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基于互聯網的新老媒體融合路徑探索——以直播為例

發布時間:2020-02-07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媒體正在逐漸被被迫發生改變,憑借自身平臺,借力新媒體來發展自己。另外,一大批新媒體的誕生,也加劇了媒體行業的競爭。而在直播領域,除了既有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競爭,也存在著新舊媒體的融合。 關鍵詞:新媒體;舊媒體;

  摘要: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媒體正在逐漸被被迫發生改變,憑借自身平臺,借力新媒體來發展自己。另外,一大批新媒體的誕生,也加劇了媒體行業的競爭。而在直播領域,除了既有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競爭,也存在著新舊媒體的融合。

  關鍵詞:新媒體;舊媒體;網絡直播

基于互聯網的新老媒體融合路徑探索——以直播為例

  1研究背景

  1.1新媒體的盛行于傳統媒體的衰落

  新媒體自互聯網誕生以來,就一直有人傳言,新媒體會取代傳統媒體,傳統媒體會就此走上末路。雖然現在傳統媒體還沒有消失遁跡。媒體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這一現狀卻是不爭的事實。新媒體的市場化、技術化和資本化,完全解構了傳統媒體,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圍繞新媒體所產生的內容蛋糕,比傳統媒體的內容蛋糕大數倍之多。同時,新媒體打開了媒體從業者的生存空間,從傳統媒體里面走出來的人,可以繼續加入發布垂直內容的新媒體,也可以憑借自己的經驗,在自媒體里面開創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1]。新媒體也為內容創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文字、專題、圖表、視頻、甚至漫畫,更多的內容呈現形式,專業知識生產工具,以及越來越豐富的支持,給內容生產者提供了更多可能。

  同時,媒體業也迎來了新的挑戰。傳統媒體受資本影響小,而新媒體則廣受資本追捧,市場化程度高[2]。為了迎合相對大眾的市場,媒體業本身的內容卻漸趨低質化,媒體強烈的社會公共屬性被弱化,是當前的一個嚴峻問題。

  因此,如何借助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將傳統媒體本身的優質內容與強烈的公共屬性,融入新媒體的快捷、獲取方便、廣泛傳播相融合就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了。

  1.2傳統直播與網絡直播分析

  傳統直播借助電視這一媒介,通過招募培訓主播,依靠廣播電視平臺,由記者采訪的現場人物或者是主播背稿子的形式,向電視機前的觀眾發送出信息。傳統主播進入門檻很高,它需要一套與之相匹配的、專業的設備、專業的從業人員、專業的平臺,來進行專業的信息傳達。所有的直播內容在開始前,都經過可仔細的整理和加工,專業性比網絡直播要強很多。

  但是隨著通訊設備與社交網絡的發展,網絡直播可以以更加迅捷的方式傳達內容——有主播與良好的手機信號就行,不會受到專業設備、人員、平臺的桎梏。并且,互聯網的興盛,催生了網絡社交媒體的多樣化需求。傳統直播內容雖然包羅廣泛,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娛樂的各個大方面,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進一步,各方面的觀眾被進一步細分,需求更趨于多樣化。例如人們了解經濟類的信息,除了通過傳統媒體政治經濟類的新聞節目和專題報道,更可通過移動互聯網時代自媒體上的財經人物的分析與講解,來進一步查閱自己是想看專業的經濟資訊,還可以自主選擇了解容易理解的經濟常識或者經濟學思維。

  2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特征分析

  2.1傳統媒與新媒體的內涵

  傳統媒體的內涵,是相對于近幾年興起的網絡媒體而言的,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即通過某種機械裝置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娛樂平臺的媒體,主要包括報刊、戶外、通信、廣播、電視及自媒體以外的網絡等傳統意義上的媒體。

  新媒體內容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

  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一種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2.2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差異分析

  傳統媒體歷經了上百年的發展,其專業性和權威性毋庸置疑。傳統媒體由于本身的獨立性,獲利源于定向的向用戶推送內容獲取訂閱費用,和由此建立起來的平臺,在平臺基礎上收取的廣告費。傳統媒體人在從業之前,就接受了專業的素養訓練和價值觀培養,生產的內容由媒體人自己決定,從另一個方面更加鞏固了傳統媒體信息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這些決定了傳統媒體在面向大眾時,其姿態是高傲的。

  相反,新媒體由于發展起來的時間稍短,并且很多新媒體從業人員在進入新媒體行業時,對于內容生產的發掘能力和把握能力沒有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那么強,再加上新媒體的傳播可以通過普通大眾,所以其權威性相較而言不如傳統媒體。傳統媒體的新聞直播,央視的權威性自不必多說,普通衛視的直播內容,也是經過科班出身的人,在歷經了采集、整合、審查、播報的形式放送出來。而如今,新媒體里面的移動自媒體的直播,相對而言,普通人都可以參與。普通人所作的直播內容的專業性,要憑借主播本人的嚴謹態度與專業知識來控制住。但由于大多數人的知識的零散碎片化,所以其權威性就大打折扣。這也導致了現在移動自媒體端,直播內容的娛樂化傾向嚴重的問題。雖然有些欄目專業性知識不輸傳統媒體,但是能夠與之相比的數量卻要少很多[2]。而這些,隨著近些年自媒體的愈發活躍,以及大量的資金投入,再加上觀眾的多樣化,使得嚴肅的自媒體直播內容愈發呈現多樣化。直播領域從最初的游戲、表演直播,也在由于經驗豐富的傳統媒體人進入自媒體,從而不斷地提高了自媒體的質量,如從鳳凰衛視出走到《看理想》下屬欄目《一千零一夜》的梁文道,之前主持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的竇文濤,現在也在兼任《看理想》的《圓桌派》主播。而《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的兩個主創人羅振宇和吳曉波,在他們職業生涯的早期,羅振宇曾任職央視,吳曉波曾當過新華社的記者。相信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里面的從業者的出走,再加上新媒體自身的成長,新媒體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并且,近些年來,傳統媒體為了面對新媒體的挑戰,自身也在嘗試作出改變。直播方面,今年2月19日,《人民日報》與一直播共同推出了“人民直播”,而央視在“央視新聞移動網”上面,專門為記者打造了移動直播新聞系統,“央視新聞+”。這可能是近期看到的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借力新媒體中的自媒體,幫助自身得到長期發展的最好的表率[3]。

  3網絡對于電視實況轉播發展的影響

  3.1網絡為直播提供平臺——以兩會的新聞直播為例

  處于移動互聯網的今天,傳統媒體的用戶正在被移動端的用戶分流。而傳統媒體為了挽留住他們品牌經過長期發展所積淀下來的用戶,再者為了順應媒體行業的發展,傳統媒體也在結合新媒體中的自媒體,進行移動端的直播。

  微博直播開創媒了體報道的新趨勢。2016年兩會期間,人民日報等媒體發起直播35場,觀看人數2578萬,點贊近1.9億[4]。從數據來看,網絡直播在傳統媒體的信息發布的助力,萬萬不可小覷。

  3.2網絡為大眾參與直播提供機遇——以網民網絡直播為例

  根據2017年,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2016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已達7.31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4299萬人。在這里面,手機網民共有6.95億,手機網民的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10%[5]。

  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直播用戶的規模增長迅速,已達3.44億,占網民總體的47.1%,較2016年6月增長1932萬。其中,游戲直播的用戶使用率增幅最高,演唱會直播、體育直播和真人聊天秀直播的使用率保持穩定。隨著現在各種直播平臺的出現,真人聊天直播,游戲直播,自我展示方面的直播平臺數量的增加,再加上我國網民基數巨大,未來的網絡直播發展勢頭良好。

  相關論文推薦:基于縣級電視臺的微信視頻直播技術要點分析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微信視頻直播已經成為非常熱門的直播模式,這對傳統的電視直播模式帶來了挑戰,下面文章站在縣級電視臺的角度,根據自身的實際經驗,分析電視互動直播在手機微信端的應用技術,例如視頻直播,視頻云的接收與傳播,H5頁面的設計,網友互動體驗等一些技術要點。

  4總結

  不管經歷怎樣的時代變遷或者何樣的媒體形式,媒體運作的法則萬變不離其宗,都應該秉持以用戶為核心的原則。通過創造內容來創造價值,再通過合理的媒介來連接內容和用戶,把價值傳遞出去。一方面,新媒體直播憑借移動互聯網的盛行,而發展壯大;另一方面,傳統媒體直播的衰落,乃至傳統媒體直播通過自身的改變,借助新媒體整合自身已有資源,鞏固其未來的發展。兩者以用戶為核心,通過創造內容,以此為籌碼吸引用戶的準則總是不變的。相信直播這一傳達信息的媒介能夠通過新舊媒體的介質,在未來得到更好的發展,平臺規模會越來愈大,平臺也越來越規范。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