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0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這對教師教學水平以及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成為廣大教師重點關注的教學課題;诖,本文從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出發,分析了當前高職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這對教師教學水平以及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成為廣大教師重點關注的教學課題;诖,本文從“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出發,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探討了“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加速了現代化社會發展進程。而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培養創新型、實用型人才的基地,要注重創新創業教育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1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1.1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中越來越突顯出重要作用,使得各企業越來越重視技術型、創新型人才的引入,擁有創新思維的人才能有效推進行業發展與進步。因此,各行各業都對這類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想要滿足當前時代發展的人才需求,就必須要重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為企業注入新鮮的活力,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1]。而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則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使學生更符合企業需求,有效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1.2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教育事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也使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嚴格。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時代發展需求,想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就必須要對當前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而高等院校作為培養技術性人才的專業基地,更要重視教育模式的轉變,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更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隨著大學生數量的日益增多,就業問題也愈加突出,為了解決這一現狀,需要有效結合互聯網技術,來強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方法與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1.3有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
在當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互聯網技術不僅改變了傳統經濟的發展模式,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诖,在高職院校中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與互聯網的有效融合是教育行業發展的趨勢,不僅能增加高校教育的創新性,促進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有效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帶動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2]。
2 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2.1學科定位不清晰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中,針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均存在嚴重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學校和指導教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缺乏精準定位,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無法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和價值。從創新創業教育的定義來看,其中所涉及的教育內容非常豐富,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創新和創業教育,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等,其實是整合了多種教育為一身的綜合教育理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定位,甚至為了迎合上級檢查,而出現走過場的現象,嚴重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有的高職院校雖然加大了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資金投入力度,也增設了創業基地等場所,但是從實際的應用情況來看,并沒有將該場所的價值有效發揮出來,缺乏相關的教學經驗,教學流于形式等不利因素都影響著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3]。
2.2重理論輕實踐現象嚴重
通過相關資料研究我們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理論與實踐相分離。在多數情況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停留在聽講座、舉辦相關競賽以及寫報告之類的理論階段,而對于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卻總是被忽視,導致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無法得到提升。事實上,僅有創新理念是根本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渴求。從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來看,創新與實踐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理論而缺乏實踐,對于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發展沒有實質性幫助,并且還會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式,與創新思維嚴重相悖,阻礙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
2.3課程體系及教學方法欠科學
隨著國家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理念,很多高職院校都積極響應了這一號召,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但是,很多高校都沒有提前對該教育模式進行深入研究,也沒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導致創新創業教育仍是形式大于內容,無法發揮其真正價值。在多數情況下,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創新創業的教學,沒有切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制定系統的教學方案,使得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提升與發展。甚至有的教師自身都不具備創新意識,也缺乏相關的創業經驗,沒有理念與實踐的支撐,教師的教學就只能是“喊口號”,不僅對學生沒有震懾力,反而會讓學生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對自身發展沒有幫助,從而喪失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非常不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
3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措施
3.1創建“互聯網+”教育體系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就需要重視互聯網與教學的有效結合,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方向;诖,高職院?梢栽谛@內部創建“互聯網+”教育體系,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首先,需要對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構建符合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課程體系,同時還要讓學生適應“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其次,需要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與目標,教師要將創新人才培養放在首位,并增設教育評判與考核機制,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與效率的顯著提升[4]。最后,需要重視教育團隊的建設,增強師資隊伍的凝聚力與綜合能力,為增強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還可以在高職院校的內部進行選拔和提升,并設置相關的獎勵機制,從而有效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與效率。
3.2優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及方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傳統的教育模式只會阻礙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沒有實質性幫助。因此,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重點考慮的因素就是需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與枷鎖,再對其進行改革與創新,這樣才能使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更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另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運用互聯網來提升教學效率,并教會學生如何運用互聯網技術來為創業提供服務,促進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還需要注意的是,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普遍存在著理論與實際相分離的現象,若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技術來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比如,利用微課教學,在學生實踐中將一些成功案例通過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其能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創新創業的真正含義,并促進自我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3.3加強師資隊伍及創業基地的建設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長遠發展,必然離不開師資隊伍的建設,通常情況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與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素質有著直接關系。因此,在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中,還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不僅要注重教師的創新意識培訓,同時還要對教師的專業能力進行考核,要求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并將互聯網技術與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有效融合,在實踐中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產生質的飛躍[5]。此外,還需要重視高職院校的創業基地建設,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不僅要設置實實在在的創業基地,同時還需要創建線上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使學生既能在創業基地中通過實踐得到創新能力的提升,又能在網絡平臺上通過自主學習來豐富自身的創新理念與創業知識,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
相關期刊推薦:《課程教育研究》雜志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主管,內蒙古自治區北方文化研究院主辦,面向國內公開發行的教育類學術期刊。設有:有:“高教·研究”、“綜述·專著”、“教改·教研”、“教師·學生”、“思想·政治”、“閱讀·寫作”、“外語·外文”、“教學·信息”、“科學·自然”、“歷史·地理”、“體育·美育”、“考索·探微”等欄目。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不僅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的人才需求,同時也有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市場競爭力,使學生更好地與社會接軌,給社會的持續發展添磚加瓦。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認識當前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深入研究應對策略,更好地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需要深化改革,不斷優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積極創建“互聯網+”教育體系,為學生構建創新創業綜合環境氛圍,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及創業基地的建設。只有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措施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才能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并為現代化社會培養出一批創新型、實用型的復合型人才,有效助推我國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論文作者:朱高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