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1-13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汽修工程師論文發表了提高中職汽修專業實訓課的教學有效性,開展實訓教學的是很有必要的,論文探討了中職汽修專業實訓課程開展的不足之處,并給出了中職院校汽修實訓課程的優化策略,從而實現職業院校的職業理想和價值。
這篇汽修工程師論文發表了提高中職汽修專業實訓課的教學有效性,開展實訓教學的是很有必要的,論文探討了中職汽修專業實訓課程開展的不足之處,并給出了中職院校汽修實訓課程的優化策略,從而實現職業院校的職業理想和價值。
關鍵詞:汽修工程師論文, 汽修專業論文
我國居民經濟水平的提升極大的繁榮了汽車消費市場,也推動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市場對高素質和高技能的汽修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擴大,很大程度的加重了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機構的壓力,中職院校就是其中之一。雖然現階段的中職汽修專業實訓課效率較低,極大的制約了中職院校汽修人才培養的效率,但是具體來看,主要是因為教師的教學理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而由于實訓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備導致汽修專業的實訓課教學效果不理想。鑒于目前的問題,提升中職汽修專業實訓課的教學有效性便成為了當下中職院校領導人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開展實訓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中職院校的汽修專業是一項理實結合程度較深的專業,其融合機械、汽車、電子及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的知識,不僅要求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也對實踐技能水平提出了要求。因此,若是教學過程中弱化任一板塊都不能達到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汽修人才的目標。唯有通過教師設計合理的實訓課程,堅定不移的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利用實訓來強化學生實踐技能。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理論學習所不能發現的問題,認識到理論知識掌握和實踐操作技能間的差距,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確保教學任務完成。
二、中職汽修專業實訓課程開展的不足之處
(一)部分院校的實訓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
經過不同程度的調查和研究,不難發現中職院校相互之間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具體到汽修專業的實訓課程之上,就表現出不同層次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樣其中必然有不少的學校,沒有配備足夠水準的實訓器械,導致實訓課程的有效性難以發揮。除此之外,實訓器械的差距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教學模式的創新,導致課程安排和規劃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對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是一種打擊。
(二)實訓內容與汽修企業的崗位技能相脫鉤
同時,該調查研究也發現不少中職院校在汽修專業的實訓課程中所出現的通病,例如:實訓課程的內容和企業崗位職責出現較大程度的脫鉤,同時也沒有緊跟時發表展步伐,導致人才培養缺乏足夠的有效性。這樣一來,學生在畢業之后往往會出現難以被汽修企業所錄用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實訓課程缺乏實踐性,崗位技能沒有得到真正的傳授和訓練。
(三)部分汽修教師的專業水平無法與時俱進
新世紀以來,汽修技術在不斷的朝前發展,迅猛的技術更新換代給汽修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教師盡快的熟悉新技術,運用新設備和軟件,也需要教師積極結合當下行業的發展趨勢,引導學生進行技術水平的提升?傮w而言,就是要求教師在緊跟時代步伐,豐富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強化行業實踐,具備豐厚的實踐經驗,但現階段大多數的教師并沒有達到這兩項標準。
三、中職院校汽修實訓課程的優化策略
(一)確立清晰的人才培養目標,確立科學的教學規劃
在汽修專業的實訓課程規劃中,不僅要求教學模式具有創新和靈活的特點,還需要課程規劃緊密聯系當下的行業實踐和發展趨勢。課程內容和目標也要具有針對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去發現問題和實踐。對于教師而言,最終更重要的便是思考和總結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學習目標、掌握程度、實踐能力、差異性等等。并且利用自身的經驗和學生已經掌握知識,正確引導學生自我思考,然后去解決問題。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創設良好的汽修專業實訓基地
中職院校汽修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結合教師的教學需求和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對行業發展需求進行融合,保障人才可以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求。然后,對本校的實訓設施、實訓場地以及實訓標準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布置。事實上,一定程度的融合4S店的布置模式也可以提升汽修專業實訓場所建設的有效性,有助于學生學習和實踐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積極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與創新,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開展實訓課程,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
(三)強化教師團隊建設,提升教師實訓指導能力
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和幫助學生解答問題的同時,需要自身具有豐厚的知識儲備。尤其是實訓課程的開展,除開理論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過硬技術能力和豐富實踐經驗。因此,中職院校在聘請汽修專業教師時,不僅需要將實踐經驗作為教師聘入的重要因素,也要對當下團隊中教師的短板進行補強,提高自身教師團隊的綜合能力。具體來看,職業院校的教師培訓往往需要結合國家級培訓、省級培訓、校本培訓以及企業實踐等方面的培訓要求,將理論知識、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模式等要素改進作為培訓課程的重點,保障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得到強化,保障實訓課程有效性的提升。
(四)利用校企深度合作提升實訓課程與社會需求的聯系程度
對于中職院校的畢業生而言,需要考慮盡快走入社會,接受聘用服務企業。因此,教學內容往往需要大量融入企業崗位技能要求,保障汽車維修實訓與汽車維修行業維持在統一水平上。在部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安排學生走入實際崗位,參與汽修工作,融入真實的工作環境。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上崗培訓的時間,而且能夠兼顧到學生多樣化能力的培養,是符合現代社會和市場要求的創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具有極強的可行性。
結束語:
中職院校的汽修技能實訓課程往往直接關系到該類學生的素質和技能水平,對于學校汽修專業的發展和可持續性具有直觀的影響,因此,中職院校在今后工作的開展需要制定嚴謹的工作計劃。具體來看,不僅需要院校領導積極引導校方和企業的深度合作,也需要加快實訓基地的設施建設,還要幫助教師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專業素養。唯有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工作開展,結合具體的、高效的以及科學的課程規劃才能夠將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進行提升,在保障企業對高水平和高技能的汽修專業人才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實現中職院校自身的職業理想和職業價值。
推薦閱讀:《世界有色金屬》(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主辦。是有色金屬工業刊物。旨在提供涉及有色金屬工業所有領域的綜合性、戰略性和消息性的技術、經濟情報,以促進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