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26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 探究人機交互性在電子產品設計中的實現形式。方法 運用案例分析法,通過分析蘋果公司在iPhone手機設計上的成功案例,來進一步探討人機交互在電子設計中的實際應用。結論 通過學習先進經驗,總結出了幾項在電子產品設計中體現人機交互性的關鍵措施。人機交互
摘要:目的 探究人機交互性在電子產品設計中的實現形式。方法 運用案例分析法,通過分析蘋果公司在iPhone手機設計上的成功案例,來進一步探討人機交互在電子設計中的實際應用。結論 通過學習先進經驗,總結出了幾項在電子產品設計中體現人機交互性的關鍵措施。人機交互在電子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確實可以使得電子產品更加符合人們的需求,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關鍵詞:人機交互性;電子產品;產品設計;案例分析;應用分析
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定的份額,就必須要使設計出來的電子產品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方便人們使用。因此,在電子產品的設計中體現人機交互性是十分重要的,而人機交互性就是基于消費者的使用感受,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來進行的產品設計[1]。
當前電子產品的設計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電子產品市場的擴大和發展[2]。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電子產品設計中運用到的技術、產品的設計風格和使用的簡便性等。首先,就電子產品設計中運用的技術而言,普通消費者很難掌握和使用好這些技術。在一些電子產品的設計中,一味追求高新技術的應用,而在實用性上卻沒有多大的提高。盡管技術先進,但是卻不能將技術的效果發揮出來,更有甚者純粹是在欺騙,明明在產品設計中根本沒有使用高新技術,卻硬要說使用了,想以此來吸引消費者。這種投機取巧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電子產品設計的發展。其次,在產品設計風格和產品的使用簡便性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在產品設計風格上隨大流的現象很多,沒有自身的獨特創新設計,是無法在市場中勝出的,而且有些設計者完全不管本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只是生搬硬套西方的設計風格和使用習慣。比如操作鍵的排布,一些產品在設計時將操作鍵分布于左上角,這與中國人的操作習慣完全不符,導致了產品被冷落。即使運用了先進技術,在設計上也比較完美,但由于不能讓消費者感到產品使用的方便性,產品設計也是失敗的[3]。除此之外,在產品設計中忽視細節的設計,也是沒有很好體現人機交互性的表現。用戶想要的產品不僅僅要有強大的功能,還要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使用的簡便性,只有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在設計中更加注意人機交互性的體現,就能使電子產品的設計變得完美實用[4]。
1 電子產品設計中體現人機交互性的必要性
人機交互性指的是使用者與機器之間有很好的交互,實際上是指產品設計者能夠很好地了解用戶感受。人機交互的目的是讓設計出的產品更加符合人們的需求,而且能夠給使用者帶來相應的功能體驗。如今,人機交互的理念已經滲透進了各個行業,尤其是在電子產品設計行業中。人機交互的理念不僅僅在計算機等行業十分重要,而且在建筑和設計行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人機交互是基于人類認知的工程學和心理學,通過在產品設計中體現出人性化的特點,從而使設計的產品更加受使用者的青睞。人機交互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機器的操作界面上[5]。
在產品的操作界面設計中很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就是要實現以使用者感受為出發點的產品設計。只有在設計中體現出人機交互性,才能使設計出的電子產品能夠最大程度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尤其是在當前競爭激烈的電子產品市場中,人機交互的理念顯得格外重要。在產品設計中更多地注重用戶感受,將產品使用界面變得更加圖形化,給人一目了然的感覺,同時注意細節上的設計,在外形和功能上使用戶能夠用得簡單,用得方便[6]。另外,人機交互性在電子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也是衡量設計師設計水平的標準,產品設計就應該是以人為中心來進行的,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就是最高級的設計思想,能在產品設計中體現好“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是一個設計師高水平的見證。由此可見,在電子產品中體現人機交互性的確是十分必要的,對提高產品設計的競爭力和提升產品設計水平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2 人機交互在電子產品設計中的實際應用
就蘋果公司的成功設計經驗進行分析,來探究人機交互性的應用。眾所周知,蘋果 iOS 操作系統的出現,可以說是電子產品設計中的成功典型。在蘋果設計當中,很好地體現了人機交互性,正是靠著高評價的用戶感受和簡便細致的產品設計,才使得蘋果手機成為變革性的電子產品設計[7]。
2.1 在電子產品設計中實現人機交互的創新
在蘋果手機出現以前,手機觸摸屏的主流設計是電阻式觸摸屏,這種電阻式觸摸屏有自己的優點,同時也有著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使用很不方便。雖然電阻式觸摸屏在技術上支持觸屏操作,但是由于觸摸精度很難把握,許多用戶反映有時候觸摸時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實現操作,使用很不方便。正是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蘋果公司在手機設計時就更加注重人機交互性的體現[8]。拋棄了傳統的電阻式觸摸屏而改用電容式觸摸屏,這種新的電容式觸摸屏的應用實現了手機設計的創新,誕生了蘋果iOS操作系統,這種系統實現了人機交互的理念原理,讓使用者能有更好的使用感受。觸摸屏的多點觸控見圖 1。
這種觸摸屏的原理就是在人與手機之間形成一個電容器,當人的手指移動時就會改變系統的電容,從而開始操作。這種觸摸屏有靈敏的感知能力,用戶在使用時能夠感到產品極強的實用性和操作的簡便性。在手機設計中,蘋果公司運用這種觸摸屏進行設計以及使用 iOS 系統,創造出了 iPhone 手機。在 iPhone手機的設計中,可以看出幾點。第一,手機的設計突出了多點觸控的理念,在技術上實現了創新,這種基于人機交互性的創新使得 iPhone 手機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其次,iPhone手機的設計中運用了人機交互的感知工程學原理,注重了產品的記憶功能,從而使得產品大受歡迎[9]。由此可見,要在電子產品的設計中突出人機交互性就要實現相關技術的創新,應用人機交互的原理進行相關技術的開發,從而使產品技術更加實用和先進。
2.2 注重電子產品設計中人機交互的感官認知性
人機交互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人類的認知心理學和感知心理學。電子產品實不實用,關鍵就在于是否注重使用者的感官認知性。其中在視覺、觸覺、記憶以及思維等方面,使用者顯得極為敏感。其實這是有相關的原理的,正是由于使用者在使用電子產品時,直接接觸的就是觸覺和視覺,而且由于人往往希望機器能夠有一定的記憶功能來使自己的操作更輕松,這就揭示了電子產品在設計中應該重點注意的方面。從原理上分析,使用者往往不愿意操作生硬而沒有生氣的機器,而是希望產品能夠像真人一樣為自己服務[10]。許多電子產品在設計中都沒有很好地注意這一點,而iPhone 手機就做到了。無論是在感官系統上,還是記憶能力上,iPhone手機都有很明顯的優勢。憑借著強大的記憶能力,iPhone手機能夠記憶下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能夠對外界的環境作出積極的反應。這些都是用戶在使用電子產品中十分關注的方面。比如在用手機觀看視頻時,iPhone手機能夠支持倒置和橫置的自動變化,憑借著自帶的重力感應系統,就可以實現觀看模式的自動切換。而普通手機,則需要用戶暫停視頻或退出應用程序,然后手動關閉和切換觀看模式,如此,在操作上就顯得極為不便。正是這么一個小小的設計,就使得iPhone手機滿足了用戶的視覺感受需要。產品設計體現出了人機交互的感官認知性,使得iPhone手機能夠長期占據全球手機市場,這不得不說是電子產品設計的一個奇跡。
2.3 在電子產品的設計中體現人性化的特點
人機交互的核心就是人性化,要在產品設計中體現產品的人性化特點,才能獲得更佳的用戶感受。從 iPhone手機的手機界面就可以看出,iPhone 雖然只有 3.5 寸屏幕,說不上很大,但是它配備有功能強大的虛擬鍵盤來支持輸入,這就使得 iPhone手機成了小巧方便的手機款型,見圖 2。該技術體現了人性化的特點,使得用戶在使用時能夠脫離笨重的實體鍵盤,避免了敲擊的麻煩。這樣的設計也滿足了 iPhone 手機的其他空間設計,使得手機的可使用空間變大,這讓用戶感到方便而且實用。同時,在聽覺上也很好地體現了人機交互性。在用戶輸入文字時,手機會發出各種提示音來提醒用戶,就像是一個認真傾聽著自己的伙伴一樣。當輸入文字成功時,會有清晰的滴答聲音;而輸入錯誤時,就會有相應的嘟嘟聲音。這些聽覺效果提升了 iPhone手機的人性化理念。同樣的,在選取文字和剪切復制時,也有著極為簡潔的操作性。在面對不同消費群體上,也做了足夠的考慮。在手機設計中加入了放大鏡和講述者的功能,為視障人群和老年人提供了方便。種種設計,都體現了 iPhone手機在設計中的人性化特點。電子產品的設計只有充足考慮人性化設計,才能使設計出來的電子產品有更強的實用性,在操作上更加簡便,在設計時加入更多的功能來實現電子產品的人性化服務,就能使電子產品更加受歡迎。
3 結語
在電子產品的設計中,人機交互性的體現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在產品的設計中,更多地結合人機交互的原理,在視覺、觸覺、聽覺等多感官感知上進行功能的設計,這樣設計的產品的功能才能有實用性。在當今競爭激烈的電子產品市場中,只有得到用戶認可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而要提升用戶的認可,就要注重設計中人機交互性的體現,只有這樣,才能使設計出的產品更加實用,更加受消費者的歡迎。——論文作者:鄧歡琴
參考文獻:
[1] 王震亞,劉和山.談人機交互原理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 工程圖學學報,2009(2):126—129. WANG Zhen-ya,LIU He-shan.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 Product Design[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raphics,2009(2):126—129.
[2] 胡靜,李明.人機交互系統中的情感化因素[J].福建電腦, 2009(4):18—19. HU Jing,LI Ming.Emotional Factors in the Humanan-machine Interaction System[J].Fujian Computer,2009(4):18—19.
[3] 楊明朗,王紅.人機交互界面設計中的感性分析[J].包裝工程,2007,28(11):11—13. YANG Ming-lang,WANG Hong.Sensibility Analysis in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face Design[J].Packaging Engineering,2007,28(11):11—13.
[4] 程彬,趙宏梅.匹配原則在人機交互設計上的應用探討[J].包裝工程,2008,29(11):125—127. CHENG Bin,ZHAO Hong-mei.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Matching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J].Packaging Engineering,2008,29(11):125—127.
[5] 楊磊,陳滿儒.電子產品交互設計中的符號文化因素的分析 [J].包裝工程,2008,29(11):155—156. YANG Lei,CHEN Man-ru.Analysis of Symbolic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Interactive Design of Electronic Products[J]. Packaging Engineering,2008,29(11):155—156.
[6] 劉永翔.基于產品可用性的人機界面交互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08,29(4):81—83. LIU Yong-xiang.Research on th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Interaction Design Based on Product Availability[J]. Packaging Engineering,2008,29(4):81—83.
[7] 李世國,顧振宇.交互設計[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2. LI Shi-guo,GU Zhen-yu.Interaction Design[M].Beijing: China Water Power Press,2012.
[8] NIELSEN J.可用性工程[M].劉正捷,譯.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NIELSEN J.Usability Engineering[M].LIU Zheng-jie,Translate. 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4.
[9] 周睿. 消費類電子產品中的Multi-touch設計趨勢[J].包裝工程,2008,29(5):118—112. ZHOU Rui.Study of the Multi-touch Trend in Consumption Electron Product Design[J].Packaging Engineering,2008,29 (5):118—112.
[10] 閆承恂.洞察的力量——走進原研哉的設計世界[J].美術之友,2009,4(4):90—91. YAN Cheng-xun.The Power of Insight:Coming into Kenya Hara′s Design World[J].Chinese Art Digest,2009,4(4):90—9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