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6-13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GIS是目前發展很快的高新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工業、農業、林業、國土、環保、水利、交通等各個行業和領域。GIS技術在實際中已經應用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審計、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審計、土地收儲情況績效調查等項目中,特別是隨著GIS的應用更廣、
論文摘要:GIS是目前發展很快的高新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工業、農業、林業、國土、環保、水利、交通等各個行業和領域。GIS技術在實際中已經應用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審計、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審計、土地收儲情況績效調查等項目中,特別是隨著GIS的應用更廣、審計對業務的切入更深, 我們也必然會更多地接觸到這個系統。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GIS),審計技術,信息技術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地理信息系統(GIS)憑借其在數據處理上的強大功能和獨特優勢,逐步在我國審計工作中得到推廣應用。本文在分析GIS和審計的關系的基礎上,結合GIS在審計中應用的實例,對GIS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地理信息系統(GIS,即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簡稱GIS)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它涉及到地理學、測繪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它是一種對空間數據進行采集、存儲、更新、分析、輸出等處理的計算機系統。GIS具備數據采集與編輯、數據存儲與管理、數據輸出、數據空間查詢與空間分析等四個基本功能。利用GIS對數據進行綜合、模擬與分析評價,可以得到常規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統難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實現地理空間過程演化的模擬和預測。
目前,GIS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于許多行業,如:(1)GIS技術與ERP系統結合,給企業提供更為便利的管理方式;(2)在金融行業,利用GIS技術可以清楚的了解其分支機構和設備資源的利用情況,使各種資源得到優化配置;(3)在土地管理、城市規劃等領域,應用GIS技術可以更好地對土地、城市實施動態監測;(4)GIS技術可以更好地研究森林、草場的現狀及其變遷;(5)在醫療衛生方面,應用GIS技術可以使醫療設施實現可視化表達,使醫療資源的分配利用更加合理;(6)在資源環境管理方面,通過建立模型,利用GIS技術的分析功能,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另外,在軍事、國防等領域,GIS技術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很明顯,GIS技術是一種集成性較強的信息系統。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GIS技術將會有更大的空間與其他技術結合,從而促進GIS技術與眾多行業的共同發展。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成熟和發展,GIS憑借其在數據處理上的強大功能和獨特優勢,逐步在我國審計工作中得到推廣應用。加強對GIS在審計中的應用研究,對于改進審計技術方法和審計作業手段,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提高審計效率,保證審計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審計中的應用范圍及優勢
隨著審計范圍的擴大,審計人員通過積極探索,使GIS技術在土地收儲項目審計、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審計、國土資源審計等工作中逐步得到推廣應用。
1.GIS在農業和林業領域審計中的應用
在農業和林業領域審計中,審計人員依靠GIS解決資源(如土地、森林、草場)分布、分級、統計、制圖等問題的技術優勢,能夠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特別是在對空間數據的分析和評價方面能夠大大節省人力物力。比如,在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審計中,審計人員大膽運用Arcgis技術開展審計調查,大大提高了審計效率。
2.GIS在交通行業審計中的應用
公路的規劃、設計、管理具有鮮明的地學特征,因此在審計工作中可以利用GIS技術來簡化對審計過程中面對的眾多數據的分析工作。
3.GIS在國土資源審計中的應用
在國土資源審計中,審計人員通常面對眾多難題,如土地面積無法丈量、違法違規用地難以精確查找、土地區域界定不夠準確等。審計工作者面對的審計對象分布在廣闊的空間范圍,其數據信息與以往的財務數據信息相比具有很強的空間地域特征,有效地分析和評價這些信息對做出正確的審計結論非常重要。傳統的審計技術難以直觀的描述與空間位置有關的信息,使審計工作者無法從更高的角度全面了解審計對象,而需要費時費力的收集更多的資料才能掌握審計對象的大致情況,從而提高了審計工作的難度,降低了審計結果的可靠性。GIS技術恰恰能夠彌補這些弊端。GIS技術相關專業軟件能夠提供直觀、精確的地圖信息處理功能,特別適用于綜合分析大量具有地域特征的數據,給出全面可靠的結果。這肯定為審計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使GIS技術在審計工作中具有實用價值。比如,在土地收儲項目審計中,審計人員巧妙的應用了基于GIS技術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將收儲宗地圖、出讓宗地圖、建設用地規劃圖三圖疊加,對收儲土地的利用情況進行了全過程審計。
三、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審計中的應用實例
南京特派辦曾經在對江蘇省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審計中成功運用了GIS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審計效率。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組發現:江蘇省已將通過十年的土地建成了一千多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上(電子)圖入(數據)庫, 其中包含相關土地整理項目的名稱、立項文號、驗收文號、各種面積等信息以及項目區的范圍線和位置。該省的耕地占補平衡備案系統也基本建成, 其中包括耕地占補平衡指標未用完的所有土地開發項目信息及項目區范圍。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時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特別是影像資料。另外, 雖然沒有建立全省集中的地籍管理系統, 但各地的地籍管理均有信息系統支撐。
因此,審計人員分析:將項目區域圖進行交叉分析, 發現重復申報項目等線索;將項目區范圍圖與航拍圖疊加, 查看項目完工及后期管護情況;將項目區范圍圖與總體規劃圖、歷年的土地利用現狀圖疊加, 配以Google地圖, 查找虛增耕地、違規開墾等情況;將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與航拍圖疊加, 分析基本農田保護現狀。
在審計工作的實際操作中,審計人員還是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如CAD數據的轉換問題、多圖層的交叉計算問題、圖斑分地類顯示問題等。這些問題通常涉及到幾十甚至上百張影像圖,審計人員巧妙的利用GIS技術,極大地節約了審計成本。
四、結論
掌握并熟練運用審計技術和方法是每個審計人員的責任和義務,而將審計技術與其他高新技術相融合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挑戰。在審計現場利用各種技術設備及計算機軟件等現代化技術,可以提高審計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斷探索和研究GIS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也為審計工作開拓了一個新的方向。GIS是目前發展很快的高新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工業、農業、林業、國土、環保、水利、交通等各個行業和領域。GIS技術在實際中已經應用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審計、標準農田建設專項審計、土地收儲情況績效調查等項目中,特別是隨著GIS的應用更廣、審計對業務的切入更深, 我們也必然會更多地接觸到這個系統。尤其是在涉及空間數據的采集、轉換和處理方面,GIS技術能夠極大地節約成本,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使審計結果更可靠。審計人員應該在工作中結合實際,巧妙地將審計技術與GIS技術結合起來,將會取得良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呂生權(上海虹口區審計局).計算機輔助審計在實踐中的應用.2004年10月27號.
[2]楊海榮,于向陽(審計署南京特派辦).地理信息系統在審計中的應用[J].中國審計,2009(23):169.
[3]龔健雅.地理信息系統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4]吳升,王家耀.近年來地理信息系統的技術走向[J].測繪通報.2000(3):20.
[5]李素平.計算機審計—實務問題釋疑[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
[6]王凈.GIS在金融業中的應用[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3(4):49-5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