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建筑期刊瀏覽:次
《東北公路》簡介
《東北公路》促進東北三省的學術交流,繁榮公路科技,結合東北地區的實際條件和特點,為對外開放,加速遼東半島外向型經濟建設,加速我國現代化交通建設。《東北公路》主管單位:遼寧省交通科學研究院,主辦單位:遼寧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國內統一刊號:21-1114/U,國際統一刊號:1004-7689
《東北公路》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東北公路》雜志優秀論文投稿: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縫探討………………………………………李安軍,史國平,候乃光
沈大高速公路的SMA路面………………………………………劉志明
SBS改性瀝青與SMA路面鋪裝施工工藝研究………………………………………張國輝,陳波,張炳濤,宮秀聞
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縫料的選用………………………………………郭強,楊玉春,于春,楊學廣
水泥穩定廢舊瀝青混合料用于路面基層的現場試驗研究………………………………………馬松林,王彩霞,王鵬飛,楊澤眾
瀝青混凝土路面碾壓工藝的探討………………………………………李兆明,曹國英
淺談二灰砂礫、二灰碎石基層的施工………………………………………田興,郝彥軍,劉奉僑
半剛性路面裂縫處理………………………………………馬尚
瀝青路面的早期破損及防治措施………………………………………劉英軍
寬域瀝青及其應用前景………………………………………姜凌
燃燒法測定瀝青含量初探………………………………………趙子安,趙亞丹,潘建東
城市道路瀝青混合料路面常見病害成因初探………………………………………何正杰,王峰,劉剛
臺背路基最終沉降變形的灰色預測………………………………………王廣月,劉健,付志前
砂礫填筑路基的壓實度的檢測評定………………………………………丁信忠,何璟偉
應用落錘式彎沉議(FWD)進行模量反算的誤差分析………………………………………王闊
CBR值檢測新技術………………………………………金林,張志民,王素軍
邊坡變形破壞機制的底摩擦試驗模擬………………………………………董云
多年凍土地區道路病害及其防治對策………………………………………李治平
東南公路木奇嶺綜合治理措施………………………………………金剛,趙慶余,姚強
《東北公路》投稿須知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