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13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教育發展的新時期,對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的思政教育對學生健康的思想建設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樹立良好的道德價值觀,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基
摘要:在教育發展的新時期,對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的思政教育對學生健康的思想建設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樹立良好的道德價值觀,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本文針對“互聯網+”背景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進行探析,以快遞業務管理課程為例,主要闡述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思政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思政教學;教學改革;快遞業務管理
0前言
課程思政教學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展開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關系到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在高職院?爝f業務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完成課程思政教學非常關鍵。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對快遞業務管理課程的思想政治融合內容進行并完成其教學的有效設計,確保思政教學設計更加合理,提升教學效果。
1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不足
為了了解當前院校課程思政的開展情況,對某院?爝f業務管理課程進行調查,在調查中發現,院校沒有重視課程思政的開展,專業教師沒有在專業課上滲透思政教育,而是單一地講解專業相關的內容和知識。對快遞業務管理課程來說,工作的服務性很強,在工作中會與很多人打交道,在這過程中涉及很多思政問題,教師僅對專業知識進行講授是不夠的,對學生的德育教學更為重要。而很多教師認為思政教育不屬于自己的工作范圍,沒有必要展開思政教學,阻礙課程思政教學的發展。
1.2課程思政的教學方式單一
在調查中還發現,對已開展課程思政的快遞業務管理課程來說,教師沒有完整的工作體系和有效的工作方法,使課程思政開展效果不佳。在課堂上,教師缺乏對科學教學方法的運用,主要采用理論講述的方法進行思政教育,學生對長篇大論不感興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影響到實際的教學;同時,教師不重視加強課程思政研究,沒有將政治理念和先進思想有效傳遞給學生。
1.3課程思政沒有與互聯網技術融合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各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教育行業更是如此,將課程思政與互聯網技術融合可有效地提升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思政理論,豐富頭腦。然而當前的課程思政教學沒有與時俱進,教師沒有將課程思政引進網絡平臺,僅在線下課堂中開展思政教育,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使課程思政的開展止步不前。
2高職院校思政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2.1重視課程思政教育
為讓課程思政教學良好的開展,加強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是問題的關鍵。幫助教師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使專業教師正確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并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
2.1.1挖掘思政因素,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在快遞業務管理課程思政教學展開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把控快遞業務與課程思政教學間的教學關系,深入快遞業務管理課程進行教學學習,在實際的課程思政教學中,教師應從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規劃等多方面入手,巧妙地融入思政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例如,在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可與我國傳統的道德觀念教育相融合,要求快遞從業人員具備求真、務實、勤勞、誠實的良好品質,確保教育教學活動展開更加合理,提升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效果。
2.1.2更新教學理念,確保思政教育合理開展
在快遞業務管理課程思政展開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完成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在實際的課程思政教學中,教師應遵循“人本理念”,課程思政本身就是通過課程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行引導,所以在實際的教學展開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自由、思想自由以及精神自由,并在尊重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式思政教育和引導,加強思政教育引導效果,確保思政教育教學展開更加合理。
2.2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方法
對課程思政的開展,應完善教學體系,將思政教育的核心內容充分融合到每一快遞業務管理專業課中。例如教師在講授《快件收寄業務操作》這節課、學生們在學習快件的驗視、包裝與運單填寫時,教師應強調工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學會建立耐心和細心的工作素養,并保證訂單信息的安全性,培養學生重視細節處理和信息管理。為使工作開展順利、有序,需加強團隊配合,為此,教師將思政教學中工作責任心和團結意識進行滲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學會專業知識,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外,在快遞業務管理課程思政教育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實踐教學方法的應用,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完成對學生實踐課程思政引導,確保課程思政展開更有效果。例如,教師在講授《快件收寄業務操作》這節課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完成快件收寄業務操作情景模擬,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更能鍛煉學生不怕辛苦、迎難而上的精神品質,這對課程思政展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關期刊推薦:《辦公自動化》(月刊)創刊于1995年,本刊主要致力于宣傳國家關于發展辦公自動化事業的方針政策,交流、介紹國內外有關辦公自動化技術的動態、信息,探討和解答辦公自動化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映實際工作者的呼聲和建議。面向全國各級黨、政、軍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IT廠商、辦公自動化廠商等有關單位。
2.3加強課程思政與互聯網技術融合
在“互聯網+”背景下,為使課程思政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了解新時代互聯網功能,將互聯網優勢良好發揮,開展“微思政”,為課程思政增添教學活力。
2.3.1打造思政教育網絡平臺
教師可將與快遞相關的思政文章發布到網絡平臺上,讓學生在了解多元化信息的同時,建立正確的思政觀念,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思想覺悟。例如第二十四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蘇寧快遞員潘虎,他不僅能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能在日常工作中,幫助客戶找尋丟失的鑰匙、錢包,代購急需的物品等,在路上遇到其他同行快遞車熄火,二話不說拿出隨身工具幫忙“點火”,遇到突發疾病的老人,也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他用自己的行動幫助身邊的每個人來表達對社會的責任感,通過快遞人物潘虎生活中的實事,使得思政教育更加形象、具體,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體會思政中的觀念和理論;同時,教師可利用思政教育網絡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一方面,學生可針對網絡平臺上發布的新聞或文章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感想,教師可針對學生的觀點和感想給予評價;另一方面,學生也可在網絡上與教師留言,對產生的問題或想法與教師進行探討。學生與教師的線上互動,使學習氣氛更加濃郁,讓課程思政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3.2建立“微思政”公眾號
教師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將社會上與快遞行業有關的新聞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及時了解行業動態及行業規則,避免所學知識與社會、行業脫節,為今后的事業做足準備。例如將蘇寧、菜鳥等快遞企業使用綠色循環包裝箱減少快遞垃圾的新聞推送給學生,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觀念。例如將德邦快遞通過智慧場站、智慧運力和智慧末端三大系統來構建中轉、運輸、末端高效有序的物流場景的新聞、將京東自主研發無人倉和無人智慧配送站的新聞推送給學生。
3結語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政教育有重要意義。在高職院校教育中,院校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思想品質為主,為學生走入社會做準備,通過課程思政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所以,院校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通過加強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創新有效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加強課程思政師資力量建設等有效途徑,發揮課程思政效果,幫助各專業學生在專業學習中同步接受思政教育。——論文作者:張雯月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