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0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信息技術環境下,教育信息化是必然發展趨勢。雖然當前我國中學教師信息教學存在教師觀念、學校設備、培訓開展等方面的問題,但也能通過結合職前培訓與職后培訓、多層次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開展等多個手段切實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為教育創新改革和
摘要:信息技術環境下,教育信息化是必然發展趨勢。雖然當前我國中學教師信息教學存在教師觀念、學校設備、培訓開展等方面的問題,但也能通過結合職前培訓與職后培訓、多層次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開展等多個手段切實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為教育創新改革和深化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學教師;信息技術;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
信息技術環境下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教育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大部分中學都配備了相應的多媒體教室、電子白板等,但給每間教師辦公室配備計算機設備的學校卻并不多,教師缺乏計算機辦公條件。同時,有些學校雖然配備了一系列多媒體教學設備,但并沒有充分投入教學,其原因分為多個方面:第一,學校未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觀念宣傳活動,一些老教師的觀念仍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第二,學校沒有采取相應措施鼓勵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教師缺乏能力提升動力;第三,學校未積極開展相應的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技術培訓,或者只是開展一些基本的信息化教學知識講座,無法達到有效提升教師信息化能力的目的。
(二)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信息技術環境下,大部分的中學教師都具備正確的信息化教學觀念和信息化教學意識,但是,仍舊有一些年齡較大、思維守舊的教師對信息化教學存在誤解和抵觸心理[1]。根據相關調查可以看出,首先,信息技術技能方面,一些教師能夠對圖文信息進行簡單處理,并且使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教學資源,以及使用軟件工具進行簡單教學課件制作。但是,其在音視頻插入、動畫剪輯、網頁制作等方面的能力較差,無法對搜集來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二次加工處理。其次,信息化教學設計實施方面,雖然一些教師能夠對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有效處理,優化教學效果,但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只是將信息化設備當作演示的工具,并沒有和教材資源充分融合,在帶動學生信息化學習方面存在不足。
(三)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
根據某學校調查來看,在100名教師中,接受過學校內部信息技術培訓所占的比例為58%,接受過市級培訓的比例為15%。就培訓的目的來看,50%的教師是為了職稱晉升,30%的教師是為了達成上級要求,14%的教師是為了完成任務,6%的教師是為了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由此看來,一方面,一些中學學校領導對教育信息化重視度不高,這使教師在信息技術培訓參與方面的積極性不高,缺乏主動性;另一方面,一些學校缺乏高水平信息技術培訓講師,多是理論培訓,缺少實踐操作,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較難。
二、信息技術環境下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積極宣傳并更新信息化教學觀念
想要切實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不僅要依靠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還要重視教師觀念的轉變。學校應當大力推進信息化教學交流,通過開展信息化教學研討會向教師宣傳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以此逐步更新全體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觀念,使其從思想層面了解信息化教學,主動參與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進行自我提升。
(二)完善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
1結合職前培訓與職后培訓
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鑒于我國當前在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良莠不齊的現狀,學校應當參考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教師培訓制度,安排符合中學教師實際情況的職前培訓和職后培訓。關于職前培訓,學校要按照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對教師進行基本的信息技能培訓,選拔一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突出的學科骨干教師采用專題培訓的方式實施培訓,并將辦公軟件的應用、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資源的設計與開發等納入培訓的具體內容。關于職后培訓,學?刹捎靡粚σ坏男问(骨干教師帶新教師)或專題研討會的形式,就教學過程中遇到的與信息技術應用相關的教學問題進行分析、探究,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2開展多層次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
多層次教師信息教學能力培訓就是分不同層次,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培訓,如信息化融合能力培訓、信息化教學互動能力培訓,或者適用于大年齡教師、落后地區教師的信息化教學入門培訓。如此既能讓基本信息化知識牢固的教師進行技能的深化,又能讓剛接觸信息化知識的教師循序漸進地了解相關知識。當前,我國中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一般,培訓效率和質量低,因此,改變過去傳統的單一培訓模式,實施多層次、多元化培訓十分必要。
(三)以各種渠道自我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除學校方面外,教師自身也應該主動投入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過程,主要的渠道包括信息技術相關書籍閱讀、報紙雜志訂閱、短期培訓、參與專家講座、持續關注專家學者的微信公眾號、參加慕課(MOOC)學習、積極實踐教學反思及課題研究等。首先,教師可以關注專家學者微博,要有針對性地重點關注與信息化教學創新、教育技術等有關的專家微博和優秀教師微博。其次,教師可以訂閱關注度活躍度高的教育信息化微信公眾號,如中國教育信息化、中國電化教育、中國教育信息化在線及微課聯盟等。最后,教師可以選修信息化教學相關慕課,如“愛課程”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類MOOC項目,其中包括了微課的設計制作、改進合作學習、交互電子白板教學應用等,能夠讓教師充分積累并掌握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所需知識。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成人教育》是國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中國成人教育協會主辦的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連續多年被北京大學圖書館評為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欄目:本刊評論、本刊特稿、焦點透視、成教時評、理論縱橫、新視點、管理之窗、院(校)長論壇、青年園地、教學研究、繼續教育、現代企業教育、農村成教、省地巡禮、特色學校、任務天地、臺島專遞、港澳采風、域外掃描、招考熱線、成教簡報等。
此外,為充分應用以上理論知識,教師還應當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公開課、優質課、信息化教學大賽,這不單單是教師觀摩、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其同時還是教師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檢驗學習成果和同教育領域專家、優秀教師同臺較量獲得經驗的舞臺。部分高水平大賽在比賽期間會舉辦專家報告會,展評優秀的作品,賽后還會在官網發布獲獎作品,建立QQ群以方便發布信息和提供優秀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經驗、解答問題、資源分享的平臺,能有效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
(四)加強硬件設施投入,以支持教師能力提升
信息技術環境下,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離不開一定的硬件基礎,學校只有配齊計算機等一系列硬件設備后,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才擁有了物質支持。不過,因為學校的設備配置往往需要較多資金,難以一步到位配置設備,對此,學校信息化設備配置建設過程中,可以采用“上面配一點,自己籌一點”的建設方案,逐步配齊所需信息技術硬件設備。例如,學?梢韵冉o每個教師的辦公室配置計算機,方便教師課件的制作,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熟練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為增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奠定基礎。然后學校應建立數字化圖書館,該圖書館需要具有海量信息,能進行資源共享,使用方便、快捷,有多媒體化信息與全文檢索功能,還能提供自我服務和請求幫助的數字化咨詢系統。此外,學校還可搭設交互式學習教程系統,促進師生對話,基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實現“人—機—人”交互。如此,借由強大的硬件設施支持,可以使教師對信息化工具軟件、網絡教學平臺資源應用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設計等方面加強探究,從而有效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
結束語
信息技術環境下,中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有助于整合學科內容和信息技術,豐富教學素材,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論文作者:李曉強
SCISSCIAHCI