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教育管理職稱論文發表淺談當下高等教育經費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2014-06-19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論文摘要:高等學校應對于困難的學生給予貸款機制幫助每個學生完成學業;增強獎學金的分配,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化;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社會實踐的崗位,鍛煉學生自力更生的意識。 本文選自 《當代教育論壇》 雜志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湖南省教育廳主管、

  論文摘要:高等學校應對于困難的學生給予貸款機制幫助每個學生完成學業;增強獎學金的分配,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化;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社會實踐的崗位,鍛煉學生自力更生的意識。

  本文選自《當代教育論壇》雜志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湖南省教育廳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教育理論期刊,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認定的教育科學類核心期刊。2010年恢復旬刊,全新改版,每月推出“綜合版”、“管理版”和“教學版”。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經費投入對經濟濟增長作用的研究使人們對教育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教育必須為經濟建設服務,教育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條件,教育對現代生產作用的程度,是衡量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推動了現代教育的發展和改革。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高等教育經費是特指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的多少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是發展教育事業的關鍵。因此,擴大高等教育經費投入,拓展高等教育經費投入渠道,就成為當今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國外高等教育經費來源比較

  美國的高等教育經費來源的多元化是一直備受關注的,也是我們一直需要分析借鑒的對象。美國是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也是是美國一直在世界的前端的理由。90年各國大力開展教育事業,教育國之本,第一名美國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58 033億美元;第二名日本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30 522億美元;第十名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支出3 878億美元。2000年全世界GDP的排名第一名美國98 247億美元;第二名日本47 661億美元;第六名中國10 808億美元;2012年全世界GDP排名情況第一名美國:15.83萬億美元,實際增長率為2.2%;第二名中國:8.3萬億美元,實際增長率為7.8%;第三名日本:5.3萬億美元,實際增長率為1.7%。

  美國高等教育經費來源多元化,主要包括:(1)學雜費。近幾年學雜費都有大幅度的上升,美國的學雜費主要包括公立學雜費和私立學雜費。具體是指學費、住宿費和伙食費。(2)政府。美國高等教育政府投入來自于邦,州,地方三級政府。在近十年美國聯邦政府對于教育投入有大幅度的削減。在1996年聯邦政府投入占教育經費投入的14.4%在2000年下降到13.8%。在1996年聯邦政府投入占教育經費投入的14.4%在1999年下降到13.8%。在1996年州政府投入占教育經費投入的2.1%在2000年下降到1.9%。在1996年地方政府投入占教育經費投入的0.6%在2000年上升到0.7%。(3)捐贈收入。捐贈收入是美國高等教育經費重要的來源。(4)銷售和服務收入。主要包括教育活動收入,醫院收入和鋪助企業收入三部分。在美國,利用學校自身的有事,開展與企業的合作關系,不僅能為企業培養大批量的人才,也解決了學生實習等問題。美國大力開展實驗室,促進了技術人員和知識人員的結合,也為學校提供了學習的素材[1]。

  三、中國高等教育經費來源現狀分析

  (一)中國高等教育經費來源構成

  中國高等教育經費來源主要包括: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預算內教育經費和預算外教育經費),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學費和學雜費,其他教育經費[2]。

  1991—2010年中國高等教育經費來源情況:在1991年合計7 315 028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617 286萬元,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4 597 308萬元,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經費628 209萬元,學費和學雜費323 475萬元,其他教育經費185 056萬元。在1995年合計1 877 95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4 115 233萬元,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10 283 930萬元,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203 671萬元,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經費1 628 414萬元,學費和學雜費2 012 422萬元,其他教育經費819 759萬元。在1998年合計29 490 592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0 324 526萬元,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15 655 917萬元,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480 314萬元,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經費1 418 537萬元,學費和學雜費3 697 474萬元,其他教育經費3 569 741萬元。在2000年合計38 490 80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5 626 055萬元,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2 856 792萬元,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848 537萬元,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經費1 139 556萬元,學費和學雜費5 948 304萬元,其他教育經費49 183 512萬元;在2006年合計98 153 08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63 483 647萬元,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57 956 138萬元,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5 490 583萬元,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經費899 077萬元,學費和學雜費15 523 301萬元,其他教育經費12 756 477萬元;在2010年合計195 618 47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46 700 669萬元,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134 895 628萬元,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1 054 253萬元,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經費1 078 839萬元,學費和學雜費30 155 593萬元,其他教育經費16 629 115萬元。

  (二)中國高等教育經費來源分析

  中國近二十年教育經費的來源發生一些變化,出現以下幾個特點:

  從整個表的分析來看財政性支出所占比例在2010年前一直保持著遞減的趨勢,在2009年中國大力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比重也在增加。財政性支出還在整個教育經費里面起到重要位置。在1990年財政性支出所占教育經費比例是84.46%,在2005年下降為64.68%,在2009出現了上升趨勢,上升為74.99%[3]。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在整個教育經費的比重越來越重,在逐年地上升,從1990年0上升到2009的 1 054 254萬元。

  學費和學雜費的上升也是在減輕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的壓力,在減輕政府的壓力。學雜費的上升讓學?梢杂凶约嚎梢灾涞馁Y金幫助建設本學校的教育事業。在2009年學費和學雜費出現了大幅度的上升,這也說明了2009年中國受教育人數的上升,學校數量的上升,高等教育學校的上升。

  (三)中國高等教育經費來源存在的問題

  高等教育經費的來源主要靠政府的撥款沒有自主來源,這是限制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政府投入對高等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足,從《中國統計年鑒》數據中可以看到,中國的高等教育經費在上升,但是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在2000年和2006出現了下滑,在2010年出現了上升,上升的速度也是十分緩慢的。在2012年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總投入146 700 670萬元,其中高等教育經費占29 653 206萬元。同比2000年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總投入25 626 056萬元,其中高等教育經費占5 637 055萬元,十年外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增加了121 074 614萬元,這個數目并不是小的數目,足夠看出來十年間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這遠遠不能滿足于現在的高等教育市場。

  中國正在經歷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政府壟斷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局面逐步被打破。特別是1985年,政府同于高校招收自費生后,學校自籌收入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政府撥款依然處于絕對重要的地位。這種狀況的正在突破來自于高等教育持續擴張和1988年通貨膨脹所導致的高等教育機制的財政危機。當時在許多學校,來自政府的撥款只能補償2/3的運行開支,從其他來源尋求收入成為高校應對財政危機必不可少的方式,這成為高等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的一個主要轉折點[5]。

  中國的財政性教育投入是中國高等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但政府對于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嚴重影響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在1993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了“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本世紀末(2000)達到4%的戰略發展目標。然而由于缺乏種種細則在2013年這個目標才剛剛完成[6]。

  四、啟示

  1.增加政府支持。中國高等教育經費來源渠道的主要還是依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這個主導的地位不能更改,只有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支持才能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在2013年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 4%比重,4%并不能滿足中國發展的速度,中等國家的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 5%左右。

  2.增加捐贈收入。如何讓慈善家們關注高校,關注高校的教育是首要任務。目前中國高校的捐贈來源于海外居多,9月25日,暨南大學百年校慶時,接受了來自港澳1 000多萬元人民幣的捐贈。而美國大學之所以擁有如此高的捐贈數額,與其國民的公益意識是分不開的。

  3.控制學費和學雜費的上升。隨著高等學校擴招,大批的學子步入了高等學校,這樣也大大提升了受教育的水平,但是近幾年學費增加的速度比較快,已經達到了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學費的增加已經超出居民的承受能力,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出現上學交不起學費的現象。

  4.完善高等學校的貸款機制。高等學校應對于困難的學生給予貸款機制幫助每個學生完成學業;增強獎學金的分配,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化;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社會實踐的崗位,鍛煉學生自力更生的意識。只有合理的控制學費的上升、完善教學的體質才能保持住受教育的公平性、合理性。高校應主動與經融行業聯系尋求幫助,保證弱勢群體和經濟困難者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機會。增強貸款資助信息的宣傳與服務,避免弱勢群體因沒有得到有效的機會措施良機[6]。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