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廣州市六年級學生超重、肥胖及低體重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11-22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目的了解廣州市六年級學生超重、肥胖、低體重現狀及其對身體素質的影響。方法應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共選取廣州市11個轄區的7779名小學六年級的健康學生作為受試對象,其中男生4403名,女生3376名。應用WGOC標準篩查學生超重、肥胖以及低體重狀況,按照全國體質調

  摘要:目的了解廣州市六年級學生超重、肥胖、低體重現狀及其對身體素質的影響。方法應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共選取廣州市11個轄區的7779名小學六年級的健康學生作為受試對象,其中男生4403名,女生3376名。應用WGOC標準篩查學生超重、肥胖以及低體重狀況,按照全國體質調研體測要求測試學生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8往返跑、坐位體前屈,1min跳繩,1min仰臥起坐。結果六年級男生低體重率、超重率以及肥胖率分別為11.31%、9.68%、和6.77%;女生體重率、超重率以及肥胖率分別為7.91%、8.53%、3.82%。男生低體重率、超重率以及肥胖率都顯著高于女生,但總體低于2014年全國平均水平廣州市六年級女生低體重組的肺活量(1934±592ml)、50米跑(9.7±1.1s)、坐位體前屈(9.3±7.1cm)以及50米×8往返跑成績(115±16s)都顯著低于正常組(2065±578ml;9.4±1.0s;10.3±6.4cm;113±15s,p<0.05);超重組的50米跑(9.6±1.0s)、1min仰臥起坐(32±10個)、50米×8往返跑成績(116±15s)都顯著低于正常組(9.4±1.0s;34±10個;113±15s,p<0.05);肥胖組的50米跑(9.8±1.1s)、1min跳繩(105±29個)、1min仰臥起坐(31±10個)以及50米×8往返跑成績(120±18s)都顯著低于正常組(9.4±1.0s,117±29個,34±10個;113±15s,p<0.05)。廣州市六年級男生低體重組的肺活量(2066±571ml)、坐位體前屈(6.3±7.2cm)、50米跑成績都顯著低于正常組(2225±602ml,7.1±6.4cm,p<0.05);超重組和肥胖組的50米跑(9.6±1.1s,9.7±1.3s)、1min跳繩(100±32個,97±34)、1min仰臥起坐(33±10個,33±10個)以及50米×8往返跑成績(118±18s,122±21s)都顯著低于正常組(9.2±1.1s;112±31個;36±10個;110±16s,p<0.05)。相關性分析顯示,廣州市女生肺活量與BMI呈非常顯著正相(r=0.156),男生、女生的50米跑、50米×8往返跑時間與BMI都呈非常顯著正相關(r=0.068,r=0.043,r=0.050,r=0.075,p<0.01),而男生和女生的1min仰臥起坐與BMI呈非常顯著負相關(r=-0.050,r=-0.057,p<0.01)。結論本研究發現廣州市六年級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狀況呈現低體重與超重肥胖并存的“雙峰現象”。而且身體質量指數對六年級學生的身體素質影響很大,無論是低體重還是肥胖和超重都會使學生速度、耐力、爆發力、靈活性、肺功能等身體素質顯著下降,身體素質與身體質量指數具有顯著的相關性。

廣州市六年級學生超重、肥胖及低體重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關鍵詞:廣州;六年級學生;肥胖;超重;身體質量指數

  肥胖已成為影響全世界兒童青少年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超重與肥胖問題也日益突出,多項研究表明超重與肥胖對兒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會功能造成諸多負面影響[1-3]。而低體重對兒童少年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雖沒有營養不良嚴重,但它對體力和腦力勞動的阻礙作用不容忽視[4]。本分通過分析研究廣州市7779名小學六年級超重、肥胖及低體重的流行現狀及其與身體素質的相關性,了解廣州市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超重、肥胖及低體重現狀以及其對身體素質的影響,為改善、提高超重、肥胖及低體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尋找依據和方法以便為有關部門制定相應的防治政策與干預措施及開展相關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廣州市11個轄區,每個轄區隨機選取5所小學共7779名小學六年級的健康學生作為受試對象,其中男生4403名,女生3376名。

  1.2研究方法

  1.2.1體格及身體素質測量

  按照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檢測細則的要求,測定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8往返跑、坐位體前屈、1min跳繩、1min仰臥起坐。

  1.2.2超重、肥胖、低體重的界定

  利用身高、體重計算體質量指數(BMI),根據學生的BMI狀況將學生分為超重組、肥胖組,低體重和正常組[5]。

  1.2.3質量控制

  對測試員進行統一培訓,使用統一的體格測試儀器與測試方法,并按2%比例進行復測。采用雙錄入方式錄入數據,并按2%的比例對數據進行核查。

  1.2.4統計分析

  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檢驗以及相關性分析等方法檢組間的驗差異性,以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超重、肥胖及低體重檢出情況

  表1的結果顯示,受檢的7779名六年級學生中,低體重占總人數的9.83%,超重學生占總人數的9.18%,肥胖學生占總人數的5.49%。其中受檢的4403名男生中,低體重學生占男生總人數的11.31%,超重學生占男生總人數的9.68%,肥胖學生占男生總人數的6.77%;受檢的3376名女生中,低體重學生占女生總人數的7.91%,超重學生占女生總人數的8.53%,肥胖學生占女生總人數的3.82%。

  2.2低體重、超重以及肥胖對廣州市六年級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由表2可見,廣州市六年級女生身體素質指標中,低體重組的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以及50米×8往返跑成績都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超重組的50米跑、1min仰臥起坐、50米×8往返跑成績都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肥胖組的50米跑、1min跳繩、1min仰臥起坐以及50米×8往返跑成績都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超重組和肥胖組肺活量都顯著高于正常組(p<0.05)。

  由表3可見,廣州市六年級男生的身體素質指標中,低體重組的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成績都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超重組和肥胖組的50米跑、1min跳繩、1min仰臥起坐以及50米×8往返跑成績都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超重組和肥胖組肺活量都顯著高于正常組(p<0.05)。

  2.3廣州市六年級學生的身體素質與BMI的相關性分析

  由表4可見,廣州市六年級女生肺活量、50米跑、50米×8往返跑成績與BMI呈非常顯著正相關(p<0.01);1min跳繩、1min仰臥起坐成績與BMI呈非常顯著負相關(p<0.01)。廣州市六年級男生的50米跑和50米×8往返跑與BMI呈非常顯著正相關(p<0.01);1min仰臥起坐與BMI呈非常顯著負相關(p<0.01)。

  3討論

  體質健康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青少年體質狀況下降已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青少年時期是生長發育過程中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生理和心理會出現明顯變化[6],青少年時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如肥胖和缺乏體育運動都會導致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7]。

  相關知識推薦:論文重復率多少保證能發表

  我國教育部公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5]中BMI指數是根據我國青少年發育狀況分別規定了不同年齡學生、不同身高體重所對應的評價指標,能較有效地反映我國青少年學生身體形態即身高體重的發育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男生低體重率、超重率以及肥胖率分別為11.31%、9.68%、和6.77%;女生體重率、超重率以及肥胖率分別為7.91%、8.53%、3.82%。男生低體重率、超重率以及肥胖率都顯著高于女生,但總體低于2014年全國平均水平[8],這可能跟廣州偏清淡的習慣性飲食有關系,也有可能與廣州地處沿海,天氣炎熱,全年適合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比較多有一定的關系,也有可能是由于隨著經濟和文明的發展,人們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提高,會越來越多的鼓勵孩子參與體育運動有關,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肺活量的變化與身高、年齡、體重、坐高、胸圍、和體表面積等形態發育水平密切相關[9]。研究發現體重越重的人,其肺活量值也應越大[10]。本研究發現,廣州市六年級女生以及男生低體重組的肺活量顯著低于正常組,超重組和肥胖組肺活量都顯著高于正常組,BMI越高的兒童肺活量成績越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肥胖和超重兒童的體重、胸圍、體表面積等影響肺活量的主要因素的均值一般高于正常和低體重兒童;(2)肥胖兒童在日;顒又校粩嗉哟蠛粑疃群皖l率進行氧氣的交換,肺活量也會被動提高;(3)肥胖兒童比普通兒童早熟,肺的最大通氣能力要高于普通兒童[11]。

  50m跑主要測試兒童少年的肌肉爆發力、靈敏性以及快速移動能力?焖僖苿幽芰κ侨祟愇宕蠡具\動素質之一。青少年學生正處在身體素質發展的高速增長時期,更是快速移動能力和爆發力發展的黃金期和敏感期,這個階段的速度和爆發力鍛煉與青少年身體的生物學增長相互重疊和促進,能最大限度地促進青少年的快速移動能力和快速力量的發展,對國民身體素質水平和國防建設均有重要的意義。兒童少年肌肉的收縮力量不及成人,過多的脂肪使身體負擔增加,肌肉收縮的速度和爆發力降低,對兒童行動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發展產生不利影響[12]。本研究中六年級男女生50m跑成績低體重、肥胖組和超重組學生的平均成績普遍低于正常組。而且男女生50米跑的用時與BMI呈顯著正相關,說明六年級兒童的肌肉爆發力、靈敏性和位移速度受肥胖程度的影響很大,兒童的肥胖程度越高肌肉爆發力、靈敏性以及位移速度越低而且體重過低對于兒童少年的肌肉爆發力、靈敏性以及位移速度也影響比較大。

  坐位體前屈能有效地反映靜止狀態下的軀干、腰、髖等部位的關節、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及身體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是判斷全身運動環節靈活性的敏感指標[13]。人體運動環節的靈活性與穩定性并稱為運動環節的兩大基礎功能,沒有足夠的靈活性,人體運動環節為了完成目標任務,必然采取相鄰關節的代償實現目標任務,這是積累性運動損傷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結果發現男生超重組和肥胖組坐位體前屈成績與正常組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而女生肥胖組超重組坐位體前屈與正常組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肥胖組坐位體前屈成績明顯好于正常組,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低體重組坐位體前屈成績都明顯差于正常組,說明肥胖對兒童的柔韌性影響不大,反而體重過低對兒童的柔韌性影響較大。

  1min跳繩主要測試學生的協調性、動作速度,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肌肉耐力水平。本研究顯示廣州市六年級男女生的1min跳繩成績隨著BMI的增加而降低,說明肥胖對于兒童的協調性、動作速度和肌肉耐力水平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1min仰臥起坐是反映兒童腹屈肌和髖關節肌力水平的一種測試。研究顯示兒童期是人體力量發展的遞增性階段,肌肉力量與肥胖程度呈負相關[14-16]。本研究發現廣州市六年級女生和男生超重組、肥胖組1min仰臥起坐成績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低體重組與正常組比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兒童超重和肥胖降低了其腰腹肌的肌力水平,對兒童腰腹部日常的活動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50米×8往返跑是有效反映學生靈敏及耐力素質發展水平的常用指標。其成績與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程度有關。兒童的耐力水平主要由他們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水平所決定[17]。本研究顯示廣州市六年級男女生超重組以及肥胖組的50米×8往返跑成績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雖然肥胖學生的肺活量好于體重正常學生和低體重學生,但是在氧的利用率上差很多,同時,肥胖學生在運動中要長時間克服過多脂肪為身體所帶來的負擔,因此其耐力素質正常組的學生差。

  4結論

  本研究發現廣州市六年級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狀況呈現低體重與超重肥胖并存的“雙峰現象”。而且身體質量指數對六年級學生的身體素質影響很大,無論是低體重還是肥胖和超重都會使學生速度、耐力、爆發力、靈活性、肺功能等身體素質顯著下降,身體素質與身體質量指數具有顯著的相關性,這與多名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18-22]。說明低體重或者超重肥胖都會對兒童少年的身體素質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5建議

  家長、學校和教育有關主管部門齊抓共管,從根本上解決低體重和肥胖對學生身體素質帶來的負面影響,為學生身體素質的良性發展打下基礎。家長應根據兒童少年生長發育的特點以及孩子自身的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營養方案,主動引導和帶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培養良好的家庭運動氛圍;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應減少課業負擔,有效利用學生放學以后時間,提供充足的體育設施設備,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開展廣泛的體育運動,鼓勵低體重兒童增加肌肉力量練習,超重和肥胖兒童多進行有氧運動減少體脂,把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論文作者:鄧紅,陳德志,張衛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