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12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本文以智慧醫療架構理論為基礎,并結合河南省智慧醫療建設現狀調查成果,發現河南省智慧醫療建設中仍存在信息化技術運用滯后、區域間信息化建設存在差異和頂層設計不完善等問題,為河南省完善智慧醫療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慧醫療;醫療服務;信息
摘 要:本文以智慧醫療架構理論為基礎,并結合河南省智慧醫療建設現狀調查成果,發現河南省智慧醫療建設中仍存在信息化技術運用滯后、區域間信息化建設存在差異和頂層設計不完善等問題,為河南省完善智慧醫療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慧醫療;醫療服務;信息化建設
1 引言
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來,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化”理念,為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1]。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期間首次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 2016年3月和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分別印發了《關于促進醫藥產品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支持遠程影像、預約診療等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強調了智慧醫療對我國現階段醫療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也與日俱增,民眾健康逐步受到威脅。加之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智慧醫療作為新型醫療服務方式,如何建設和應用便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2 河南省智慧醫療現狀分析
2.1 河南省醫療建設現狀
近年來,河南省在智慧醫療應用、醫療條件以及資金投入等方面均呈現積極向好的態勢,通過查閱文獻和實地調研,本文發現河南省整體醫療建設現狀呈現以下3個特點。
2.1.1 智慧醫療應用廣泛。經實地調研發現,河南省智慧醫療的應用在廣度和深度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從廣度上講,網絡預約掛號、遠程會診、區域醫療信息平臺等均得到廣泛應用。全省網絡預約掛號率達62.51%,多數二級及其以上醫療機構均設置遠程會診系統,全省約十個地市建立有市級醫療信息平臺。從深度上講,區域醫療信息系統基本實現了從基層到城市的連通。
2.1.2 醫療條件不斷改善。完善的基礎醫療設施是居民“病有所醫”的重要保障,也是發展智慧醫療事業的重要前提。由圖1可知,近7年來河南省內每萬人擁有床位數和執業(助理)醫師數均有增加。通過對調研數據以及政策文件的分析,可以發現醫療條件的改善主要受到兩大因素的影響:一是河南省的經濟發展提高推動了衛生醫療方面財政投入的增加,為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二是2009年國家實施新醫改,強調“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對地方醫療事業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
2.1.3 衛生總費用持續增加。衛生總費用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全社會用于醫療衛生服務所消耗的資金總額。從圖 1 得出,河南省近年來衛生總費用不斷增加,且增幅也較為明顯。資金投入為省內智慧醫療的發展以及醫療條件的改善提供了物質支持,這也是第二點中影響醫療條件改善兩大因素中第一個因素的重要體現。
2.2 河南省智慧醫療應用
智慧醫療應用作為深化醫療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能降低醫療成本,提供智能化、個性化的醫療服務,滿足高效率、低失誤的醫療需求。目前,河南省智慧醫療應用主要集中在遠程醫療的普及、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的搭建以及網絡預約掛號等方面。
2.2.1 遠程醫療服務。河南省遠程醫療建設受到較為廣泛的重視,且建設成果顯著。首先,2015年河南省衛生計生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遠程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為全省遠程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標準和規范。其次, 2015年下半年開始,河南省人民醫院按照國務院《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把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作為重要任務,以遠程醫療信息系統為支撐,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技術下沉。截止到2017年11月,河南省人民醫院網絡醫院實現了向外連接國內外更好的醫院,向下連接縣級醫院。最后,據 2018 年“兩會”期間報道可知,河南省預計會在2018年實現遠程醫療覆蓋到鄉,150種常見病留在基層即可治療。
2.2.2 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建設。智慧醫療的核心正是通過打造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因此,
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在智慧醫療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在智慧醫療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由企業運營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數據的深度挖掘,從而實現惠政、惠醫、惠民的目的。因此,政企合作是河南省建設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的主要方式。目前省內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的搭建多以地市為單位,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各醫療機構將數據接入市級平臺,再由市級平臺連接省級平臺,實現全省醫療信息的匯總。
2.2.3 網絡預約掛號應用。網絡預約掛號使用比例較高,預約途徑也相對多樣。首先,2017 年全省通過網站、微信、APP等預約掛號逾36.25萬個,占總量的 62.51%。其次,據相關計劃的要求顯示,2018年河南省預約掛號方面將實現省直(省管)醫院預約診療率大于 70%,各地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大于50%,城市社區轉診預約占本地門診就診量的比例大于20%,本地患者復診預約率大于50%的目標[3]。
通過這一系列數據可以看出,河南省網絡預約掛號使用比例相對較高,其中手機端使用最為廣泛。對于人口數量較多的城市,網絡預約掛號的使用可以為居民帶來很多便利,節省排隊掛號等候的時間。
期刊推薦:《創新科技》(月刊)創刊于1988年,是一本河南省科學技術廳主管、河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主辦的面向社會主流人群的高端雜志。反映和宣傳專家學者應對挑戰的智慧和創新成果,介紹和傳遞發達國家、地區以及先進企業的創新經驗和思想,為宏觀決策,為培育創新能力進言獻策,為國家創新體系的構建和創新文化的建設營造輿論氛圍。有投稿需求的,可以直接與期刊天空在線編輯聯系。
3 河南省智慧醫療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河南省智慧醫療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嚴峻的問題,這些問題成為智慧醫療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如何突破、解決這些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3.1 信息化技術運用滯后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對于醫療信息在不同醫療機構間的共享有著重要意義。但目前,河南省智慧醫療建設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相對滯后。首先,不同醫療機構間的信息共享不暢。通過調研發現并非所有醫院都有智慧醫院系統建設,軟件設施不完善成為阻礙信息共享的一大 “鴻溝”。其次,電子病歷和居民健康檔案建設不理想。通過實地調研和數據查證發現,近年來河南省在電子病歷和居民健康檔案建設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目前河南省三甲醫院雖已全部使用電子病歷,但各醫院之間并未形成電子病歷的相互連通、相互認可;二是電子病歷作為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基礎,但由于信息的孤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建設多是不同醫院“各自為政”,并未形成公認、一致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3.2 區域間信息化建設存在差異
完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搭建有利于數據的匯集與分析,實現醫療機構間的信息互通。但目前,河南省各省轄市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建設水平存在差異。以全國醫改試點城市焦作為例,市內27家二級及其以上的醫療機構已經連通市級平臺,各基層醫療機構也基本實現了與平臺的互聯。但就全省范圍而言,地市級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的搭建還未實現全覆蓋。由課題組調研信息得知,全省18個省轄市,約有10個省轄市擁有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且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的使用情況參差不齊。因此,區域間信息化建設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3.3 頂層設計有待完善
各級政府作為政策文件的制定者,能夠為智慧醫療的建設提供方向指導和優惠扶持。但目前河南省智慧醫療建設方面的頂層設計還有待完善。就省級主管政府部門而言,通過對河南省政府和省衛計委官網查詢,省政府僅有 2 條以醫療服務為專題的政策文件,其中與智慧醫療建設相關的條例僅 4 條;省衛計委未查詢到與智慧醫療建設相關的內容。就地級市政府部門而言,各地區政策制定情祝參差不齊。焦作市、南陽市分別作為全國醫改試點城市以及智慧城市建設典型,在積極轉發國務院 “互聯網+醫療”發展意見的基礎上,又相繼出臺多項實施意見,如《關于推進焦作市“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南陽市智慧醫療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等。而在對其他地級市政府官網查詢時,較少見到與智慧醫療建設直接相關的實施意見或建設指南,使得該方面的頂層規劃有待完善。
4 河南省智慧醫療發展對策
目前,河南省醫療事業發展面臨諸多困境,但智慧醫療的發展對于我國醫療體制改革有著重要意義。因此,作為人口大省,且隨著老年人口數量日益增加,解決河南省智慧醫療建設所面臨的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4.1 加強政企合作
加強政企合作可以明晰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首先,政府要明確合作模式,避免工作中出現政企雙方職責不明確的局面。政府應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制定宏觀規劃和建設指南等,具體實施過程交由企業完成。其次,政府要參與運營,避免監管缺位。由于醫療領域關系國計民生,若政府監管缺位,必定給廣大群眾的利益造成損害。因此,政府應在自身職責范圍內進行參與和指導,發揮監督職能。
4.2 引進民間資本引進民間資本
可以有效緩解資金匱乏問題。在我國現階段很難做到財政資金大幅度傾向于醫療衛生領域,但資金匱乏問題又格外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該引進民間資本。首先,政府應出臺減稅、補貼等相關的優惠政策進行引導,提高民間資本進入的積極性。其次,政府應發揮橋梁作用,引導信用狀況良好、業務能力較強的社會資金與醫院合作,避免因資本的介入、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而導致群眾的利益受到侵害。
4.3 完善頂層設計
政府作為國家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在智慧醫療發展中承擔著重要責任。首先,河南省省級政府機構應出臺整體智慧醫療發展政策,在宏觀上引導省內各級政府關于智慧醫療的建設。其次,其他地市級政府應結合有關信息技術部門,積極推動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平臺的搭建。最后,各級政府應統一完善行業規范操作監督,制定政策法規,保護隱私和數據安全。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