功能設置和邏輯判斷也較為簡單。這些雖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動化改造的相關成本,能夠有利于現役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夠實現對中小型發電機組的一定程度的自動化改造,但是同時也存在著自身保護功能不夠完善,在實際運轉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錯誤運動、拒絕運動等不利于電站正常運轉的問題,從而給電站運轉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帶來極大影響。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專門針對中型、小型水輪發電機組的微機自動化改造進行專門化、細致化的研究工作,從而通過真正合理有效的設計與改造來切實提升中小型發電站的自動化水平,為推動我國發電事業全面均衡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發電機組微機自動化系統設計改造
(一)提升保護功能的改造與配置
在提升中型、小型水輪發電機組的微機自動化改造質量方面,應該將微機的自動化保護裝置放在改造設計的首要位置來研究。在保護功能的配置與設計方面,首先應該加強對中型、小型發電機組的特點研究,要從實際應用技術以及經濟條件等各方面實現較為完善的保護配置。要明確的是,對于中型、小型水輪發電機組而言,所需要的繼電保護裝置和配置與大型、超大型水輪發電機組所需系統具有明顯差別,繼電方面的保護配置對于中小型發電機組而言并非最重要的。因此,可以采用較為簡單的邏輯判據進行,選擇配置或者無需配置。對于中小型發電機組而言,在機組內部故障保護方面也可以采用比較簡單的方法,如采用完全縱差保護以及零序橫差保護即可。這樣能夠在配置方面省掉大部分不必要的保護邏輯設計,大大簡化在微機系統自動化改造方面的功能結構與邏輯原理,從而提升實際操作人員的適應性與操作效果。
(二)提升系統自動化改造的性價比
中型、小型發電機組在機組微機自動化系統改造當中存在著功能實現更多、微機運算量更大、邏輯判據更多以及在信息傳輸和運算分析、數據儲存管理等更為復雜繁瑣等特點。因此在中型、小型水輪發電機組微機自動化改造設計過程中會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成本因素的制約,所以必須最大限度降低微機自動化保護裝置在整個自動化升級改造工作中的比重。但又由于前文所提及的眾多改造特點,所以在進行保護硬件及保護軟件的資源方面就必須更為周到細致,要盡量采用能夠處理更多集成數據的CPU芯片,從而在既充分實現各種改造升級功能的基礎之上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實現較高性價比的自動化改造工作。
(三)提升自動化系統的靈便性與穩定性
對于中型、小型水輪發電機組的微機自動化改造工程而言,由于自身的經濟條件制約,在成本投資方面會受到諸多影響,從而很難全方位、立體化的實現有效保護配置,所以為了能夠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充分實現自動化改造及功能實現,為了能夠最大限度提升自動化系統的運行可靠性與穩定性。在改造設計過程中可以采用冗余設計原則進行相關設計。所謂冗余設計,主要體現在對自動化保護系統的改造升級問題上,冗余設計就是將整個發電機組需要實現保護功能的模塊按照其所需的保護特性進行不同保護單元的設計,將其分別分配在不同的2個單元當中,這兩個單元及存在內部的聯系性,又具有外部的相對獨立性。在每套保護單元的具體配置上,需要包括發對發電機的保護、對后備的保護以及其他一些容易出現運行異常的功能保護。這樣當一組保護單元出現問題或工作異常時,另一組保護單元能夠快速有效的開始運行,從而最大限度提升發電機組微機自動化保護的運行穩定性。為了有效適應中型、小型發電機組容易存在的容量差異、機組類型不同問題,可以在保護配置設計中推行配置最大化原則。這樣能夠有效兼顧不同容量、不同類型的機電保護需要,從而提升自動化改造在功能實現方面的靈便性。
三、實例分析
通遼發電總廠位于內蒙古通遼市,發電機組4 200MW,一期兩臺機組均于1985年投產,二期兩臺機組分別于1989和1990年投產。4臺機組主設備均由哈爾濱電氣集團制造,投產時控制系統為TF900組裝式儀控系統。 1996~1999年分別對4臺機組進行DCS、DEH改造。DCS與DEH采用一體化設計,系統硬件為HIACS-3000控制系統。由于1、2號機組當時改造規模較小,系統功能少,2003、2004年又重新進行改造,采用HIACS-5000/M控制系統,系統功能得到完善,DCS系統功能覆蓋模擬量控制系統(MCS)、數據采集系統(DAS)、順序控制系統(SCS)、爐膛安全監測保護系統(FSSS)、汽輪機電液調節系統(DEH)、汽輪機緊急跳閘系統(ETS)。在多年的運行中,DCS系統也相應出現一些設計上和硬件上的漏洞和問題。筆者通過對系統不斷進行完善,解決了一些安全隱患,保證了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改造后,極大地提高了我廠生產自動化的水平。
四、結語
發電機微機自動化系統是中小型水輪發電機組安全穩定、節能經濟高效運行的重要保障系統。通過對傳統中小型水輪發電機組繼電保護系統的技術升級改造研究,形成一個功能完善、動作可靠、綜合性價比高等微機綜合自動化系統,可以大大提高中小型水輪發電機組運行經濟可靠性;同時,整個微機保護系統按照高性價比、最大保護配置、2 個保護單元冗余配置等設計原則進行設計,在不同容量和類型水輪發電機組微機保護領域具有較高的應用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謝冰,劉繼權,曹曉東.電廠機組UPS事故案例分析[J].煤炭科技,2012(4).
[2]董永樂,胡宏彬,唐麗,等.發電廠磨煤機誤合閘原因分析及處理[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2013(6).
[3]張欽.火電機組調試中的安全問題與解決措施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35).
[4]張艷敏,孫強,程儉學.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節流型疏水閥研制[J].通用機械,2014(3).
[5]黃迪南.以技術創新引領新一代高效潔凈燃煤發電裝備的開發[J].華東電力,2014(1).
[6]陳仲紅.火力發電機組高加系統水側化學清洗工藝及應用淺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3(1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