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建筑期刊瀏覽:次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簡介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雙月刊)曾用刊名:(地下空間)1981年創刊,創刊以來,承各方面支持,辦刊質量逐步提高,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與地下工程科學技術的綜合性科技刊物;旨在通過國內外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地下工程相關技術新成果的交流,并兼論與之相關的巖土工程的科技問題,以促進我國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利用和地下工程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供廣大從事城市規劃、建筑、人防、地鐵、隧道及地下工程、環境保護等有關專業人員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主管單位:教育部,主辦單位:重慶大學;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國內統一刊號:50-1169/TU,國際標準刊號:1673-0836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欄目設置
施工技術、建筑設計、工程實例、建筑材料、建筑機械、工業建筑等欄目。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收錄論文:
林西礦地應力場特征及區域構造作用研究…………………………………高照宇 榮海 包小龍 趙象卓 韓軍
武漢地區“夾花層”土的力學參數研究…………………………………張三定
概化地質模型在復雜地層力學參數反演中的應用…………………………………韓昌瑞 王玉朋 白世偉
巖體裂隙多邊形模擬算法研究…………………………………李建勇 袁廣祥 賈景超 張玉敏
水平定向鉆進曲線段造斜強度分析…………………………………何計彬 葉成明 余莉 范孔岳 李炳平
舊地下室拆除與基坑圍護協同設計與施工實例…………………………………段朝靜
TRD工法在緊鄰地鐵深基坑工程中的應用…………………………………謝兆良 李星 葉錫東
基坑施工階段加深后復合支護的設計與應用…………………………………陳加核
深厚軟弱場地地鐵車站基坑變形規律統計分析…………………………………顧蒙娜 莊海洋 劉雪珠 吳祥祖 馮樹森
深基坑工程中空間效應的影響分析…………………………………任彥華 李軍 樊繼良 劉秀鳳 張學飛
相鄰深基坑同步開挖的相互影響研究…………………………………史, 葛朝林 劉征 唐軍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